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氢氧化铁胶体电泳实验效果的再探索|氢氧化铁胶体电泳

  摘 要:通过实验对影响胶体电泳实验效果的几方面因素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并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较适宜的实验方案,以便获得较快的电泳速度和清晰的电泳界面。   关键词:胶体 电泳实验 氢氧化铁
  
  Fe(OH) 胶体电泳是高职化学中关于胶体性质的一个重要实验,该实验因为不易成功且需要的时间长而成为难点实验。笔者经过反复实验,得出了较适宜的实验方案,以便获得较快的电泳速度和清晰的电泳界面。
  
  一、实验部分
  
  1. 仪器与药品
  仪器:U形管(100mm×10mm)、水槽(φ=125mm)、烧杯(100mL)、带鳄鱼夹的细铜线电极、铁架台(含铁夹)、电炉、0V―40V晶体管直流电源或干电池组。
  药品:饱和FeCl 溶液、琼脂(AR)、KNO (AR)
  2. 实验装置与操作
  
  (5) 按下图接在0V―40V晶体管直流电源上,做如下几组对比实验;在一定条件下,①电压和胶体浓度对胶体电泳的影响;②电极间距对胶体电泳的影响;③环境温度对胶体电泳的影响。
  
  3. 实验数据
  
  (注:“―”表示此时电泳距离太短,无法测量,下同)
  
  二、结果与讨论
  
  1.在琼脂柱中加入适量强电解质KNO 是为了增强导电性。使用琼脂柱电极既能减小电极的极化作用,又能减小阳极电解出的Cu 对Fe(OH) 胶体的破坏。
  2.由Helmholz方程可知,电压E对胶体电泳有很大的影响,E越高,电泳速率v越快,反之则越慢。而胶体的粘度η和介电常数ε主要是由其浓度决定的,所以胶体浓度对胶体电泳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讲,浓度越大,ε和η也越大,前者有利于电泳速率增大而后者不利于,因此需要在一定的浓度下(或合适的浓度范围内)才能获得最佳的电泳速率。这些都和表1中所得的实验事实相吻合。但是,如果电压和浓度过低,电泳速率较慢,界面也不清晰平整;反之则阴极产生气体的速率加快,电流的热效应增大,胶体的发散、凝聚作用增强,电泳速率和实验效果并不好。实验表明:控制电压在25―35V、胶体浓度在1.33×10 ―2.66×10 mol/L之间,电泳速率较快,实验效果较好。
  3. 环境温度和电流热效应对胶体电泳有较大的影响。从表2可知,当环境温度较高,电流热效应越大(电压越高,通电时间越长),电泳速率较慢,界面清晰度较低且易于被破坏,甚至出现Fe(OH) 胶体向阳极上浮的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将电泳管浸在冷水(18℃)中,利用其吸收电流通过胶体溶液时所产生的热量,是减小电流热效应对界面的破坏和对电泳的干扰的有效措施。
  另外,电泳时间不宜过长,应以出现清晰、平整的电泳界面和较长的电泳距离(0.7―1cm)为宜。
  4. 电极间距对电泳速率也有较大的影响。这可从电泳的速率公式看出。但电极间距太小,电流的热效应更为显著,胶体的凝聚和发散现象严重,界面的清晰度下降。电极间距选择在4cm―6cm较好。
  5. 胶体的纯化对电泳实验有一定的影响。未经纯化过的胶体溶液,电泳过程中界面不平整且电泳层呈浅黄色,而纯化后的胶体溶液则不会出现此类现象。
  综上所述:使用琼脂柱电极,控制电压在25―35V、新制Fe(OH) 胶体溶液浓度在1.33×10 ―2.66×10 mol/L之间,并在实验过程中辅以冷水(18℃)冷却电泳管,可以获得较快的电泳速率和清晰、平整的电泳界面,实验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孙尔康.物理化学实验[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何秉锋.氢氧化铁胶体电泳实验条件的确定[J].武汉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2):38-41.
  [3]杜光智.物理化学实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19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氢氧化铁 电泳 胶体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