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习语中比喻修辞格的构成及活用]

  摘要: 英语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义上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有着其本身特有的构成和活用,它直接地反映出语言的修辞手段和表现手法。事实上,比喻是英语习语中应用最广泛的修辞之一,所以,本文着重从比喻修辞手段上分析英语习语的构成与活用。
  关键词: 英语习语 比喻 修辞格 构成 活用
  
  习语是人们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智慧的结晶,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与认识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语言精华,是语言中不可或缺的、极富表达力的重要因素和组成部分。而英语习语是在语言的形成和长期发展中约定俗成的,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是社会文化中具有特殊意义的语言实体。由于英语习语是经过长期使用而逐渐固定下来的短语或句子,因此,它在语义上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其整体的意义往往不能从组成习语的各个词的意义中揣测出来。例如:pull one’s leg不是“拖某人的腿”,而是“取笑某人”、“开某人的玩笑”;break the ice不是“打破冰”,而是“打破僵局”、“打破冷场”;再如have a bone in one’s throat不是“骨鲠在喉不吐不快”,而是“骨头卡了喉咙,作不愿说话的借口”;同样道理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不是“亡羊补牢,犹为未晚”,而是“事后弥补为时已晚”的意义,与“亡羊补牢”恰好相反;have a bee in one’s bonnet不能按字面理解成“帽子里有只蜜蜂”,其真正的含意是“有一种想法或念头老是萦饶在脑际,不能排解”;read between the lines也不是“在两行之间阅读”,而是“领会言外之意”等。英语习语丰富多彩、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修辞功能。如果使用得当,可以使语句含蓄凝练,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深度,激起读者的丰富联想。
  英语习语包括比喻性词组(Metaphorical phrases)、俚语(Sang)、俗语(Colloquialism)、谚语(Proverbs)等,是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手段,是语言的民族形式和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英语习语一般具有三个明显的语义特征: 语言整体性(A Single Linguistic Unit)、结构凝固性(Structural Institutionalization)和不可替代性(Irreplaceability)①。然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在交际中或出于修辞上的目的或出于上下文的需要,常常对一些习语作必要的增删或更改,以增加语言的感情色彩,烘托思想,突出中心。这样就出现了常见的英语习语活用现象。而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英语习语中的比喻修辞格的构成与活用。
  所谓比喻(analogy),是英语中常用的修辞格,是说话人借用喻体(vehicle)和本体(tenor)的某种类似性质去说明比较复杂的事物或深奥的道理。通俗点说,比喻就是打比方。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自然界的复杂性、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及语言系统自身在表达上的有限性,迫使人们通过比较简单的方式来说明复杂的事理。《美国传统词典》(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对比喻的解释就是“一个词从通常所指通过暗比或类比转移到另一个指物的修辞方式”。而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其名著《诗学》(Poetics)中称比喻就是把一个事物的名词用于另一个事物(Troops ar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ame of a thing to something else.)。一般来说,比喻包括明喻(Simile)和隐喻(Metaphor)。明喻一词来源于拉丁语similes,意思是“像(like)”,它往往以两种不同的人或事物作比较,明白地说出本体(Tenor或Subject)和喻体(Vehicle或Reference)两者之间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形状外表、性质精神、心情性格、状态气质、动作方式、程度结果)有相似之处。明喻用比喻词(Indicator ofresemblance),如like,as,as if,as though,such as,seem,appear,resemble,compare...to,liken...to,more than,of,in,with等来引出喻体,通过现实存在的或想象中的相似点认知本体的意象,如“Time is money.”一句中用的比喻,英语听者或读者会通过头脑对钱的理解,知道“time”很宝贵。而隐喻一词来源于希腊语metapherein,原意为transfer(转换),其意为“carrying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它在英语习语和文学作品中都广为运用,而且极其丰富多彩。隐喻直接通过现实存在的或想象中的相似点,将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不用比喻词。有时本体喻体都出现,有时只出现喻体,有时只出现本体,喻体需根据相关词语来理解。如:Money is a lens in a camera.(钱是相机的镜头。)所以,无论是明喻还是暗喻都有本体(Tenor)和喻体(Vehicle),而隐喻被认为是一种没有比喻词(Comparative word)的明喻,也被称为简缩了的明喻(Compressed simile)。比喻修辞格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修辞形式,是无处不在的语言原则。我们可以状物、写景、抒情、喻理,从而使语言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1.英语习语中的比喻构成
  英语习语言简意赅,语言生动活泼,具有浓厚的修辞色彩。不少习语就是利用各种修辞手段构成的,我想从比喻方面来考察分析修辞对英语习语构成的影响。因为比喻是最主要的修辞手段,大部分的习语都是利用恰当比喻使语言形象化。因此,可以说习语起源于各种比喻。例如:
  ①Speech is silver,silence is golden.古人云:言多必失。
  话说得太多就容易被人抓住把柄,招致不必要的麻烦。孔老夫子也很强调“讷”字,这是儒家中庸智慧的又一个体现。沉默是金,沉默才能潜心思考,缄口不言方能慧眼识世。
  ②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
  血缘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稳固的纽带。同学、同事可能会因环境的变迁而陡起波澜甚至反目成仇,唯有亲情是世界上最牢不可破的链条。让浪子回头的,往往是家中老母的苍苍白发和点点泪花,也只有对亲情有着最深刻体悟的人,才是一个有性的人,一个完整的人。
  ③The child is the father of the man.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一个人日后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其实在孩提时代就已有所显露,家庭和学校环境对孩子人格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这一谚语出自英国诗人John Milton的“The childhood shows the man,the morning shows the day.”。
  ④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笔有时比剑更有力,思想和宣传的力量不可低估。
  古往今来江南文人的“刀笔利”文风使历代统治者想尽办法笼络和控制知识分子,不敢轻怠。类似的西方谚语还有:A goose quill is more dangerous than a lion’s clout.
  ⑤Any letter of complaint to the boss is like a red rag to a bull.任何给老板的投诉信都会令他大发雷霆。
  习语“like a red rag to a bull”源于西班牙的斗牛表演,斗牛士用大块红布引起牛的愤怒,挑衅牛向他进攻,比喻“肯定会使人生气的事”。
  ⑥I have asked my uncle if he can help me to get a job,but I have got several other irons in the fires well,so it will not really matter if my uncle refuses.我已经问过我的叔叔能否帮助我找份工作,不过我同时还有几条门路,如果他不肯帮忙,那也不要紧。
  此处“irons in the fire(火中的铁)”,原指铁匠打铁时火炉上有好几块铁烧红了等着要打,比喻“手头要做的事情很多”或者“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多”。
  ⑦Homer sometimes nods.There is nobody inexistence who never makes any mistakes.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从不犯错误的人是不存在的。“Homer sometimes nods.”此句中荷马是西方文化的鼻祖,是西方人崇拜的伟人和智者。这个习语意指有时连聪明的荷马也会打瞌睡,比喻“伟人有时也会犯错误”。
  2.英语习语活用的具体表现
  各种修辞手段帮助了英语习语的组合与构成,使习语这一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更加绚丽多彩,鲜艳夺目。然而实际上,英语习语的活用也是一种修辞手段,我们可以通过对习语组成部分进行省略、替换、分拆、次序倒置或语义引申等手段,使习语产生新意,从而增加习语的表现力。现分述如下:
  2.1省略成分
  主要是对原有习语采取部分截取或减字的方法而生成的活用现象。如:
  ①He is always telling the director how to run the business,that’s like teaching his grandmother.他老是对厂长讲该怎样管理企业,这岂不是有点像孙子教诲奶奶。
  例中“teach his grandmother”就是从习语“teach one’s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班门弄斧,教训长辈)”截取前半部分省略后半部分而来的,原有习语的意义保持不变。
  ②The antique dealer said I might get ten pounds for the vase if I took it up to London,but he himself was not prepared to give me more than a five for it.A bird in the hand,I thought,and accepted his offer.古董商说,如果我把这花瓶拿到伦敦去卖,可能卖到十镑的价钱,但他自己只愿出五镑。我想多得不如现得,就卖给他了。
  上例中“a bird in the hand”就是源自谚语:“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截取后的“a bird in the hand”意义不变。
  2.2替换成分
  主要是改换原有习语中的个别单词,如一些名词、动词、介词、冠词、代词等。也就是说,原有习语的框架和比喻关系基本不变,但习语的基本意义有所变化,从而达到修辞的目的。如:
  ①Where there is smoke,there is a meeting.有烟必有会,无会不抽烟。
  此句改自英语谚语: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形象生动,收到了讽刺的修辞效果。
  ②He intended to take an opportunity this afternoon of speaking to Irene.A word in time saves nine.他打算今天下午找机会跟艾琳谈谈,一语及时省得以后罗嗦。
  此例将原有习语“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一针及时省九针)”中的名词stitch改成word,比喻贴切,言简意赅。
  2.3拆分成分
  英语中有些习语含有对应的两个成分,活用时可将其拆开单独使用,构成新的关系,以满足修辞或上下文的需要。如:
  ①The superior story is,simply,one which is worth rereading.Time,fortunately,tends to separate the silk purses from the sow’s ears.好的故事,简单地说,便是值得一读再读的故事,幸运的是,时间有助于区分好的和坏的。
  此例的“the silk purses”和“the sow’s ears”源自谚语:One can not make a silk purse out of a sow’s ear.(坏材料造不出好东西)。将这一谚语中的两个成分拆开进行灵活使用,以silk purse喻指“好故事”,sow’s ears喻指“坏故事”,比喻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②Of poetry I do not read much and when I do,I choose the dead lion in the preference to the living dog.对于诗,我读得不多,要读的时候,我宁可选择死狮,而不要活狗。
  此例中的“the dead lion”和“the living dog”源自英语习语:A living dog is better than a dead lion.(下贱活着比高贵死了的强)。将对应的两个成分拆开并在句中重作安排,分别喻指“过去的佳作”(死狮)和“当代的次品”(活狗),形成强烈对比,表现力强。
  2.4倒置成分
  有时出于表达上的需要,可将习语的前后两部分结构次序颠倒,以收到一种临时性的修辞效果。如:
  ①“Bennie’s their son,”said Henry.“Like son,like father,I imagine”,said Bonnefois.
  “贝尼是他们的儿子,”亨利说道。“有其子必有其父,我可以料想得到,”鲍涅福斯说。
  此例中“Like son ,like father”是原有习语“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的次序颠倒。此处颠倒使用,旨在表明“儿子尚且如此,想必老子有过之而无不及”,极富挖苦讽刺意味。
  ②Isabel drove with Goodrich beside her.Happy,but still feeling she was casting swine before pearls.Isabel was painfully conscious of the short comings of the scenery;above all it s literal flatness。伊莎贝尔驾驶车子,古德里奇坐在她身旁。高兴是高兴,但仍然有不值一游的感觉;伊莎贝尔痛切地感到路旁风景的缺憾,尤其是一马平川的地面。
  例中的“cast swine before pearls”是英语习语“cast pearls before swine(把有价值的东西给不能欣赏的人;对牛弹琴)”的次序颠倒。这样颠倒过来使用,以pearls指“有很高欣赏能力的人”(即指伊莎贝尔和古德里奇),swine指不值一顾的景色。形象生动,既含惋惜之意,又表现了伊莎贝尔的自傲,收到了很好的修辞效果。
  2.5语义引申成分
  使用习语有时可打破常规,连续增加几个成分加以引申,使该习语的语义发生意想不到的奇妙变化。如:
  One woman shopper said to another,“Mary,let’s spend money like water――drip...drip...drip”一位女顾客对另一位说:“玛丽,咱们花钱像细水一样――滴……滴……滴……慢流。”
  例中习语“spend money like water”原意是“花钱如水,大手大脚”,可是使用者打破常规,一连加上三个drip予以引申,语义发生变化:不是大把花钱,而是锱铢必究,细水长流。收到出人意外的表达效果。
  总之,习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经过长期反复实践后自然沉积形成形式固定、简洁明快、寓意深刻的短语或短句。语言是人的智慧的表现,而习语又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它集中地反映出语言的修辞手段和表现手法,无论是从其来源已久的固定构成上,还是在不断变化的语言实践中的灵活使用上,比喻修辞手段的介入使英语习语更加生动形象,意味深长,而且更能体现出英语习语的表达魅力。因此,了解和掌握比喻这一修辞格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欣赏英语习语的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含蓄等语言特点,提高我们运用习语的能力和对英语习语的鉴赏水平。
  
  注释:
  ①Ada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Thomas W. and Susan R.Kuder,Attitudes Through Idioms,106-107.
  
  参考文献:
  [1]白常山,乌云图,吴金莲.从比喻修辞格的异同看英汉文化差异[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8月第30卷,第4期.
  [2]黄焰洁.谈几个英语修辞格术语的翻译问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月第6卷,第1期.
  [3]林戊荪,孙萌.学点英语谚语.了解西方文化,2005年第4期,第44页.
  [4]刘学明.汉英习惯用法对比研究及应用[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5]郑荣馨.论修辞策略的心理基础[M].常熟高专学报,2004年1月第1期.

推荐访问:修辞格 英语 比喻 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