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成因分析与对策|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成因及对策

  摘 要: 幼儿的某些生理特征研究表明,幼儿的某些生理特征(如荷尔蒙的分泌、外貌特征、体质、气质等)对其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有一定影响。但是,这些生理特征只是影响因素的一部分,幼儿的攻击性是与社会环境、文化教育因素综合起作用的,而且往往必须通过环境、教育等因素才能体现其影响。
  关键词: 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 成因分析 对策
  
  陈YL对班里的小朋友频频发起攻击:打人脸,捶人肚子,踩人脚,嘴里还不停地嘀咕:“大坏蛋,打他,大坏蛋……”有一天,他发起了十多次攻击性行为,涉及七八名幼儿。尤其是他认准了同组的女孩黄可玉,一上午打了她五次,不是捶她的肚子,就是踢她的腿,嘴里还反复念叨:“大坏蛋,……”我们只好时时处处对他采取保护措施。
  
  一、成因分析
  
  1.祖辈的无原则溺爱。
  陈YL的奶奶、妈妈一味溺爱、娇宠、迁就孩子,导致他任性、蛮横、不讲道理。在家访中我们发现,他把电池等硬物当着老师的面砸他奶奶身上,不停地爬到窗上跳下来等,而他奶奶也不生气,连睡午觉都一定要睡在他奶奶的肚子上。
  2.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
  陈YL的家是一个大杂院,一间房子隔出好多间小房间借给来自各地的外来打工人员,他们的素质不高,常常用家乡话相互谩骂,甚至相互殴打,孩子耳濡目染地学了一口脏话,并学会了打架,且他的普通话语言交流能力也比较弱。
  3.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当。
  陈YL在家里只怕他爸爸,他爸爸经常采用恐吓、打骂的方式。当陈YL犯了错时,他爸爸往往先大声训诉,接着就是一顿痛打,从来不和颜悦色地与孩子讲道理。而他的妈妈则包庇袒护,陈YL犯了错误也不批评、纠正,其种种举止可以折射出其父母的教养行为。
  4.被攻击者的消极反应。
  当陈YL攻击同伴时,大多数幼儿表现为哭、向老师“告状”等消极行为。根据帕特森等人的研究发现,当一个儿童猛冲过去,去抢另一个儿童的玩具时,被攻击者若做出哭、退缩或沉默的反应,则该儿童还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的儿童。也就是说,同伴消极的反应强化了陈YL的攻击性行为。
  
  二、对策
  
  1.引导幼儿正确与人交往,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由于陈YL太具有攻击性,所以班上的幼儿都不愿与他接近,久而久之,大家都对他避让三分,了解他的家长们也纷纷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要跟陈YL玩,让他们远离“灾难”。针对此种状况我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首先,通过交谈我让家长了解到“受教育是每一个孩子的权力”,我们不能因为他是个“坏孩子”就剥夺他应有的权力;其次,通过介绍让家长了解到陈YL也有好的一面,如他的正义感很强,喜欢打抱不平(只是方式有些不当),我们应该肯定他好的地方;最后,我要求家长加强对自己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真空无瑕的世界里,他总要经历人世间的风风雨雨,关键是如何战胜困难。经过我的多次努力,家长们终于开始尝试着接受陈YL了。
  从陈YL平日的一言一行中不难看出,他极其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在他的意识中,他认为和小朋友拍拍打打,你撩我、我撩你就是一种交往,针对此种情况,我在玩“娃娃家”时,选择了几名口语表达能力很强又通情达理的小朋友,鼓励他们主动与陈YL交朋友,并两两相邀到“陈YL家”去做客,以自身的言行帮助他学会正确地与他人交往的方法,以改善他与小朋友的关系。经过一段时间,陈YL交到了几名好朋友了,但要想让班上所有的小朋友都接受他仍需长时间的努力。
  2.坚持正面教育,慎用惩罚手段。
  孩子在生活中时常会受到一些挫折,这些挫折在成人看来不算什么,却会大大影响孩子的情绪。由于幼儿表达情感的能力有限,所以他们发泄心中不快的唯一手段就是攻击与侵犯。记得有一次,陈YL总抢别人的玩具,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我把他叫到了身边让他单独玩玩具,结果他像发疯一样大喊大叫。后来,我吸取了这次的经验教训,对陈YL的攻击性行为不再武断地予以制止,而是平静地分析他打人的缘由,看看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攻击别人的,如果没有外来刺激,他会不会有这种攻击行为。细心观察一段时间后,我就可防患于未然,有效阻止陈YL的攻击行为了。如果他在一天中打人次数有所减少,或能偶尔用其它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我就立即给予肯定、鼓励,逐步引导其学会正确表达情绪情感。与此同时,我设法引起陈YL对各种活动的兴趣,并通过游戏和交谈满足他渴望被关注的心理需求。经过一段时间努力,陈YL的攻击性行为已略有收敛,有时他还会主动告诉我:“老师,我今天没有打人。”我感到非常欣慰,当即就对他的进步给予肯定。这一切说明陈YL正在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他的自我约束能力已有很大的提高。
  3.避免家庭教养方式的负面影响。
  家长的情绪、言行是影响孩子情绪的主要因素。为此,我和陈YL的家长联系,告诉家长恐吓、打骂不但对孩子的发展没有丝毫作用,而且会使父子之间产生隔阂。父子关系紧张导致孩子故意不听家长的话,借此表示对家长的反抗,而家长则常常以打骂胁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是一个恶性循环。陈YL如果长期受这种教育方式的影响,言行必定会有其父母的影子,动辄张口骂人、动手打人,最终形成暴戾的性格。我还与家长达成共识:改变陈YL的攻击性行为需要耐心和毅力,“不可救药”、“无法挽回”等悲观想法是不可取的。
  此外,我还建议家长教会陈YL正确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攻击他人的原因。在摸清孩子情感状况的基础上,多进行一些游戏,多与孩子交谈,以帮助孩子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4.培养被攻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采取的方式往往各不相同,有的幼儿不加选择地攻击任何一个小伙伴,有的幼儿则专门向弱小的孩子挑衅,这可能是他们认识到攻击强壮的小伙伴会遭到反击的缘故。根据帕特森的“消极反应会强化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观点,我有意识地教给被攻击者自我防御的能力。如:当陈YL盯着你看,想打你时,你可以提醒他不许打人,或者直接把他的手推开。如果没有察觉陈YL的攻击迹象,而冷不防遭受攻击时,可明确表达自己的愤怒之情,甚至予以适度的反击。我想,这既是引导幼儿自我保护,也是让陈YL遭受适度的“挫折”。同时,我故意冷淡陈YL,重点关心被攻击者,用行动暗示陈YL这些使人不快的行为将使自己受到冷落。
  通过以上的教育,陈YL的攻击性行为已有了很大改善。

推荐访问:成因 性行为 个案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