小议日本自由诗翻译的注意点 著名的自由诗

  摘 要: 日本诗歌是日本文学史上中的瑰宝,从风韵种种的和歌、短小精炼的俳句、格律诗、自由诗等,无不让人赞叹。本文作者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从新的角度用实证精神考察日本自由诗翻译时的注意点。
  关键词: 日本自由诗 翻译 注意点
  
  1.自由诗的内涵
  所谓的自由诗,是指在音节和字数上没有一定的格式,也不拘泥于押韵的形式自由的诗歌。是与格律诗相对的诗歌形式。日本的现代诗很多时候指的是自由诗①。
  2.日本自由诗翻译之难
  以下是日本近现代名诗人三好达治的名作《大阿�》译诗的一个版本。
  原文:
  大阿�
  三好达治
  雨の中に�がたっている
  一�二�子�を交じえた�の群れが雨の中にたっている
  
  雨はしょうしょうと降っている
  �は草を食べている
  しっぽも背中もたてがみもぐっしょりとぬれそぼって
  彼らは草をたべている
  草をたべている
  あるものはまた草もたべずにきょとんとしてうなじをたれてたっている
  雨は降っているしょうしょうと降っている
  山は�をあげている
  中丘の�からうすら黄色い重っ苦しい��がもうもうとあがっている
  空いちめんの雨�と
  やがてそれはけじめもなしにつづいている
  �は草をたべている
  草千里浜のとある丘の
  雨に洗われた青草を彼らはいっしんにたべている
  たべている
  彼らはそこにみんな静かにたっている
  ぐっしょりと雨にぬれていつまでもひとつところに彼らは静かに集まっている
  もしも百年がこの一瞬の�にたったとしてもなんの不思�もないだろう
  雨は降っている雨は降っている
  雨はしょうしょうと降っている
  
  笔者的译诗:
  大阿苏山
  马停在雨中
  混着小马一两匹马群停在雨中
  雨萧萧而下
  马儿在吃草
  马尾马鬃漉漉湿马背不觉已透淋
  马儿在吃草
  仍在吃草
  仍是那匹不亲草儿呆呆然垂首而立
  雨在下着萧萧地下着
  山里烟雾腾腾升
  打山巅而起弥漫而上泛点黄心生闷
  阴云首尾聚
  弹指无限连
  马儿在品草儿
  草生千里滨之丘经雨洗礼更绿马心
  马儿静聚一处
  任雨嬉戏不问何时静聚一处
  纵使百年瞬间飞逝又有何不可思议
  雨在下着下着
  雨在萧萧地下着
  
  参照原文读此译诗,笔者认为很空洞,与读原诗所产生的豁达感相去甚远,无异于读到了“庙堂文学”,而这种情况经常会发生。翻译原是一项难事,诗歌翻译当属难上加难。因为“诗歌是以叙情性的激烈为重要的特征的。诗的美感,是感知、理解、愿望、想象等诸多的心理过程通过感情这一媒介达成的综合统一②。正因为此,常有人感慨“诗歌是没法翻译的”③。
  3.日本自由诗难翻译之因
  3.1文化与历史背景差异。
  中日两国文化与历史背景的不同,语言的象征性意义与让人产生的联想也不同。例如,“玫瑰(はまなす)”在英语里象征爱情,而在汉语里面则象征美丽。“荷花(�)”在汉语诗里面象征美丽与纯洁,而在英语里面则象征讨厌工作,贪图安逸。此外,说到花,日本人马上会联想到樱花,而欧洲人则联想到大丽花、郁金香,中国人最先想到的却是牡丹或者梅花。之所以这般不同,是因为各国的文化与历史背景有很大的差异。这可以从一些诗歌里窥见一二。如有日本古代俳句:“花の��は上野か浅草が。”其中的“花”指的就是樱花。或许我国读者是难以联想到这一点。在此,特举日本有名的象征主义诗人西条八十的名作之一再次验证。
  
  八仙花刚开时是白色,继而变成碧绿色,颜色再一点点改变,最后变成了紫兰色,所以又有一别称叫“七变化”。在这首自由诗里面,诗人借用八仙花多样的变化,赋予它象征青春期心境变化的意义。如果不了解这一差异,恐怕是读不懂日本诗人这一习惯表达的象征意义的。同样,如果译者罗兴典不了解这一文化的不同的话,准确的译文就不会诞生了。
  3.2两国诗人的差异性。
  两国诗人各自创作的构思、习惯的或喜欢的表达方式的不同也是导致诗歌翻译难的又一重大原因。这个原因与上一个原因紧密关联。当然,个人因素也包含在里面,但从整体上讲,不论是创作的构思还是习惯的喜好的表达方式,都是以作者国家的文化为最重要的背景的。日本人拥有的构思及表达方式中国人不一定有,反之也一样。而且,即使是同一表达方式,也不一定能产生一样的影响,或者达不到同样的艺术效果。同一命题,也不一定会引发同一联想。在此,还是要特别强调的是译者必须对原诗的本土(日本)文化有深刻的认识。
  3.3双关语、讽刺、含蓄等意义在译诗里的难以体现。
  与其他种类的诗歌一样,诗歌里面的双关语是通过与汉字的音一样或者相近来表达的,比如,在“�の赤帽子は肩が重い”这句中,“肩が重い”用来表达“片思い(单恋)”。同样,在“木曾の深山で木が多い”这句中,“木が多い”用来表达“�が多い”。在这一方面,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出自于自由诗人金子光晴的《富士》里的末句了。
  あらいざらした浴衣のような
  富士。④
  翻译时,如果按照字面意思译成“像洗褪色了的浴衣似的富士”的话,不论推敲几次,也完全读不出讽刺和含蓄的意境。可见,是否对双关语、讽刺、含蓄等表达其内面意义的深刻理解,也是衡量译诗是否准确的一个尺度。
  4.翻译日本自由诗时的注意点
  4.1译者素养的需要。
  这里强调的是译者必须在自由诗的鉴赏及创作面上具备一定程度的素养。
  有人主张“不是诗人,就不能译诗”“诗歌的译者应该是诗人自己”等,不乏道理。对于翻译诗歌(当然,也包含了自由诗)的人来说,这种感觉是很亲切的。诗歌的翻译有一种现象:根据原诗字面意义,译成长短句,再以几处押韵结束。还有一种现象:不顾及原诗,凭自己的灵感来改造诗歌,甚至把脱离原诗的“改写”工作称为再创作。这两种现象都是不正确的。作为译者,首先必须阅读诗歌的理论及创作方法,这有益于鉴赏力的培养。如果是具备条件的译者,也可以尝试作诗,最好通过大量的创作练习,进而促进诗歌的翻译水平的提高。
  4.2原诗里作者风格的再现。
  不论翻译哪一类作品,都不该改变原作者的风格。译诗时,让原作者作品风格迁就于译者自己风格的事实并不少见。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译者必须好好品味原诗作者的概况,比如,作者的背景,作者的信息,以及有关作品的评价,等等。如果可能,应该阅读作者作品的选集或全集,以了解清楚作者的一生及其创作道路。换言之,要翻译什么,就必须做好相关的知识储备。不做知识储备就开始动手翻译,无疑要以失败告终。从前面所说的《大阿�》失败翻译来看,这一原因是重要的。译者应时刻牢记柏林斯基的话:“「プ�シキンがゲ�テを�したら、彼自身ではなく、ゲ�テを�させると要求する。」(普希金若翻译但丁诗歌,就要求译作再现的是但丁,而不是自己。)”
  4.3原诗韵律的再现。
  原诗里的反复、排比句应该译到“信、达、雅”的标准,即要忠实地、流利地、有美感地译出来。此外,有押韵的诗也可以译成自由的形式,但不能无视诗歌的原有形式,单纯译成杂乱的长短诗句。有押韵的诗歌的音乐美很突出,但不要为了押韵而押韵。如果单纯追求音乐美,过分强调音调韵律的话,会有损原诗的内容,让原诗的型也散了。
  4.4译诗的形式及内容的辩证统一。
  “诗是不可翻译的”、“要译诗特别需要融通性,可以肆意展开,随意增减”。不能说这两种说法就是合理的。无视等价再现的原则,过分偏向于形式或只聚焦于内容的做法都是失败的。形式和内容的辩证统一才是翻译诗歌(含自由诗)最重要的。正确的做法是诗歌的翻译要致力于其内容,即精神本质的再现,同时可以基于原则大胆自由地融通处理形式。因为诗歌的精神本质是包含于主题、意境与诗情的艺术印象,是原诗的生命。在处理诗歌的形式时,要始终保持原诗的特色――凝练、形象、音调的调和、鲜明的节奏与韵律。哪种形式最合适,源于这种形式能否表现出原诗的意境。例如:
  原诗:
  岩手山
  ���治
   そらの散乱反射のなかに
   古ぼけて�くえぐるもの
   ひしめく微�の深みの底に
   きたなくしろくよどむもの
   汉译白话诗:
   在晴空光束的散射之中,
   兀突着黑沉沉的嵯峨峻岭;
   在那层厚厚的尘埃下面,
   沉淀出白蒙蒙的嶙峋险峰。
  
  汉译古体诗:
   晴光荡漾处,峻岭兀突真。
   历历尘埃杳,嶙峋驻碧岑。
  
  汉译对联:
   晴光荡漾兀突嶙峋险岵
   霭色沉雄积淀峻峭峨岑
  
  把原诗译成了这三种形式。不管读哪种形式,“对,就是那样!”有这种共鸣的读者不在少数。因为这三种译诗都牢牢抓住原诗的主题、意境和诗情的精神本质,形式上的处理很合适。在原诗上,自然科学语言和文学语言完美结合,相当协调。所以译成五言绝句,更凝练贴切。另外一方面,基于原诗里的首句和末句的对应关系,所以也可以译成中国传统的对联形式。只是,译诗会显得少许晦涩难懂,但原诗的精神本质不会受损。不管怎么说,这三种形式的译诗是内容与形式达到了辩证统一的佳作。换言之,诗歌的翻译绝对不是两种语言的对应,要把握好诗情与内涵的同一性才能创造出优秀的译诗。
  4.6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思想必须是被传达的形态化的思想。没有用标点符号来形态化的思想只是模糊的堆砌,说不上含有明确的内涵⑤。这个说法在诗歌,尤其是在长的自由诗翻译领域里,有正确的一面。例如,在前面所讲的“给妹妹的信”的译诗里,如果自始至终都不用标点符号,诗歌的故事性会变弱,作者的讽刺、含蓄的心情就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了。标点符号的使用有利于情感的表述。我们可以透过池田大作的这首诗的前半部来加以证明。
  
  
  作为读者,谁都可以从译诗整体受到鼓励。如果译诗里不加标点符号的话,诗人强烈的感情不仅不能充分表达出来,其原诗的强大感染力也会弱化。当然,也并非所有的译诗里都必须要加标点符号。比如,在前面所讲的《大阿�》的译诗里,不加标点符号也不会影响内容的表达。
  5.结语
  综上所述,要翻译好日本自由诗,必须花大量的时间不懈地努力。进展不顺利的时候,最好思考一下是否已注意到语言的象征性意义,以及词语引发的联想问题,是否已经理解原诗的构思,是否读懂原诗里讽刺等问题。最后,在检查译作上,应该核对一下作者的风格、原诗的韵律、种类、标点符号的使用等方面是否已经达标。最重要的是要基于等价再现的原则,让译诗的内容及形式达到辩证的统一。
  另外,在翻译自由诗的时候,译诗的措辞、诗句的顺序及结构等方面应该注意的地方,还没有分析到。笔者要将其作为今后继续研究的课题。
  
  注释:
  ①自由�とは、音の数や文字数に一定のパタ�ンがなく、また、音�を踏むなどもしていない、自由な形式で�かれた�である。定型�に�する用�。日本における�代�は自由�である�合が多い。http://Japanese.省略/ja/uikipedia/e/e_/e_c_e_//.htm/,2004.5.8.
  ②企吴著.诗歌研究概述.中国文学研究年鉴1984.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5:118.
  ③英国有名的诗人S.Johnson.
  ④陈生保,胡国伟,陈华浩编.日语(第六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78.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编.现代诗歌符号美学.中国文学年鉴1995-1996.作家出版社,1999:81.
  
  参考文献:
  [1]川口谦二著.「花と民俗」.�京美�,昭和57年8月30日.
  [2]武吉次朗.「中国�翻�・通�ハンドブック」.�方�店,1984.
  [3]太田昭臣,大西忠治.「中学国�の授�」.1986.
  [4]刘蕙孙著.中国文化史述.文学艺术出版社,1997.
  [5]陈生保,胡国伟,陈华浩编.日语(第六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日本研究中心センタ�.「日本学��Ⅳ」.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7]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研究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文学研究年鉴(1982):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3.
  [8]日本国际学友会日本语学校编.张生林,孟宪凡等编译.学友现代日语Ⅳ.北京出版社,1984.
  [9]迟军著.大学现代文选(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0]高烈夫编著.日汉译理论与技巧.商务印书馆出版,1993.
  [11]梁传宝,高宁编著.新编日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2]陶振宇编著.日译中教室.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1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研究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文学年鉴.作家出版社,1997.
  [14]大连外国语学院,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编.日语知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9月,11月,12月.

推荐访问:自由诗 小议 日本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