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于礼:从传统礼仪视角探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从自己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中学习,会来得更直接、1更深刻、更有效。这是一个民族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对自己光明前途充满自信的表现。”中华民族孕育数千年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一直发挥着陶冶情操、经国济世的重要作用。正本清源,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传统礼仪正当其时。
  关键词:关键词:传统礼仪;精神家园
  中图分类号:B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4-0107-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个比喻的说法,要之,是指我国历史上各个民族共同塑造,共同享有,融合各个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先进文化形态及物质体现,“它反映了目前我国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寄托和文化归属”[1]。中华文化典籍浩繁、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古代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础”。[2]研究儒家礼仪文化的要义,尤其是科学定位其要义的当代价值无疑对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重要意义。
  儒学(儒教)自孔子开创之初直到现在历经两千余年,成为中华民族最普遍的价值衡量体系。辜鸿铭称孔孟之道为“良民宗教”,正是“良民宗教”的长期教化才塑造了中国人“那难以言表的温良”——“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deep,broadandsimple)”,此外还有“灵敏(delicacy)”。而“良民宗教”的“精华”是义与礼,“特别是礼,更为中国文明的精髓”。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说“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如果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礼’”。足见“礼”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一、中国—礼仪之邦
  1.中华礼仪源远流长
  周公“制礼作乐”,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当然实际的礼乐起源肯定还要早)。东周“礼崩乐坏”,孔子开创儒家学派,穷毕生精力试图恢复“周礼”。“三礼”历经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归纳、解释、增删、批注,加之众多蒙学读物,虽然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难免有奴隶、封建时代的烙印,对人性有某种程度的压制迫害,但是“礼教”的核心一以贯之,源远流长,其完整性为其他文明所不及。只是到近现代在西方文明随资本主义强势扩张之下,受海内外各种思潮的影响,传统礼仪被批判、肢解,甚至摒弃,对国人的影响也就衰落了。
  2.仁与礼密切相关,“共同奠基于人伦道德实践”[3],“构成了儒学的核心内容”[3]
  中国传统的“礼文化”或“礼制文化”创制于西周。礼制,大凡国家典章制度如政治体制、朝廷法典、祭祀祈祷、科举、征战,小到社会生活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言谈举止及个人伦理、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等莫不包括在内。
  (1)传统礼仪衍生了精美、宏大的物质文化,又以其为载体发扬光大。王室祭祀用的司母戊鼎、象征古代帝王地位的故宫、构造复杂规模庞大的帝王陵寝无不是因礼而生,举不胜举。
  (2)礼制健全。“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反映了当时礼制之完备。传统礼仪几乎是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宗教等领域的庞大系统。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3)“礼”之观念深入人心,影响广泛而深远。“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毛泽东《贺新郎·读史》)。人类发展史上迈出最关键的一步,“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之义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不学礼,无以立”,文质彬彬的君子更应该“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可见,“礼”足以从思想层面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另一个是人伦道德实践的主体间性的超越,即由具体的伦理关系上升到抽象的差异秩序,进而上升到永恒规则、天理的层面,这是礼的维度”[3]。礼成为调整社会秩序的基本规范之一。
  二、传统礼仪之衰落
  传统礼仪在巩固封建制度、促进民族融合、开启民智方面有过不可替代的作用,近现代由于其越来越显现的消极性,与其存在的母体——封建制度本身都成为人们革命的对象。1919年11月1日,吴虞在《新青年》第6卷第6号上发表了《吃人与礼教》一文,“我们如今应该明白了!吃人的就是讲礼教的!讲礼教的就是吃人的呀!”时局动荡,国运不昌,人们根本无暇梳理支离破碎的“礼教”。即使建国后,受国内外各种矛盾的制约及一小部分人别有用心的鼓噪,一直未给传统礼仪合适的名分。加之西学东渐,资本主义文化强势扩张,也让传统礼仪“咸与国际”了,很难找到生存发展的空间。
  如今,有多少人还记得我们曾经灿烂的礼仪文化,有多少人还记得我们的传统礼仪远渡重洋成为一些国家的经世治国之道。我们不能说中国传统礼仪尽善尽美、无可挑剔,但是也不应成为千夫所指、任人泼脏水的“温情脉脉的面纱”!
  三、立于礼:我们从传统礼仪中汲取什么
  1.传统礼仪的功能
  礼仪是个体的修身之道。《礼记》说,“行修言道,礼之质也”。“发乎情,止乎礼”,“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性情所致,终要受礼数约束。“不学礼,无以立”。
  礼仪既是调整人行为的社会规范,又是一种社会意识,它包含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则。《礼记》第一句就是“毋不敬”。礼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出来,而“礼主于敬”,“敬”是礼仪文化的核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为善、与邻为善”,“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都是讲敬的,“上好礼则民易使也”,民易使亦需敬民。敬因礼而生,礼因敬而和,敬统辖整个传统礼仪。
  “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依托和归宿,反映了一个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所传承下来的特有的传统、习惯、精神、心理、情感等。”[4]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所系,情感所依。传统礼仪是传统文化体系中最为系统、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部分。在社会价值选择多元化的今天,彰显核心价值,传统礼仪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认同的标志,更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展示民族形象、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的有效方式。
  2.“立于礼”,重拾传统礼仪
  正如对待所有传统文化那样,传统礼仪也需要批判的继承,古为今用。十七大报告中更是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传统礼仪需要得到人们的重新审视。
  (1)传统礼仪的梳理。传统礼仪卷叠浩繁,良莠并存,并不是说任何的传统礼仪都值得当今社会借鉴,要经过一个筛选、校对、梳理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坚持四个原则:
  现实性原则:传统礼制完备但繁琐,有些甚至是封建的、腐朽的,到底哪些更值得传承,更有现实意义,可能会见仁见智,需要讨论,需要争鸣,更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民族性原则:我们发扬光大的是曾经让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传统礼仪,当然要保持民族特色。
  接受性原则:“礼之用,和为贵”。传统礼仪最终要为当代人学习、当代人认同、当代人接受,要考虑当代人接受的程度、范围。
  条理性原则:古为今用,但不可能照抄照搬,有选择的学习推广就要使这些对大多数人而言乏味、无序的传统礼仪系统、条理而且规模适当。
  (2)学习、普及、认同传统礼仪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传统礼仪日趋式微久矣,有些人对某些礼节还可能存在不同的敌对情绪。如何让沉寂多年、饱受诸多不公正待遇的中华传统礼仪再放异彩,必然要面对很多误解和困难。既要靠官方的力荐,又有赖于民间力量的推动;既要靠学术界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又要靠民众从实践层面身体力行;既要教育的推广作用,还要从社会生活的多个角度如建筑、服饰、饮食、传统节日等提供民众零距离感受传统礼仪的环境。

推荐访问:中华民族 视角 精神家园 礼仪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