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子风雨同舟,同心同德,六十载新贤辈出,新人新政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dgs/xdgs201103/xdgs20110305-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dgs/xdgs201103/xdgs20110305-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dgs/xdgs201103/xdgs20110305-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dgs/xdgs201103/xdgs20110305-4-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dgs/xdgs201103/xdgs20110305-5-l.jpg
  引 言
  今年是上海市工商联成立60华诞,上海工商界在工商联和商会的领导下,走过了真正一个甲子不同寻常的岁月历程。在这值得纪念的历史时刻,让我们回顾辉煌的历史,检点当下的工作,同时展望未来的前程,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60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非常关心和重视工商联工作,这是工商联工作不断发展、进步和创新的重要支持。邓小平同志说过要“落实好对原工商业者的政策……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江泽民同志在不同会议和场合多次要求,要“着眼于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引导他们把自身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2010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讨论会上,对非公有制企业提出了“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有更大作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有更大作为”、“在提升非公有制企业自身素质上有更大作为”的发展要求。
  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对上海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健康成长提出殷切期望:2007年,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指出: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形成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得益彰的发展格局。2010年,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强调,要充分发挥市工商联的作用,团结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促进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稳定。
  
  伟大新生,开启上海工商联组织和商会组织快速发展新纪元
  近现代的上海是我国工商业最发达的城市,上海工商界是一支有着传奇色彩的光荣团体。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上海市工商联即于1951年2月宣告成立,成为党领导下的爱国民族统一战线组织。这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省级工商联组织之一,开启了上海工商联组织和商会组织发展历史新的一页。
  从此,在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指引下,上海市工商联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围绕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涌现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代表人士。
  解放初,上海市工商联全面落实新成立的人民政府的方针政策,动员工商界尽快恢复生产,协助政府组织市场供应,安定社会秩序;为积极支援新中国建设,广泛宣传发动认购公债,认购的公债总额占全市的72%,占全国的22%左右;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热情组织开展宣传活动,签订爱国公约,上海工商界共捐献了404架飞机款额,达到原定目标的150%,占全国捐献总额的10%以上;在随后的“三反”、“五反”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上海市工商联认真组织工商业者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国家的政策法令,积极向会员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以及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和遵纪守法经营企业的道理。
  在公私合营的高潮中,市工商联又积极配合政府在清产定股、人事安排、经济改组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大批民族工商业者成长为社会主义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党领导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以盛丕华、荣毅仁、刘鸿生、刘靖基等为代表的著名工商界代表人士,率先垂范,带头将自己的企业公私合营,起到了“跑头马”的作用。最终,上海不仅胜利完成了改造任务,还造就了一支“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工商界队伍,涌现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代表人士。上海刚解放后成立的新政府33位委员中,就有8位来自工商界;上海工商界的代表人物荣毅仁、胡厥文、经叔平等,则先后走上了国家和全国工商联领导岗位,盛丕华、刘靖基、郭秀珍等也成为这支队伍中著名人士。
  对此,邓小平同志曾有高度评价: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是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最光辉的胜利之一。上海市工商联在其中功不可没。
  “文革”中,上海市工商联停止了工作,广大会员历尽磨难。但大家对党、对国家、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没有改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拨乱反正,上海市工商联恢复了工作。广大原工商业者迎来了政治生命中的“第二个春天”,焕发出了极大的工作热情。
  正是在这良好的历史条件下,上海市工商联乘势而上、积极作为,带领工商界“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重新焕发生机的上海市工商联,勇立潮头,尽领风骚,创下工商联史上难忘的 “第一”。1979年3月,工商界组团出访香港,这是当时上海派出的第一个赴港代表团,舆论为之轰动;1979年9月,由刘靖基等集资创办的上海市工商界爱国建设公司,成为全国第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而“爱建”也成为上海工商业者爱国报国的标志性符号;1980年,在原市工商联副主任委员唐君远的牵线搭桥下,全国第一家合资企业——联合毛纺织厂建成投产,其后,上海工商联与港澳商会和业界的往来交流更加密切;1985年,上海工商学院创立,首开国内民办高校之先河,上海市工商联更加声名鹊起。而广大原工商业者充分发挥自身懂经营、善管理、有技术的优势,开展经济咨询和专业培训;兴办集体企业,广开就业门路,解返沪知青燃眉之急;支援老少边穷地区,足迹踏遍云贵高原和西北边陲;主办名特优新展销,促进市场重现生机。为此,上海市工商联还曾获得国务院、国家民委颁发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荣誉。
  
  商会大业,谱写上海工商联事业科学发展新篇章
  1991年中央15号文件的下发为工商联工作带来历史性转变和发展机会。在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市工商联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各项目标,紧跟时代步伐,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15号文件提出的新要求,推动各项事业发展跨入新阶段。
  上海市工商联始终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工作方针,大力吸收新会员,努力探索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和服务会员的新形式、新途径;团结带领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不断提升生存和发展能力,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应对挑战,始终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确保非公经济和非公经济人士“两个健康”发展,成为上海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排头兵;同时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觉实践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理念,成为致力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
  上海市工商联鼓励和引导上海民营企业家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踊跃投身光彩事业、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增创就业岗位,建设学习型组织,深入开展党建工作、创先争优活动以及回报社会感恩行动,争当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扩大就业、减少贫困、社会稳定和改善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海市工商联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团结带领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依靠全社会力量,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大力发展会员、广泛联系和团结广大会员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持服务立会,推动光彩事业,不断开拓新时期工商联工作的新领域,在强化商会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能力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上海市工商联现任的两位主要领导对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工商联工作都有准确独到的理解。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工商联主席王新奎同志,用“一根零线和一根火线,形成一个闭路”来做解释。他说,“工商联按其统战性,使民营企业和党之间形成一个回路;按其经济性,使民营企业和政府之间形成一个回路;按其民间性,又使民营企业和社会之间形成一个回路。工商联起到的是电线的作用,连接起来形成电压,三个回路点亮三盏灯。”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上海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季晓东,则以“魂”、“根”、“本”来比喻。他认为:“统战性”是“魂”,“经济性”是“根”,“民间性”是“本”,实现三性统一、相辅相成是做好工商联工作的原则要求。

推荐访问:同心同德 风雨同舟 辈出 甲子 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