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整体效果 上好数学讲评课 三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

  不少青年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和方法,遇到数学讲评课就感到头疼。许多人感慨自己的讲评课简直就是“炒冷饭”。他们只注意对后进生的补救,而忽视了其他学生的需求。这样,必然造成大部分学生对讲评课不感兴趣,思想也容易开小差,甚至产生厌听情绪。教师尽管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似听非听”,教学效果不好。我自己也曾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何才能提高讲评课的教学质量?经过探索,我颇有些心得体会。
  
  一、调查分析,查找原因,有的放矢
  
  讲评课的功夫首先在课前的调查分析。教师通过学生作业、测验中反馈的信息,要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还要认真查找原因。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简单地一概归为粗心。有的是解题粗心,有的是基本知识混淆不清,有的则是基本技能训练未过关,还有的则是属于非智力因素问题,如解题习惯不好等。这里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可能有教师教学上的问题。作为教师,要透过学生解题错误的表面现象,认真查找产生错误的根源,设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根据不同的错误原因,安排每个内容的讲评时间。讲评中不能平均用力,应该突出重点,提高讲评的效率。如学生常出现这样的计算错误:24×5=100。这主要的并不是粗心的问题,而是基本口算未过关,与25×4=100混淆了。又如“仓库里有一批化肥,运出1/5后,又运进15吨,这时仓库里的化肥比原来少5吨,仓库里原有化肥多少吨?”学生往往出现这样的错误列式:(15+5)÷(1-1/5)。从表面看,似乎是量率不对应,有必要花时间重点讲评,不能一带而过。又如,“把一半径5厘米,高20厘米的圆柱体,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平方厘米?”这道题目学生解答一般都感到比较困难,究其原因,正是教师在教学圆柱体体积公式推导时,没有重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教具演示的具体变化过程,注重推导的结果。因此,讲评时还要考虑如何改进教法,在培养学生和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学习能力上下功夫。
  
  二、利用反馈,明确讲评目标
  
  讲评课目标是教师拟定讲评课教学方案的依据,也是衡量讲评课成效的主要尺度。它的拟定直接影响到讲评课的质量。因此充分分析调查学生练习、测验中反馈来的信息,明确制定讲评目标,是提高讲评课质量的前提和保证。否则,漫无边际的讲评,或就题论题,随意性都比较大,必然影响讲评课的质量。如讲评判断题“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讲评的目标是:①使学生明白完全一样的内涵是什么,②理解“可以”的含义,③懂得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围绕着这些目标时行讲评,可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面积相等的,形状不一定一样;形状一样的,面积不一定相等。只有面积相等,而且形状一样,才能说是完全一样。两个三角形只有完全一样,才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进而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它们不仅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还可能拼其他的图形。
  
  三、形式多样,提高讲评效率
  
  讲评课能否避免枯燥无味,讲评的形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应该从讲评目标出发,围绕目标,着眼于调动学生深入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采取多样的讲评方式,避免教师“一评到底”。如,有的由教师讲评,有的由学生讲评,有的由学生自己说出错误的思路,有的用讨论的形式,有的讲评后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等等。
  
  四、通过矫正,深化知识,沟通联系
  
  学生在新授中所接受的基本知识,往往是局部的知识,显得比较零碎,知识之间的某些内在联系还不能得到充分揭示,这也会造成解题的错误。因此要求教师及时深化知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这项任务不仅要在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中体现,也要在讲评课中实施。如,在前例讲评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与“形状一样”的关系时,对其中特殊的直角三角形的情况还可以进一步深化扩展。由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不论相等与否,它们的形状都一样,所以,如果两个等腰直三角形的面积相等,那么它们就是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即它们的形状一样而且面积相等。当然还要提醒学生注意,虽然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形状都一样,但它们的面积并不一定都相等。这样讲评,可使学生在矫正错误信息的同时,达到深化认知的目的。
  沟通前后知识点间的关系,使学生形成一条条小知识链,进而通过训练再形成一定范围的知识网络,这方面的例子较多,这里不再赘述。
  当然,影响教学讲评课的因素很多,以上仅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抛砖引玉,就教于同行。

推荐访问:上好 评课 注重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