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感应科学,培养幼儿科学操作主动性]

  幼儿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从婴儿期就开始关注身边的事物,如摸摸柔软的海绵,踢踢石子让它不断滚动,追随着蚂蚁看看它们究竟爬到了什么地方;拿到了并非玩具的东西,如钟表,一定要“拆”开看看等。这些都是幼儿的生活。生活就是一门科学,这些活动就是幼儿探索科学的开始,也是我们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最好的契机。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注意在日常生活的科学教育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各种观察、操作、实验的机会,引导幼儿注意身边的科学现象,支持、鼓励幼儿多观察、多发现、多质疑,不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不断提升经验,促进幼儿对科学现象变化的探究愿望,调动操作实践的主动性。笔者下面就谈谈本人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培养幼儿科学操作主动性的。
  
  一、利用自然角培养幼儿的科学操作主动性
  
  自然角应该是幼儿了解自然知识的一个窗口,是探索周围事物规律的有利场所,从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出发,让幼儿亲近自然、喜爱动植物、喜欢观察、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物。
  具体做法是:
  1.为幼儿创设有趣味性、有观察性、有操作性的环境。
  我们利用农村丰富的农作物和蔬菜为材料,在自然角中放置了各种蔬菜、种子、花卉,鼓励幼儿在小沟里捕捉一些小鱼、小虾、螺丝、螃蟹、小乌龟等小型动物,让幼儿触摸、认识、观察、探索。如:在自然角放置瓜果蔬菜和一些辅助材料(彩纸、牙签、双面胶、毛线、记号笔等),让幼儿了解外形特征,指导幼儿进一步观察、操作,采用部分变换的方法,把水果蔬菜做成各种娃娃和水果玩具,使材料增添了新鲜感和可操作性,幼儿会饶有兴趣地玩赏、制作水果娃娃、箩卜船、黄瓜鳄鱼、土豆刺猬。鼓励幼儿给种子浇水、换水,在与实物互动的过程中了解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使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了解到种子的生长离不开太阳、水。当幼儿看到自己的劳动获得收获时,感到自己的成功了,同时也帮助了幼儿树立了自信心。同时我们还随着季节的变化变换材料,用材料来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变化的兴趣和探索的愿望,调动幼儿的操作主动性,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关注和热爱。
  2.把具有生活化的内容投放在自然角中,引导幼儿参与和操作。
  首先教师通过观察,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内容,发挥幼儿主动性,从生活中寻找有趣的变化。如秋天到了,我就让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花卉图片、实物水果、标本及废旧材料等,以及幼儿喜爱的小动物,如金鱼、乌龟、小鸟。教师鼓励幼儿天天为它们换水、喂食,坚持为种植角的小苗浇水、除草,周末轮流把小动物带回家喂养。当教师观察到幼儿喜欢摆弄小石块,就和幼儿一起寻找、触摸、摆放石头,感受不同质地“石头”造型,用笔将石头装扮得十分美丽。生活中十分常见的沙子,也成为自然角设置的内容,让幼儿一起玩沙子、制作沙画,一起参与自然角的沙画展览。我们觉得越是从幼儿身边发现的有趣事物和幼儿参与的环境设置,对幼儿的吸引力越大,他们愿意全身心投入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对自己创设的环境格外地爱护、珍惜。
  
  二、利用活动区域培养幼儿的科学操作主动性
  
  1.投放材料,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
  幼儿是通过直接接触材料、动手操作材料、充分感知材料、反复体验材料来学习科学的,因此教师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合理、科学、有序地为幼儿提供有关探索材料,让幼儿动手、动脑、动口,对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和主动操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开展主题《我喜欢》的活动中,我们安排了各种各样的关于汽车的活动。小朋友从家中带来许多汽车玩具,这些逼真的汽车都是他们熟悉和喜爱的,有的还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直接的关联,引起他们的兴趣。
  2.启发引导,帮助幼儿体验成功的乐趣。
  幼儿年龄小,他们有时虽然发现了问题,但因为能力有限,无法独立解决而放弃了探索,这时就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启发和耐心的引导,从而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在科技院中,洁洁和辉辉在玩磁铁,他们一会儿吸吸这个,一会儿吸吸那个,玩得很高兴。这时,辉辉发现旁边有一辆小汽车,就拿着玩起来,然后把它放到一块薄木板上,他想让小汽车在木板上跑起来,就用磁铁在前面吸、后面吸,各个方向吸,想让小汽车跟着磁铁走,可是小汽车被吸到磁铁上,并没有跑起来。辉辉去找洁洁帮忙,两个人一起忙活起来,可是忙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两人有点泄气了,他们放下磁铁和小汽车,不想玩了。这时,我走过去,拿起磁铁和小汽车说:“这辆小汽车真漂亮!我们想办法让小汽车在路上跑起来吧!”辉辉和洁洁听见了,都围拢过来,我把磁铁放到木板的下面,在小汽车的正下方,然后把磁铁贴着薄木板向前移动,小汽车跟着磁铁动起来了!“小汽车开了!小汽车开了!”辉辉和洁洁欢呼起来,他们玩小汽车玩了很久,在玩的过程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三、在随机事件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操作主动性
  
  幼儿在各种活动和平时的生活中,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在活动中或在活动后总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正是开发孩子兴趣的好时机,我们教师应珍惜这一有利时机,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去获得知识经验。如有一天,一位幼儿在脱衣服时听到了“噼噼啪啪”的声音并感到有点刺痛,觉得很奇怪:“是什么弄得我这么痛?”另一个孩子说:“有时我脱衣服时也会感到痛,晚上还能看见一点点的亮光呢!”许多孩子也有同感,都十分好奇。睁着眼睛看着我:“怎么回事啊?”但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而是在科技院里分批投放不同材料,让幼儿通过操作感知“静电”现象。第一次,我们投放了纸屑、塑料玩具、积木和笔等,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在设法把纸屑吸起来。孩子们在探索中发现:只要将笔杆在衣服或头皮上摩擦或用手不停地与笔杆摩擦,笔杆就能将纸屑吸起来,于是,他们认为任何东西摩擦后都能将纸吸起来。对此,我们没有急于否定,而是投放了一些铁质小棒、不锈钢盖子、积木、玻璃杯等材料,让孩子们通过实验操作,自己去发现问题。当孩子们发现不是所东西摩擦后都有吸引力时,我们及时向孩子们讲解了有关静电的知识,解开了孩子们心中的疑团。在一次玩大型滑滑梯时,又一位小朋友也有了静电刺痛的感觉,立刻就想到了静电的原理。
  当然在组织小班幼儿活动和探究时,我们常会碰到孩子“不敢”动手,“懒得”动手,“无从下手”的现象,这成了我们在组织小班幼儿活动中最困难的事。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为生理特点,幼儿小肌肉群发育不完善,协调能力差。二是因为家庭原因,大多数孩子在家没有得到过这方面的锻炼,入园后,突然接触,难免“无从下手”。三是因为心理因素,幼儿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相对不平衡和不稳定的阶段,虽对一切事物怀有好奇和新鲜感,但遇到困难又有畏惧不前的现象,缺乏信心。他们在“动”之前会有很多的心理顾虑,“我这样做对吗?”“会被老师批评吗?”“小朋友会笑我吗?”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和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创造机会,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起学习的热情。
  总之,只有充分有效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手段,激发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每位幼儿在生活中发现科学、热爱科学、探究科学,并积极主动地在操作过程中掌握科学。

推荐访问:科学 主动性 感应 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