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台帐

  住建部检查自查台帐

  乌鲁木齐轨道交通 1 号线工程 04 标段

 2015.4.26

 安全自查台帐

 安全管理 自查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自查情况 存在问题 处理措施 1 资质与资格

 资质不符合国家规定或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存在转包或违法分包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未持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上岗 项目部未按要求组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企业未按规定配备、委派项目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未持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 特种作业人员未持有效证件上岗 项目主要管理人员未按规定到岗履职或未现场带班 未经建设单位同意,更换项目经理或项目经理在多于 1 个的项目担任项目经理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未到岗履职 符合要求 / / 2 责任制度与目标管理

 未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未经责任人签字确认 未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及其考核制度 目标未分解或未量化 考核制度未有效落实 符合要求 / / 3 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施工方案 使用未经审查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 未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查制度 未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无安全技术措施或施工组织设计中没有安全技术措施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110KV、35KV 或或其他高压电线路送电前未制定送电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的安全措施不全面或针对性不强 对应当组织专家论证、审查的专项施工方案未进行论证、审查并落实审查意见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未按规定进行审核、审批及完善 使用国家明令淘汰或禁止使用的工艺、产品 未进行重大风险源辨识、登记、公示 当地质条件和施工状况发生较大变化时未修改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 符合要求 / / 4 安全技术交底

 未制定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未制定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或操作规程未挂设在作业场 所显著位置 项目技术人员未就有关施工安全要求对施工班组、作业人员交底 未对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无书面安全技术交底或交底双方未签字 交底针对性不强或不全面 符合要求 / / 5 安全教育和班前安全活动

 未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未对进入新岗位或者新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含起重机械租赁单位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档案不全, 未进行年度安全教育或教育培训学时达不到要求的 未建立班前安全活动制度 无班前安全活动记录 符合要求 / /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自查情况 存在问题 处理措施 有较大危险因素的设施、设备、场所未设置明显标识、警戒围栏或安全引导语等安全警示标志 进行高空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高危作业,未设明显标识显示工作状态 6 安全检查与验收 企业负责人未按规定带班检查 未建立安全检查制度 未有效开展日常、定期、敏感期安全检查或安全专项整治 未开展危险性较大的关键节点施工前安全条件验收 未开展高大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施工起重机械安装等重大风险工程的验收 未按要求对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消防设施进行验收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时无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现场监督 对发现的事故隐患未按“五到位”原则(责任、时限、措施、资金、预案)原则落实整改 未建立安全检查档案 符合要求 / / 7 工程周边环境保护

 未核查工程周边环境现状 核查结果与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不符时反馈给建设单位 未对施工影响范围内的重要建(构)筑、管线采取专项防护措施 未按规定与受施工影响的管线的管理单位签订管线保护协议 在管线安全保护范围内施工时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或未安排专人监控 符合要求 / / 8 安全防护用品管理

 未建立安全与职业卫生用品管理制度分 未向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与职业卫生用具或安全防护服装 未建立安全与职业卫生用品管理档案 符合要求 / / 9 分包管理与协调管理

 施工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的安全责任不明确 与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的出租单位未签订合同或合同 未规定产品技术性能和质量安全要求 分包合同、安全协议书签字盖章手续不全 分包单位未按规定建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员 分包合同未按规定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分包单位的“三类”人员资格不符合要求 分包单位管理人员未到岗履职 总包单位未按要求对分包队伍开展安全教育、安全检查 未与在同一场所作业的其他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或未明确双方安全管理人员

 符合要求

 /

 / 10 安全费用 未建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管理制度或未编制安全文明施 工措施费使用计划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未按要求提取或未得到落实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挪作他用 符合要求 / / 11

 应急管理 未制定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总体预案和主要事故的专项 预案 应急预案不全面、针对性不强 未组织预案演练、演练流于形式或演练频次不足 未建立项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队伍 符合要求 / /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自查情况 存在问题 处理措施 未按要求配备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器材等设施,未设置应急 逃生通道,或未及时更换补充失效的应急资源 12

 事故报告处理

 未建立工伤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 事故、险情未按规定报告、处置不及时 未按“四不放过”原则调查处理安全事故 未建立事故管理档案 未发生安全事故 / /

  文明施工 自查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自查情况

 存在问题

 整改要求

 1 现场围挡 工地周围未按所在城市的规定设置封闭围挡 围挡不坚固、不稳定 围挡没有沿工地四周连续设置 围挡不整洁、不美观 符合要求 / / 2 封闭管理 施工现场进出口无大门 在没有人员、材料、机械设备进出时工地大门敞开 无门卫或出入人员未登记 进入施工现场人员未持工作卡或其他有效证件 符合要求 / / 3 交通疏导 占用挖掘道路未按规定设置交通疏解告示、行人绕行提示、文明施工用语等施工标志 在围墙外未设置防来车碰撞墩或交通警示灯 基坑便桥未设置限载、限速和禁止超车、停车等标志 符合要求 / / 4 施工场地 出入口和主要道路未做硬化处理 道路不畅通 无排水设施或排水不通畅无防止泥浆、污水、废水外流或堵塞下水(河)道措施 现场未设置车辆冲洗装置或车辆未经冲洗带泥上路、或运料未按当地规定遮盖 未设置吸烟处、随意吸烟 符合要求 / / 5 材料堆放 建筑材料、构件、料具不按总平面布置图堆放 料堆未挂名称、品种、规格等标牌 堆放不整齐 未做到工完场地清 建筑垃圾未及时清理、有序堆放 易燃易爆物品未分类储藏在专用库房、库房安全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或未采取防火措施 符合要求 / / 6 现场住宿 现场搭建宿舍不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办公、生活区未与施工作业区明显分隔 项目部未设置民工业余学校 宿舍净高、宽度、居住人数超过规定要求 宿舍无保暖、消暑、防煤气中毒、防蚊虫叮咬措施 宿舍未设置可开启窗户,通风、采光差,不整洁 宿舍无床铺或未设置生活用品专柜、生活用品放置不整齐 宿舍周围环境不卫生、不安全,或无绿化 宿舍区未设置卫生责任人标牌 宿舍内使用明火做饭 宿舍、办公室私拉乱接电源,使用电炉、热得快等大功率电热器具、高热灯具 符合要求 / / 7 防火管理 施工现场未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的临时用房和作业场所的防火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 施工现场消防通道、消防水源、消防设施与器材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施工现场没货器材布局、配置不合理 符合要求 / /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自查情况

 存在问题

 整改要求

 未办理动火审批手续或未指定动火监护人员 8 综合治理 未建立治安保卫制度,责任未分解到人 治安防范措施不力 符合要求 / / 9 施工现场标牌 大门门头未设置企业标志 大门口处设置的公示标牌内容不全 无安全标语 无宣传栏、读报栏、黑板报等 符合要求 / / 10 生活设施 食堂与厕所、垃圾站、有毒有害场所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 食堂无卫生许可证 炊事员无健康证 食堂无责任制和卫生制度 食堂使用的燃气罐未单独设置存放间或存放间通风条件不好 食堂无吊顶,四周、地面未贴瓷砖、无排烟设施 食堂生熟食未分开,无防蝇、蚊、鼠、蟑螂等措施 食堂食物未留样(不少于 48 小时)、未做好留样记录 不能保证供应卫生饮水 厕所不符合卫生要求 无淋浴室或淋浴室不符合要求 未明确各区域卫生责任人,无专人管理 生活垃圾末及时清理,未装容器 符合要求 / / 11 保健急救 无保健医药箱 无急救措施和急救器材 无经培训的急救人员 未开展卫生防病宣传教育

  符合要求

  /

  / 12 社区服务 无防粉尘、防噪音、防废气措施 夜间未经许可施工 现场焚烧有毒、有害、恶臭的物质 未建立施工不扰民措施 符合要求 / /

 基坑支护安全 自查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自查情况

 存在问题

 整改措施

 1 施工方案 基坑深度超过 3 米或地质条件复杂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应经专家论证的方案未组织专家论证并按专家意见修改完善 专项施工方案未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 专项施工方案未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分段、严禁 超挖”基本原则,或者针对性差不能指导施工 符合要求 / / 2 临边防护 深度超过 2m 的基坑施工无临边防护措施 临边及其它防护不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 / 3 基坑支护 未进行基坑支撑体系设计 钢支撑未经过检测合格或开挖时混凝土撑强度报告未达到要求 基坑支护不及时钢支撑和腰梁架设(包括支撑连接、支撑和腰梁连接)、与围护结构连接(包括斜支撑设置防滑移装置、连接的密实性等),防钢支撑坠落措施、预加应力等违反设计或方案要求 支护结构拆除或换撑不符合设计或方案要求(包括混凝土撑强度条件、拆撑换撑顺序、预加力卸载程序等)

 未涉及 / / 4 降排水措施 需要降水时未进行降水试验、编制降水专项方案或方案未按规定进行专家论证 深基坑降水时无防止临近建(构)筑物等工程周边环境沉降的措施 未设置足够截面的排水沟,或未设置截水、封堵、防倒流等措施防止地表冲刷基坑侧壁 围护结构漏水(沙)或基坑底积水、涌水(沙)

 符合要求 / / 5 坑边荷载 弃土、料具堆放距坑边距离小于设计规定 基坑周边堆载超过设计允许值 机械设备施工与坑边距离不符合要求又不采取措施 符合要求 / / 6 上下通道 人员上下无专用通道 专用通道少于两处 设置的通道不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 / 7 土方开挖 施工机械进场时未按规定进行验收 挖土机作业时,作业半径范围内无警示或人员监护或人员监护 等防止其他人员进入的措施 挖土机作业位置不牢、不安全 司机未持证作业 未按方案规定的程序、方式挖土,存在超挖 开挖面边坡不符合安全要求 施工机械碰撞,损伤支撑结构 未涉及 / /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自查情况

 存在问题

 整改措施

 8 基坑监测 未按设计编制基坑施工监测方案并落实 监测方案未按规定审批 未按监测方案对桩(墙)体位移、支撑轴力、地表沉降、水位等进行监测 未按规定对受施工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重要管线和道路等进行沉降观测 监测点设置或监测频率不符合监测方案;测点破坏未及时恢复 未按设计及工程情况及时处理监测数据并反馈、指导施工 基坑支护变形、轴力变化、监测保护对象变形及其他重要监测数据等达到预警和报警值时未按规定程序有效处理 符合要求 / / 9 作业环境 基坑内作业人员无安全立足点 垂直方向交叉作业无隔离防护措施 未按规定设置足够照明 坑壁或支撑上存在可能脱落的混凝土块或其他物料 坑边安全范围外堆放的料具无牢靠的防滑落入基坑措施 符合要求 / /

  矿山法隧道施工安全 自查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与评分标准 自查情况 存在问题 整改措施 1 施工方案 无专项施工方案分 未对重大风险源(爆破作业、涌水涌泥、有毒气体地层,穿越 建(构)筑物或既有地铁线等)制定专项方案方案可 操作性不强 方案未按规定程序经过审批 隧道专项施工方案、爆破专项方案未经专家评审,或未按专家 意见修改完善 开挖前未核实施工现场及其毗邻区域内的建(构)筑物、地下 管线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方案中安全措施不全面、无针对性 对采用降水施工的,专项方案中没有专篇论述 符合要求 / / 2 洞口工程 横通道、竖井或正洞连接处开挖无专项施工方案或安全专项措 施 横通道、竖井或正洞连接处开挖未严格按审批的施工方案进行 上下井未建立登记管理制度;无登记记录或记录不全 横通道、竖井或正洞连接处缺少加固措施 洞口工程无专项安全措施 路堑及边、仰坡未自上而下施工 防、排水系统不完善 洞口邻近建(构)筑物时未采取措施防护 符合要求 / / 3 隧道开挖 开挖(爆破)未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专项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 开挖前及过程中降水施工未按照方案实施 作业面周围支护不牢固,或松动土石未及时清理 核心土留置,或台阶长度、导洞间距不符合要求 掌子面暴露时间过长,或在长时间停工时未及时封闭 符合要求 / / 4 地层超前 支护加固 未按设计要求及规范进行超前支护、加固或地下管线等工程周 边环境保护 大管棚(小导管)材质、规格、长度及花眼不符合设计和方案 要求 (管棚、超前小导管或开挖面深孔)注浆参数不符合设计要求 注浆完成后浆液强度未达到规定要求就进行开挖 浆液配置或存放过程中未设专人管理 未进行开挖面地质描述和地质超前预报 符合要求 / / 5 初期支护 施工方案未明确安全技术措施 未按照设计技术参数及规范进行支护 型钢、钢格栅、混凝土、锚杆等支护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 钢架间距未按设计要求进行 钢架未采用螺栓连接或连接(板)不符合要求 钢架底部未垫实、连接筋间距、搭接长度及焊缝等不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钢筋网片之间搭接长度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且未和钢架牢固焊接 锚杆及锁脚锚管材质、规格、长度及花眼不符合设计和方案要未涉及 / /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与评分标准 自查情况 存在问题 整改措施 求,未按设计要求注浆 支护变形损坏未及时修复 未及时进行拱背回填注浆 喷混凝土裂缝脱落、钢筋、锚杆外露、漏喷 支护表面凹凸不平,未达到设计要求 6 防水工程 作业现场未遵守用火管理规定 现场未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 热焊机等操作人员未经培训考核上岗 热风机等操作人员未经培训上岗 射钉枪枪口对着人 未涉及 / / 7 二次衬砌 施工方案未明确安全技术措施 模板台车未进行稳定性验算 模板台车工作平台、扶手、栏杆、人行梯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模板台车移动时设备、电线、管路未撤除或未加保护,无统一指挥 模板台车堵头拆除无防护 模板台车未设安全警示标志 非标准段采用高支模施工时,无专项方案的 未涉及 / / 8 作业架 防护 作业架未设工作平台及围栏防护 作业架脚手板铺设不严、不牢 未设置登高扶梯 未涉及 / / 9 隧道运输 竖井垂直运输材料升降过程中,井下作业人员未撤离至安全地带 运输车辆无产品合格证明 洞内运输车辆制动失效、人料混载、超载、超宽、超高运输,扣 10 分 洞内道路两侧无排水沟 洞内道路积水、泥泞 洞内车辆照明、信号系统不完善 洞内车辆无限速规定或无人指挥 司机无证上岗 车辆启动前未检查、未鸣笛 隧道道路周边物体侵界 未涉及 / / 10 施工监测 未按设计编制隧道施工监测方案 方案未按规定审批未按监测方案对拱顶下沉、隧道收敛、初支应力等监测项目进行监测 未按规定对受施工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既有地铁线路、重要管线和道路等进行沉降观测 监测点设置或监测频率不符合监测方案未按设计及工程情况及时处理监测数据并反馈、指导施工 隧道拱顶下沉、隧道收敛、初支应力、监测保护对象变形及其他重要监测数据等达到预警或报警值时未按规定程序及时、有效处理 未涉及 / /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与评分标准 自查情况 存在问题 整改措施 11 作业环境 无通风防尘专项方案 未按要求设置通风系统 未进行职业危害安全技术措施交底 未按规定进行氧气及瓦斯、沼气、粉尘检测 风、水、电线路未按施组设计要求布设 作业面积水、泥泞 通风不良,作业面风速过弱,新风量不能满足实际要求爆破后不通风或通风时间少于 15 分钟,就有人员进洞凿岩、放炮、喷射混凝土等产尘作业,不采取喷雾洒水净化等防尘措施或作业人员不戴防尘口罩 光线不足未设置足够照明 风管维护不当,破损、漏风,吊挂不平直 工人不按要求使用防尘口罩,防噪声护具 未涉及 / /

 施工用电安全 自查 序号 检查项目 检 查内容 自查情况 存在问题 整改措施 1 外电防护 外电线路与在建工程及脚手架、起重机械、场内机动车道之间的安全不符合规范要求且未采取无防护措施 防护方案未审批 防护措施不符合要求、封闭不严密 在线路下方起重作业 在线路下方搭设临时设施 未经建设单位或其他施工单位同意,擅自从车站或隧道供电线路接线 未涉及 / / 2 接零保护系统 施工现场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未采用 TN-S 接零保护系统 工作接地与重复接地的设置、安装及接地装置的材料不符合规范要求 专用保护零线设置不符合要求或与工作零线混接 电气设备未接保护零线 设备接零保护不符合要求 施工现场防雷措施不符合规范 满足要求 / / 3 配电箱开关箱 不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 开关箱(末级)无漏电保护装置或漏电保护装置 失灵漏电保护装置参数不匹配 配电箱内未按要求设置可见断开点的隔离开关 开关箱存在“一闸多机”现象 安装位置不当、周围杂物多等不便操作 闸具损坏、闸具不符合要求 配电箱进出线无护套保护,或无系统接线图和分路标记 电箱内接线混乱不符合要求 电箱无门、无锁、无防雨措施 箱体及箱门未做接零保护 满足要求 / / 4 现场照明 照明未采用专用回路或专用回路无漏电保护 灯具金属外壳未作接零保护 地下暗挖及潮湿场所等特殊场所未按规定使用安全电压照明变压器未使用双绕组型安全隔离变压器 手持照明灯具变压器一次侧未设漏电保护、二次侧未设熔断保护 未按照要求在作业点、通道口设置照明或应急疏散照明 满足要求 / / 5 配电线路 未按照要求使用五芯电缆 电线老化、破皮未包扎火破损严重未及时更换 线路过道无保护(管)

 电缆架设或埋设不符合要求 存在乱拉乱接现象 满足要求 / / 6 电器装置 电器具安全距离、爬电距离不符合要求 闸具、熔断器参数与设备容量不匹配、安装不合要求 闸具不具备过载、短路功能 用其他金属丝代替熔丝 使用国家已淘汰产品 满足要求 / / 7 电气防火 电缆(线)截面未能满足用电设备荷载要求 电气设备无过载、短路保护 使用大功率、高热量照明灯具无安全措施 易燃物质储存、使用或可易燃气体潜在场所未采用防爆型电气满足要求 / /

 序号 检查项目 检 查内容 自查情况 存在问题 整改措施 设备 电气设备和线路老化、残破、线路发热未及时更换处理,,或导线压接不牢,线路接头处理不当 电气线路或设备与可易燃材料无足够安全间距,又无安全安全措施 发电机用油桶直接供油 8 变配电 装置 配电室门开启方向不符合规范 配电室建筑、室内电气设备布设不符要求 未设警示标志、消防设施、绝缘措施 发电机组电源未与外电线路电源实行连锁 发电机组未独立设置接地设置、实行 TN-S 接零保护系统 满足要求 / / 9 用电管理 无专项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核、批准”程序不符合要求 临时用电工程投入使用前未按要求验收 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漏电保护器检测记录未填写或填写不真实 定期巡视检查、隐患整改记录未填写或填写不真实 档案资料不齐全、未设专人管理 满足要求 / /

  安全防护 自查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自查情况

 存在

 问题

 整改措施

 1 防护用品 安全帽 施工现场每一人不戴安全帽 安全安全帽不符合标准 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帽 满足要求 / / 2 安全网 在建工程外侧未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 基坑边、上下通道未安装护栏且未使用安全网 安全钢结构、屋面安装不设安全平网 安全网规格、材质不符合要求 安全网未取得安全标志 未涉及 / / 3 安全带 高空作业未系安全带 安全带系挂不符合要求 安全带不符合标准 不按规定设置安全绳

  一工人高空作业未系安全带 已 要求 工人 佩戴 安全 带后 上岗 4 其他 钻孔、注浆、喷混凝土、切割、打磨等扬尘作业不戴防尘口罩 满足要求 / / 5 楼梯口、(电梯、管道、通风)井口、基坑成槽及其他预留洞口、坑井防护 无防护措施 防护措施不符合要求或不严密 防护设施未形成定型化、工具化 电梯井、管道井、风道井内每隔两层(不大于 10m) 缺少一道平网 未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牌 满足要求 / / 6 爬梯防护 高于 2.0m 的爬梯无防护笼等措施 防护措施不符合要求或不严密 未涉及 / / 7 通道口防护 无防护棚 防护不严 防护棚不牢固、材质不符合要求 未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牌 满足要求 / / 8 高架桥面、车站主体结构顶面、建筑阳台、楼板、屋面等临边防护 临边无防护 临边防护不符合要求 未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牌 未涉及 / / 9 站台临边防护 站台靠轨行区临边未按规定设置防护栏 未设置防护网或防护网破损 未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牌

 未涉及 / / 10 攀登作业 移动式梯子的梯脚底部垫高使用 折梯使用未有可靠拉撑装置 梯子的制作质量或材质不符合要求 满足要求 / /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自查情况

 存在

 问题

 整改措施

 11 悬空作业 悬空作业处未设置防护栏杆或其他可靠的安全设施 悬空作业所用的索具、吊具、料具等设备,未经过技术鉴定或验收 未涉及 / / 12 移动式操作平台 操作平台的面积或高度超过规定值 移动式操作平台,轮子与平台的连接不牢固可靠或立柱底端距离地面超过规定值 操作平台的组装不符合要求 平台台面铺板不严 操作平台四周未按规定设置防护栏杆或未设置登高扶梯 操作平台的材质不符合要求 未涉及 / / 13 物料平台 物料平台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未经设计计算 物料平台搭设不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 物料平台支撑架未与工程结构连接或连接不符合要求 平台台面铺板不严或台面层下方未按要求设置安全平网 材质不符合要求 物料平台未在明显处设置限定荷载标牌 未涉及 / /

  龙门吊安全 自查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自查情况

 存在问题

 整改措施

 1 安装 、 拆卸与验收

 安装、拆卸单位未取得相应资质未制定安装、拆卸安全专项方案 方案未经审批或内容不符合规范要求 未签订安装合同或未明确安全管理责任 未履行验收程序或验收表未经责任人签字 验收表填写不符合规范要求 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安装、拆卸作业现场无专职技术、安全负责人 满足要求 / / 2 保险装置 无起升高度限位器、行走限位器,起重量限制器 分;限位器不灵敏 未设置紧急断电开关或开关失效 吊钩存在缺陷或危险断面磨损大于 5% 吊钩无保险装置 上人爬梯无护圈或护圈不符合要求 满足要求 / / 3 轨道 轨道基础不满足承载要求,已变形或破损 轨道与基础间固定方式或不符合要求 轨道跨距偏差不符合要求 轨道弯曲偏差不符合要求 轨道接头处高低偏差或左右错位偏差不符合要求 轨道接头处间隙过大 轨道扭度过大 轨顶面或侧面磨损量过大 轨道两侧无缓冲器和端部止挡 未按要求设置夹轨钳、或铁鞋等锚定装置 满足要求 / / 4 钢丝绳 钢丝绳选用型号不符合规范要求 钢丝绳锈蚀、缺油 绳卡不符合规定 满足要求 / / 5 电气安全 未设置金属结构的接地措施 接地电阻大于规范要求 未设置专用开关箱或开关箱内电器元件不符合要求 绝缘电阻小于规范要求 工作电缆拖地、泡水,无保护措施 轨道两端未设接地装置或轨道的接头处未做电气连接 满足要求 / / 6 结构设施 主要结构件变形、开焊、裂纹、锈蚀超过规范要求 平台、走道、梯子、栏杆等不符合规范要求 主要受力构件高强螺栓使用不符合规范要求 销轴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满足要求 / / 7 防撞措施 两台及以上龙门吊在同一轨道上作业或行走作业区间 存在交叉作业无防碰撞措施、措施可靠度 未涉及 / / 8 备案登记 未按规定办理备案、登记手续 未涉及 / / 9 安全防护及警示标识

 作业区域周边无防护栏杆 未安装警示灯,或警示灯失效 危险部位未设置安全标志 未涉及 / /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自查情况

 存在问题

 整改措施

 10 检查检测及维修保养

 未按规定检测或检测不合格 未制定维修保养制度,或未按制度进行定期维修保养 维修保养委外的无合同或合同已过期 维修保养记录不真实 无设备运转记录或运转记录填写不真实 达到报废标准未及时报废 满足要求 / /

 起重 吊装安全 自查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自查情况 存在问题 整改措施 1 作业方案 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专项施工方案未经审核、审批 方案可操作性不强 超规模的起重吊装专项施工方案未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未涉及 / / 2 人员配备 司机未持有效证件上岗 司索工、指挥信号工未持有效证件上岗 大型吊装时无专人监护 满足要求 / / 3 条件验收 移动式起重机械进场后未组织验收 使用前未对起重机械就位等工作进行验收 未涉及 / / 4 就位状况 起重机作业路面地耐力不符合说明书要求 地面铺垫措施达不到要求 支腿未伸展到位,每处扣 未涉及 / / 5 操作控制 吊运重物起升或下降速度不平稳、不均匀,进行突然制动 左右加转不平衡,当回转未停稳时进行反向动作 在满负荷或近满负荷时,降落臂杆或同时进行两个动作(变幅、摆臂、转动、升降等)

 设备报警后,司机未及时采取措施 起重机主、副钩同时作业 满足要求 / / 6 过程管理 作业现场照明不足 不适用旗语或对讲机传递指挥信号 吊装重量不明(包括埋在地下)的物体 有超载作业情况 被吊物体上有人 被吊物体上有浮置物 吊运气瓶时未使用专用吊篮 未涉及 / / 7 带物行走 履带吊带物行走,载荷超过允许重量的 50%时,设备未正位并进行回转锁定 起重机的地面松软不平时,起吊同时进行两个动作(变幅、摆臂、转动、升降等)

 行走道路不坚实平整,重物距离地面高度大于 500mm 未设置牵引绳,作业人员直接推、被吊运物 未涉及 / / 8 双机协作 承载载荷、就位及指挥未按方案执行 双机协作中单机荷载超过额定荷载 80% 单机升降、运行幅度过大或速率过快 未涉及 / / 9 高处作业 未按规定设置高处作业平台 高处作业平台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未按规定设置爬梯或爬梯的强度、构造不符合规定 未按规定设置安全带悬挂点 未涉及 / / 10 构件堆放 构件码放超过作业面承载能力 构件堆放高度超过规定要求 大型构件码放未采取稳定措施 小件碎物无可靠的承载容器 未涉及 / /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自查情况 存在问题 整改措施 11 安全警戒 起重吊装作业无警戒标志 未设专人警戒 吊装时人员进入警戒范围

 桥式起重机作业时有人员未及时撤离存在交叉作业 对 工人 和信 号工 进行 教育,确保 吊装 前人 员全 部撤离 12 安全交底 、 教育 作业人员(包括进场的租赁单位的人员)未经过专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 吊装前未进行班前安全活动, 满足要求 / /

  施工 机具安全 自查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自查情况

 存在问题

 整改措施

 1 平刨 平刨安装后未履行验收程序 未设置护手安全装置, 传动部位未设置防护罩 未作保护接零或未设置漏电保护器 无安全防护棚 使用多功能木工机具 未涉及 / / 2 圆盘电锯 圆盘锯安装后未履行验收程序 未设置锯盘护罩、分料器、防护挡板安全装置和传动部位 未设置防护罩 未作保护接零或未设置漏电保护器 无安全防护棚 使用多功能木工机具 未涉及 / / 3 手持电动工具 Ⅰ类手持电动工具未采取保护接零或未设置漏电保护器 使用Ⅰ类手持电动工具不按规定穿戴绝缘用品 使用手持电动工具随意接长电源线 未涉及 / / 4 钢筋机械 机械安装后未履行验收程序 未作保护接零或未设置漏电保护器 钢筋加工区未设置作业棚,钢筋对焊作业区未采取防止火花飞溅措施或冷拉作业区未设置防护栏板 传动部分未设置防护罩 满足要求 / / 5 电焊机 电焊机安装后未履行验收程序 未作保护接零或未设置漏电保护器 未设置二次空载降压保护器 一次线长度超过规定或未进行穿管保护 二次线未采用防水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 二次线长度超过规定或绝缘层老化 电焊机未设置防雨罩或接线柱未设置防护罩 满足要求 / / 6 搅拌机 搅拌机安装后未履行验收程序 未作保护接零或未设置漏电保护器 离合器、制动器、钢丝绳达不到规定要求 上料斗未设置安全挂钩或止挡装置 传动部位未设置防护罩 未设置安全作业棚 作业平台不平稳 满足要求 / / 7 气瓶 气瓶未安装减压器 乙炔瓶未安装回火防止器 气瓶未设置防震圈和防护帽 气瓶及其安全附件不合格,或气管老化、破损、气瓶倾倒、曝晒 气瓶与明火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 气瓶未分类存放,或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工作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 满足要求 / / 8 翻斗车 翻斗车制动、转向装置不灵敏 驾驶员无证操作 行车载人或违章行车 未涉及 / / 9 潜水泵 未作保护接零或未设置漏电保护器 负荷线未使用专用防水橡皮电缆 负荷线有接头 满足要求 / /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自查情况

 存在问题

 整改措施

 10 振捣器具 未作保护接零或未设置漏电保护器 未使用移动式配电箱 电缆长度超过 30m 操作人员未穿戴好绝缘防护用品 未涉及 / / 11 桩工机械 机械安装后未履行验收程序 作业前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未按规定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机械作业区域地面承载力不符合规定要求或未采取有效硬化措施 机械与输电线路安全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 打桩机未挂设包含桩机编号、桩机负责人等内容的标牌 打桩操作违反操作规程 未涉及 / / 12 预应力张拉机械 预应力张拉机械设备未定期标定校验 施工作业人员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具 在顺梁方向梁端外有人员站立 张拉结束后,钢绞线处于稳定前进行外露钢绞线切割作业 张拉结束后、钢绞线处于稳定前进行外露钢绞线切割作业 切割后钢绞线外露锚具长度小于规范要求 钢绞线切割使用电焊操作,未使用砂轮机切割 未涉及 / /

 质量自查台帐

 质量管理检查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自查情况 存在问题 处理措施 1 资质与资格

 资质不符合国家规定

  存在转包或违法分包

  总包单位未对分包单位工程进行质量管理

  施工人员未按规定接受教育培训、考核,或者培训、考核不合格,擅自上岗作业

  项目管理机构未设置专职质检人员

  执业人员(或有特殊要求的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未能持证上岗

  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兼职、随意更换、未到岗履职 重要工序、部位施工时,项目管理及技术负责人员等不在岗 符合要求

  2 管理体系与责任制度

 未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或质量保证体系;体系未落实 岗位责任制未建立;责任制不清晰、责任不落实

 符合要求

  3 图纸合规性与工程洽商及时性 无图纸进行施工

  未按照经审查批准的施工图或施工技术标准施工;审批手续不全

  设计变更或工程洽商办理前,擅自变更施工 涉及结构、建筑节能及重要使用功能的修改未经原审图机构审核、盖章 符合要求

  4 施组(方案)编制审批

 无施工组织设计或深基坑、暗挖、高大支模等重大工程无专项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方案内容不全、针对性差

  专项方案未经专家审查,审批程序不符合要求 未按专家意见修改或完善 符合要求

  5 材料管理及检验

 未按规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进行检验,或检验不合格,擅自使用

  违反规定使用已被淘汰、被禁止使用的建材产品(如实心黏土砖)和施工技术

  未按规定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进行现场取样,未按规定送交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无材料管理及检验制度;制度不完善

  未按要求执行材料进场、退场验收和使用前检验制度

  进场材料批次、数量记录不完整,质量文件不全

  伪造检测数据或结果,出具虚假证明

  材料检验、试验报告等文件缺失

  不按检测规程进行检测

  检测仪器设备没有按规定检定(或校准)或检定(校准)结果不符合要求

 现场材料存储不当 符合要求

  6 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布置不符合要求

  现场成品、半成品保护不到位 现场无管理人员巡视 符合要求

  7 测量、监 未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测量及监控测量

 测

 人员、仪器配备不到位,仪器未按照要求进行标定

  无工作方案,或方案未审批就进行施工测量及监控测量 未按规定及时分析数据,未实施信息化动态施工 8 验收

 偷工减料或弄虚作假降低工程质量

  未按规定对隐蔽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查和记录,未经验收擅自组织下一工序施工

  验收未形成书面意见 “三检”制度(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定与执行不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9 档案管理 无专人管理;人员无上岗证

  未及时收集、整理、归档,资料与施工进度不同步

  档案没有编号或编号混乱,资料不完整、内容不符合要求分 资料不真实 符合要求

  10 质量缺陷事故整改 施工期间,因为质量原因被责令停工

  未及时处理或上报质量缺陷、事故

  质量缺陷处理无技术方案;方案未经审批;处理无记录或未经验收

  对质量缺陷整改不合格

 对质量事故后续处理不到位 符合要求

 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查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自查情况

 存在问题

 处理措施

 1 地基基础

  基础承载力不符合要求

  需处理或加固的地基未进行处理即进行下一道工序

  地基基础未按规定进行验槽;桩基直径、桩长、桩位、桩身垂直度等偏差不符合要求

  桩基检测方法、项目、频率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综合接地网施工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接地电阻值不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 符合要求

  2 钢筋

  钢筋型号、规格、数量等不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保护层垫块、马蹬设置不符合要求

  钢筋骨架尺寸、弯起点位置偏差超过允许值

  预埋件及后置埋件规格、数量及位置偏差超过允许值

  间距、排距、保护层厚度偏差超过允许值

  焊接、搭接、机械连接不符合要求

  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符合设计和规范

  钢筋锚固、后浇带钢筋处理不符合相关要求

  未按设计要求采取防止杂散电流腐蚀措施

 焊接饱满度欠缺 已补焊 3 模板

  模板支撑系统无方案和计算书

  模板形状、位置和尺寸不符合要求,模板破损严重

  模板支撑系统的安装不按方案进行,无验收手续

  模板支撑不牢,变形严重

  模板支撑系统拆除不按方案进行 受力构件拆模前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规定要求 暂不涉及

  4 混凝土

 混凝土未按规定审批使用 配合比不符合设计要求 强度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混凝土和易性(坍落度)、试块留置不符合要求

  浇筑工序(分段、分层)不符合要求

  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不到位,浇筑速度过快

  蜂窝、麻面、孔洞、疏松、夹渣、错台、露筋、烂根、裂缝等

  缺棱掉角、线角不直表面平整度偏差超过允许值

  施工缝、变形缝留设和处理不规范

  后浇带留置、处理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结构表面渗水超过设计和规范要求

  混凝土结构、构件尺寸偏差超过允许值 无季节性施工措施,或措施不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5 防水

  防水材料规格、性能指标等不符合设计要求

  防水施工企业资质不符合要求、防水工未持证上岗

  基面不坚实,表面不平整、不圆顺、有渗漏水等

  防水板搭(焊)接不牢,搭(焊)接宽度误差超过允许值

  对施作完的防水层保护不力,有破损,影响防水质量

  施工缝、变形缝等特殊部位防水施工不符合设计要求

  保护层结合不紧密、粘结不牢、厚度不符合要求

  未做保护层 暂不涉及

 防水涂料的粘结、结合、厚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6 预应力

  钢绞线、锚具及夹片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就投入使用

  钢绞线未编束,下料未用砂轮机切割

  波纹管破损、管道偏位、接头不密实,影响施工质量

  张拉设备和仪表未按要求定期校验

  未进行孔道摩阻试验及锚具性能试验

  张拉前混凝土强度、弹模、龄期等不满足设计要求

  张拉应力、伸长量不符合要求

  张拉无记录

  断丝、滑丝、滑移超过允许值

  未按方案及时进行孔道压浆,或浆液不符合要求 暂不涉及

  7 钢结构

  材料、涂料品种、规格、性能不符合要求

  零部件的矫正、成型温度、冷却等不符合材料特性

  未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未按焊接工艺施工

  焊接外观质量差

  未进行焊缝探伤(内部缺陷)检验,或焊缝检测不合格未处理 螺栓安装不符合设计要求 防腐和防火涂料基层处理、涂装遍数、厚度不符合要求 特殊情况需进行材料代换时,未经过设计单位同意擅自施工 暂不涉及

  8 屋面

  檩条安装时标高与倾斜度控制不符合要求

  保温棉安放时未完全覆盖屋面板底,相邻两张棉之间有缝隙、接口处粘接不牢

  保温棉雨天施工措施不到位,当天铺的保温棉未及时安装面板

  屋面板固定控制支座的水平位置、倾斜角度、平面角度及相对高差等不符合要求

  屋面板安装精度(包括天沟、下弯、滴水、锁边等)不符合要求

  泛水板搭接不牢,或泛水板搭接长度、铆钉数量和位置不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泛水时作业人员随意在面板上踩踏 暂不涉及

  明挖法施工质量检查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自查情况 存在问题 处理措施 1 土方开挖 边坡坡度、边坡支护不符合设计要求 降水未按设计方案进行 土方开挖方法不符合施工方案要求 爆破施工参数不符合方案及规范要求 无季节性施工措施,或措施不符合要求 暂不涉及

  2 围护结构 泥浆性能指标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深度、尺寸、强度、承载力小于设计及规范要求 桩底沉渣厚度超过设计及规范要求 围护结构平面误差、垂直度偏差超过允许值 侵限处理不到位,影响主体结构厚度 渗漏水,或空洞、缩颈、断桩 连续墙、桩头等连接处处理不符合要求 暂不涉及

  3 支撑体系 钢支撑、锚索等支护材料规格(型号)与设计要求不符 支撑、围檩架设的位置或数量不符合设计要求 钢支撑、锚索等支护材料进场未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投入使用,混凝土撑无强度报告 斜撑未按要求设置防滑移装置 支撑未及时施加预应力,或不按设计施加预应力 立柱桩设置不符合要求 暂不涉及

  4 回填质量 回填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 回填未进行分层压实 回填后的压实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暂不涉及

  5 缺陷处理 结构缺陷无处理方案 处理方案未经审批,或内容针对性差 不按方案实施,缺陷处理不规范、不到位,处理未经验收 对混凝土蜂窝、空洞、渗漏水等缺陷不处理 暂不涉及

 矿山法施工质量检查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自查情况 存在问题 处理措施 1 超前支护 超前小导管、管棚、锚杆未按设计及方案选用材料

  超前小导管、管棚、锚杆等施工参数不符合设计规范

  未对超前小导管、管棚进行注浆或注浆参数不符合设计及方案要求,或砂浆锚杆采用的砂浆不符合设计及方案要求

  未按照设计及方案要求进行超前注浆 符合要求

  2 开挖方法辅助措施 竖井、洞门破除、隧道开挖和回填不符合设计或方案要求

  开挖前未按要求进行验收

  未按设计及方案采取辅助措施(降水、超前预报等)

  开挖过程中,各种施工参数(爆破参数、台阶间距、左右线掌子面间距、核心土留置等)不符合设计、方案及规范要求

  开挖后超挖或欠挖处理不到位 符合要求

  3 初期支护 格栅加工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格栅、网片、连接筋的安装布设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各类锚杆布设数量、长度、方法不符合设计及规范 格栅、网片、连接筋、锚杆等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 喷射混凝土施工不符合设计、方案及规范要求 未按照设计及方案要求回填注浆或注浆不到位 初支净空不符合设计要求且未处理 符合要求

  4 洞门及联络通道 洞门破除、联络通道施工无经审批的专项方案 现场施工未严格按方案实施 进出洞地层加固范围、效果不满足设计和方案要求 洞门外观尺寸不符合设计、方案及规范要求 符合要求

  5 二衬施工

  二衬厚度、限界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预埋件施工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预埋管安装、搭接不符合设计、方案及规范要求

  模板、台车、支架及拱架等辅助施工不符合专项方案要求 二衬施工段划分,或施工缝、变形缝设置和处理不符合设计、方案及规范 未按设计及方案要求进行二衬背后注浆或注浆不到位 暂不涉及

  6 成品保护修补堵漏 二衬混凝土保护不到位,造成较大损伤、破坏 二衬混凝土质量缺陷未按照专项方案进行修补或修补不到位 成型隧道渗漏水情况超出设计和规范要求 堵漏无专项方案,或堵漏材料不符合要求 二衬未按照方案进行堵漏或堵漏不到位 暂不涉及

  第三方监测单位质量安全检查评分表

 单位名称:

  工程名称: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自查情况 存在问题 处理措施 1 单位资质 超出单位资质等级许可范围承揽业务 存在转包或违法分包 监测单位与监测工程相关的施工单位有隶属关系或存在利害关系 符合要求

  2 监测人员 监测项目负责人不具备相应的专业资格,或无轨道交通工程监测经验 监测技术人员专业、数量不满足工程项目或合同要求 监测项目负责人更换未经建设单位同意 监测作业人员未经过相关技术培训合格后上岗 符合要求

  3 监测仪器设备 监测仪器设备的类型及数量不能满足监测工程实际需要 监测仪器在使用期内无检定证书,各类测试元器件无合格证、标定证书 监测仪器设备精度不能满足实际监测工程要求 符合要求

  4 管理制度 未建立或未落实监测管理制度 未建立或未落实监测责任制和相应考核、奖惩制度 符合要求

  5 监测方案编制 未编制监测方案 监测项目和巡视对象内容不全 监测及巡视频率、周期不明确,或不能满足工程要求 测点埋设方法和要求不具体 现场监测和巡视方法描述不全,或可行性差 监测项目无控制指标值或控制指标值不全 监测项目无监测预警标准 信息反馈对象、流程不具体 监测点布设平剖面图等相关图件不齐全 符合要求

  6 监测方案审查 监测方案未经过专家论证 监测方案未经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签字 监测方案未加盖单位报告专用章 监测方案编制依据不足或不准确 符合要求

  7 测点埋设及保护 基准点或工作基点埋设数量或位置不符合相关要求 现场监测点(或孔)埋设数量及位置与监测方案或工程实际情况不符,且未进行方案调整并经审批 监测点(或孔)埋设方法及保护措施不符合要求 监测点(或孔)编号或类型标识不清晰 监测点(或孔)损坏未及时进行恢复或补救 符合要求

  8 监测实施 未按方案实施监测和巡视 基准点使用前缺少复核联测 监测项目初始值读取不及时 未结合工程进度及监测频率要求进...

推荐访问:自查 台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