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美术职业技能课程中的循环教学法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价值取向、教育理念等发生了改变,对中小学教师的能力要求也大大提高了,高校美术教育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比如师范生技能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教学不够深入等阻碍了高师美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对此,通过研究及实践总结出循环教育法,力求对师范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循环教学法;高等师范;美术教育;教学案例
  一、循环教学法的阐释
  所谓“循环”是此法可以针对教学一法多用,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对教学基本结构的学习提供有力的帮助。循环教学法为“知识、变通、练习、展示、总结”五个环节的循环,环环相扣每环节缺一不可。循环教学法示意图,如图1所示,表1为对每环节的详细解释。
  循环教学法不仅强调五个环节的紧密连接,还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拥有问题意识、学会学习,学科素养与通用素养相结合,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循环教学法在教学设计中的
  应用
  课前要求学生针对湘教版高一美术鉴赏第三课《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录制十分钟微格课程。课堂中观看后同学们共同评价课程优缺点,通过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运用循环教学法提出改进建议,学生课下对课件进行微调后重新录制微格视频。第二次课中教师对微格课程进行讲评,课程中教师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以生为本,帮助学生在现有的教学水平上进行提升。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微格教学过程
  1.导入
  提问学生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有粉笔、写字工具等实用主义答案,老师补充其还有美学特征是个圆柱体,由此与学生分享如何通过自己的眼睛变成鉴赏家引出课题《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2.讲授新课
  通过了解鉴赏方式分別有四种: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社会学式鉴赏与比较式鉴赏。整堂课通过鉴赏达芬奇作品《蒙娜丽莎》来学习四种鉴赏方式。
  (1)提问对蒙娜丽莎的感受,引出感悟式鉴赏。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蒙娜丽莎的艺术形式(暖色调、三角形构图、薄雾法的笔法、画面明暗部分)引出形式鉴赏。
  (3)作品《蒙娜丽莎》与中世纪作品做分析,理解作品《蒙娜丽莎》打破千年传统成为代表作的原因,引出社会学式鉴赏。
  (4)通过回忆课堂中的图片对比、历史对比等引出比较式鉴赏。
  3.总结
  回顾课堂中所讲四种鉴赏方式,倡议学生课下运用所学鉴赏方式鉴赏作品。
  课程导入提到粉笔的造型,在后面课程中没有体现,课程内容并没有与导入呼应;十分钟内讲四个知识点时间紧迫,且每个知识点流于表面,高中课程应深入某一两个知识点;变通环节教师运用了提问法、讨论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值得提倡;练习与展示环节在本课中没有体现,学生没有对学习内容进行反复练习与展示评价,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识记。
  (二)基于循环教学法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改进
  1.导入不变
  2.讲授新课
  开门见山的介绍鉴赏方式一共有四种,分别是形式鉴赏、社会学式鉴赏、感悟式鉴赏、比较式鉴赏,本课时主要学习形式鉴赏。
  提问是否认识作品《蒙娜丽莎》与画家是谁?学生异口同声作答,从而提升积极性。
  询问学生是否记得艺术形式有哪些,引出明暗、色彩、构图、笔法等,并请学生小组讨论《蒙娜丽莎》艺术形式,学生答出蒙娜丽莎的脸和脖子是亮的,背景是暗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蒙娜丽莎;色调呈暖色调、棕褐色。
  给学生看卢浮宫图片,提问形状与三角形的感受,由此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引导学生在《蒙娜丽莎》身上找到三角形,引出三角形构图并发现三角形构图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蒙娜丽莎。
  与学生观察达芬奇是怎样处理明暗过渡的,以一张有雾的图片启发学生发现画面的模糊与朦胧感,介绍薄雾法,背景的模糊与蒙娜丽莎的清晰形成对比,为了突出蒙娜丽莎。
  与学生共同发现了明暗、构图、笔法都是为了突出蒙娜丽莎,感受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并总结形式鉴赏。
  3.合作探究
  学生分两小组鉴赏梵高作品《向日葵》,一组从明暗和色彩的角度,一组从构图与笔法的角度。
  4.小组展示
  每组派代表进行分析与补充,作品《向日葵》色彩以黄色调为主。这些花在画面上有一种装饰性的安排,由于笔触有力,显得富有生命力。椭圆形构图,花束呈圆形,花朵向外非常有张力。向日葵是太阳之光,是光和热的象征,是他内心翻腾的感情烈火的写照,也是他苦难生活的缩影。
  5.总结
  形式鉴赏强调对作品艺术形式的感知和体验,艺术形式主要指线条、色彩、笔法、构图等,让观者感受到不同的美。
  本课与前一节课程比较,运用循环教学法后课程丰富饱满,第一节课欠缺的练习、展示环节有效运用到课程中,学生在练习中对知识进行掌握,十分钟对形式鉴赏的讲解有一定的深度,虽有不足,但课程完善度大幅提高。因此,师范生技能课中运用循环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快速理清一堂课程的结构有哪些,结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帮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课下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师既可以了解学生现有水平,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近年来,我国美术教育正逐步向普及型转变,受重视程度逐年增加,师范生不仅要掌握绘画技能,也要掌握理论知识,并且根据学生年龄及现有水平进行有效教学,优化高师美术师范生技能课程十分必要。循环教学法包括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五大环节,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及时发现问题,强化师范生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学习基础素养项目组.素养何以在课堂中生长[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17.
  [2]周春花.美术教育的文化转向[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李观志.浅谈“因材施教循环教学法”在艺术传承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6,(17).
  [5]王继伦.浅议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30).
  作者简介:
  黄启波,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课程与教学论。
  叶明明,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美术研究。

推荐访问:教学法 职业技能 循环 美术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