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施中收获,校正中前行


  音乐课程改革中的“反音乐教育”现象
  
  “反音乐教育”的概念首先是雷默在其著作《音乐教育的哲学》中提出的,雷默说:“当艺术被看作艺术,而不是社会或政治评说,不是一桩买卖,不是为了任何非艺术的目的时,那么它就首先是作为一种审美特征的承受者而存在的,虽然艺术也为非艺术的目的服务,但审美教育首先关心的应当是艺术的审美作用。”进而雷默又指出:“音乐教育向来是,现在在某种程度上也仍然是非音乐教育,说重一点是反音乐教育。”(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第56页,第121页)。
  新课程改革中“反音乐教育现象”的特征之一是人们并不忽视音乐教育,甚至十分重视音乐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施教者更是竭尽全力试图用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于是各种标新立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当我们沉湎于这些令人眼花嘹乱的形式之中,而脱离音乐本体越来越远时,一个声音提醒我们:“不要忘记音乐教师的使命,不要越权”(吴斌《关注音乐》,《中国音乐教育》2006年第1期)。“越权”——这就是新课程改革中“反音乐教育现象”最为主要的表征,当音乐教师所关注的不再是音乐艺术本身,课堂设计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背离了音乐的本体,实际上已经使音乐教育成为其他教育的载体,被人重视的原因正逐步成为被人忽视的理由。
  造成音乐课“越权”的原因应该归咎于对新课程标准中“提倡学科综合”的曲解。学科的综合应该立足于给学生提供多角度审视音乐的机会;应该立足于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广博的人文素质。但这种综合的前提必须是以音乐为中心的综合,决不允许背离音乐本体,使音乐成为辅助。一堂《长江之歌》的唱歌课让人“综合”成了生动、详实的地理课;一堂《思乡曲》的音乐欣赏课被人“综合”成了诗文朗诵课,课后问学生《思乡曲》有什么艺术特色时,学生木讷地问:“您说的是那首背景音乐吗?”当你看到这些现象时你是否已经意识到:“反音乐教育”真的又来了!
  新课程改革中“反音乐教育现象”的第二个特征就是施教者片面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容,以偏代全
  众所周知,新课改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改革原来课程中的“偏、难、繁、旧”,特别是“重技轻艺”的现象。所以在大多数音乐教师的思想中,《音乐课程标准》存在一定“淡化双基”的导向。特别是在课程三维目标的表述中把“情感态度的价值观”和“过程和方法”放在了“知识与技能”的前面。这种布局实际上体现了改革者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了音乐课程由知识本位向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转变,突出了人文关怀。但部分教师片面理解了这种转变,在课堂中对音乐双基讳莫如深,谈虎色变。认为课堂中过分注重双基的训练就会背离新课改的宗旨,在解角双基时遮遮掩掩、浅尝辄止,课堂中将精力更多地放在了意境、活动氛围的创设上,学生们或编创、或律动、或探究,人浮于课!音乐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音乐艺术应以其独特的要素美(速度、力度、节奏、旋律、和声、曲式等)、丰富的内容美去塑造与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气质修养等非智力因素。而双基正是通往音乐神圣殿堂的舟桨,只有在掌握了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后才可能深入音乐之中,去体验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音乐新课程标准中还提出:课程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要有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等,要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将其他一切可以用上的形式有选择地用于音乐教学中去,为音乐服务。这实际上是“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但有的教师忽略了“为音乐服务”这一最根本的要求,追求表面的热闹,学生在课堂上窜上窜下、怪叫声不绝于耳,如某教师在《口哨与小狗》欣赏课中让学生说完小狗画小狗,画完小狗又模仿狗叫,结果场面失控,教室里到处响起“狗”的大呼小叫声。我们在感受这样热闹场面的同时心中是否有种隐隐的痛楚?因为我们的教学改革背离了音乐本体,已经走进了“反音乐教育”的误区。
  新课程改革中“反音乐教育现象”的特征之三对于传统音乐教学理论缺乏批判性继承
  传统教学中提倡教师的主导地位,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缺少学生主动参与,缺少一个活跃融洽的课堂气氛,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也具有自身的优势:只有教师必要的介入,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必要的拓展与延伸,才会真正激发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才能将学生引向更深层次地学习。时下,部分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大有取消“教师主导地位”之嫌,矫枉过正,这是新课程改革中对传统理论缺乏必要继承而走向极端的一个实例。
  吴斌先生在《关注音乐》中有这样一句描述“……刚一上课,就说出了我们目前教学中的普遍教学用语;‘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中国音乐教育》2006年第1期)。我想这句话反映出教师对《音乐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理解。对此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非常困惑:我们没有多媒体,我们能不能实施新课改?其实这还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缺少继承性发展的表现,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善于选用传统手段中那些适宜的、优秀的,比如,自制乐器、小乐器进课堂等等。如果说新课改之前是“人灌”,从目前情况来看则普遍存在着“电灌”的现象。
  新课程改革中“反音乐教育现象”的出现虽是个案,但如不及时引导、校正会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产生消极的作用。造成新课程改革中“反音乐教育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操作层面来讲,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能否真正体会《音乐课程标准》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课程改革的理念尤为重要。
  
  摒弃浮化 追求本真——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学的几点反思
  杨川美
  
  一些教师对音乐新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刻,对新课程的理解有误,在教学中产生了偏差,未能有效地彰显出音乐教学的本质和特点。
  相仿。因此,把节奏学习与生活相结合,不仅能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还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信心。以上教学片段的执教者也是基于这样的思考组织了这样的一个教学活动。但是,音乐是艺术,它不等同于生活。在音乐教学中如果不能处理好音乐性和生活性的关系,教学的落脚点不能很好地迁移、回归到音乐中来的话,那么这样的活动只能是娱乐游戏,而不是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在以上教学中弥漫着浓郁的生活味,学生在听声音、模仿声音、在欢快的二拍子音乐声中做着开车游戏。只可惜,老师和学生只关注声音的变化而忽略了节奏的准确;只关注着开车的动作而忽略了孩子脚步是否合上二拍子音乐的节拍;只停留在生活节奏原型的模仿上而没有迁移回归到音乐节奏的学习。整节课既没有出现过节奏谱,也没有纠正过学生不准确的模仿,这样的教学活动有多少价值?
  
  问题二:如此“综合”得当吗? 
  [案例二]一位教师在教学《大风车》这首歌时

推荐访问:校正 新课程 前行 收获 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