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吸纳的树,个个成为分享的源


  正值放学时分,迎着络绎而出的学生,我们走进了常州市实验小学的东门。一进门,就看到一株亭亭如盖、郁郁葱葱的高大银杏,树下巨石上刻着“树魂”两个大字。看到我们的视线被银杏吸引住了,杨文娟校长便拍着两人还合抱不过来的树干,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起来:“这棵银杏已经有180多年的历史了,是我们的‘校树’。说起来,我们的分享教育,特别是我们关于分享教育的表述‘人人都是吸纳的树,个个成为分享的源’,还是受这棵树的启发呢!”
  ——我们对常州实小分享教育的认识,就从这棵百年来与实小一起分担风雨、分享阳光的老树开始了。
  分享课堂:
  师生共享的幸福旅程
  课堂教学是什么?课堂教学不是自上而下的施舍,也不是自得其乐的独享,而是师生共同分享的一段幸福旅程。在常州实小,这样的理念不仅是教师的共识,而且已经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行动。数学学科的“智慧分享”,语文学科的“文本分享”,体育学科的“精神分享”,英语学科的“多元文化分享”……共同的分享理念,不同的共享路径,勾画了常州实小多姿多彩的分享课堂图景。
  1.课前分享:不仅仅是集体备课
  长期的实践证明,集体备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前教学设计分享方式。常州实小也要求学科组集体备课,而且学校的“案例式集体备课”经验还曾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实小的课前分享并不限于每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而是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共同文化、一种自觉习惯、一种日常行为。数学组的刘萍老师在一篇文章里这样描述自己的同事阿丁:
  阿丁的忙有时也是“自找的”。这不,我一接到通知,明天三年主动发展评估组的专家要来听我上综合实践课,她就忙开了,一个劲儿地帮我寻思怎样才能使我的课件更完美:网上找图片,换底版颜色,改字体字号。折腾完课件,又开始帮我设计板书,又是打印,又是贴彩色卡纸,又是裁剪……她是只要能想到的就要做到最完美,我真是服了她。结果我的课当然很“惊艳”,我想这里面有一大半是阿丁的功劳。
  阿丁老师不是一个特例,在常州实小,教师无论是找到好的教学资源、掌握好的教学方法,还是发现教学问题、遇到教学困境,总是习惯于第一时间和同伴们一起研究、一起分享。有教师上公开课、比赛课,同伴们更是会自觉帮忙,或解读教材,或寻找资源,或制作课件,一个人在台前展示,更多人在幕后协助。
  2.课中分享:不仅仅是合作学习
  在常州实小,包括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全班合作等形式在内的合作学习已成为课堂的常态,有的学科还制订了分享团队评价表,对学生的分享意识、分享品质、分享行为等进行规范化评价。
  当然,合作学习只是分享课堂的策略之一,常州实小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分享课堂教学行为的六大基本策略:耐心倾听、动态捕捉、指导合作、适时引领、有效评价、善于表达。在这六大基本策略的背后,是常州实小分享课堂的核心理念——“彼此尊重、互助共进、智慧分享”,以及教学文化——“全面关注、平等对话、资源共享”。理念、文化、策略,构成分享课堂的“道”、“法”、“术”,让分享课堂有理念而不空泛、有策略而不单薄。下面这则案例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在教一年级学生区分拼音字母b、d、p、q时,万蕴慧老师发现一些学生在用手模仿这四个字母的造型,口中还念念有词。她马上就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学生,并且和学生一起归纳了简单的口诀:“伸出大拇指,握紧小拳头,左手向上就是b,右手向上就是d,左手朝下就是p,右手朝下就是q。”
  在万老师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能看到耐心倾听、动态捕捉、适时引领等策略选择,而且能看到她对学生的尊重与关注,更能看到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智慧共享。有了理念的指引和文化的浸润,分享课堂就有了“根”,就有了无限的发展可能。
  3.课后分享:不仅仅是课堂点评
  2009年,姜堰市王石中心小学副校长刘海姜被选派到常州实小挂职。在挂职随笔中,他多次提到了实小的评课:“每次课堂教学的评课都特别让人感动,教师们都争着发言,他们能说、善说、会说,说得到位、说得在理、说得精彩。”“整个评课过程,老师们评得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见解,评到了点子上;评得稳,每个人的观点都有自己的理论依据,都说得你心服口服;评得狠,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真诚地提出了改进意见。”
  “旁观者清”,刘校长的真切感受折射出了常州实小课堂研讨的独特魅力。与通常的“无主题变奏”评课不同,在常州实小的课堂研讨过程中,老师们都会围绕研究点,对课堂的分享达成度进行分析评点,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细节的微格剖析,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直指课堂的内核。“放大细节、描述课堂”式的研讨可以让大家透过表象看本质,可以透过行为看背后的理念与价值观。
   刘校长的一句感叹形象而精辟地点出了常州实小课堂研讨与普通评课的区别:“这里的教研不是飘在天上的云,而是下在地上的雨,不断地滋润着老师的心田。”
  分享课程:
  不一样的课程给“不一样的我”
  分享教育需要提供足够多的课程资源来给学生分享,而国家课程很难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课程需求。2006年8月,常州实小启动了“‘不一样的我’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逐步开发并实施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分享课程体系。
  1.分享课程定位:指向“不一样的我”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课程定位决定课程发展的方向。常州实小在讨论分享课程定位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分享课程为了谁?他们给出的答案是“学生”。
  在常州实小,“学生”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一个个真实而具体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不一样的我”。常州实小的分享课程不是要把“不一样的我”变成“一样的我”,而是要尊重、呵护、发展学生的“不一样”,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一个独特的、大写的人。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不一样的我”。带着这样的愿景,常州实小踏上了分享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路途。
  2.分享课程开发:满足学生“不一样”的需求
  确定基本定位之后,分享课程从何而来,就成为亟待解答的现实问题。常州实小的回答是:从学生需求而来。
  2007年初,常州实小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指导小组,组建了校本课程开发部,开始了分享课程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学校在通过问卷调查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课程意向的基础上,结合师资实际,选定了手工工艺、安全自护、交际礼仪、趣味数学4门课程进行实验性开发。2007年9月6日,常州实小分享课程正式开班,二年级的290名小朋友兴奋地来到自己所选课程的上课地点,上了第一节选修课。
  在此后的三年中,常州实小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实际,对分享课程框架进行了多次调整,从最初一、二年级跑班制选修试点,到必修、选修的结合,再到分享课程的整体构建,最终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不一样的我”分享课程框架。目前,学校的分享课程主要包括:一、二年级必修“分享文明——经典诵读、棋类课程”课程,三年级必修“分享文明——我与书法”课程,四年级必修“分享健美——跆拳道”课程,五年级必修“分享历史——漫溯常州”课程,六年级选修“分享智慧——创新实践”课程。同时,在三到六年级还设置了社团选修课程。
  3.分享课程实施:构建“不一样”的开放体系
  “爷爷,您知道常州有哪些民风民俗吗?”2012年2月23日,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正在有模有样地采访常州人民公园里散步、休闲的老人们。原来,这是常州实小的学生在开展“漫溯常州”课程活动。
  “漫溯常州”课程充分整合了学校周边300米范围内丰富的人文、历史、社会资源,课程内容包括杰出人物、旅游胜地、神奇故事、家乡特产、民间工艺、方言集锦等。在互动开放的课程活动中,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区,了解了乡土历史,体验了民风民俗。常州实小像“漫溯常州”这样的实现课内外课程资源互动的分享课程还有很多,如:与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开设的编织、烹饪、电脑、小制作等“创新实践”选修课程,引入社区棋院专业师资开设的棋类课程,与校外专业团体合作开设的跆拳道课程,等等。

推荐访问:都是 吸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