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甘肃社会宣传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甘肃解放后,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展开,全省各项社会宣传工作也随之发展。特别是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三反”“五反”、《婚姻法》、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以及“大跃进”运动等方面的宣传,紧跟形势,精心安排部署,取得了一定成效和今天可资借鉴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 20世纪 50年代 甘肃 社会宣传
  
  甘肃省历来重视社会宣传工作。本文就20世纪50年代甘肃社会宣传的探索与实践经验做一专题研究,以资今天借鉴。
  
  一、抗美援朝运动的宣传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7月23日至29日,兰州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反对美国侵略朝鲜。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1月,《中国各民主党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联合宣言》发表后,全省以抗美援朝为中心,结合各项社会改革与各项建设以及参干、参军、捐献、交粮、纳税,向干部和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全省各族各界人民在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鼓舞下,举行示威游行,并纷纷拟定爱国公约,有150万人给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金日成将军写信,表示对美国帝国主义的愤怒和对朝鲜人民的声援。工人群众在“机器就是武器”“工厂就是战场”的口号下,展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爱国主义生产竞赛,兰州大部分企业超额完成任务,生产质量普遍提高。在学校,通过开展抗美援朝学习,以及引导学生把爱国热情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活动后,同学们写慰问信、做慰问袋、捐慰问品,不少人要求参军参战。在军事干部学校招生时,仅兰州、天水、平凉、武威、定西5地的统计,报名学生达2700余人,占全省学生总数的1/10以上,兰州市一地即达千人。兰州工商业界,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高潮中,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缴纳各种税款。
  在甘肃工商界的带动下,1951年2月11日,全省 8个民族7000余人示威游行,25日工人示威游行,3月3日7000名学生示威游行,7日11000名农民大示威,8日20000名妇女大示威,13日佛教及慈善团体2000余人大示威,19日兰州市摊贩1500人大示威,并各按照本界情况制定爱国公约。同时,省委根据中央和西北局的指示,按照各分区人口、群众觉悟与组织程度、干部条件、交通条件等情况,规定各分区应发动签名人数目标,稳步推行和平签名运动的开展。在乡村,个别条件较好的地区建立宣传小组,专门做和平签名运动的动员工作,并组织工作组或抽调得力干部,到县上帮助工作。各地除在有组织的群众中进行宣传教育外,还发动大中小学师生、群众团体,利用群众大会、座谈会、讲座,以及新闻、广播、墙报、画刊、黑板报、墙头诗、秧歌队、歌咏队等形式,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各县普遍在农村集市、庙会、菜馆、饭店、田畔、打麦场等设立签名站,进行宣传活动。并通过人民代表会、农会、民主人士座谈会,动员各阶层群众。各区以完全小学为基础,组织宣传队,乡和行政村都以农会和团支部为核心,组织5人至7人的宣传组到人口集中的地方进行宣传,地方的驻军,也以本地的或文化程度较高的战士为宣传员,向群众进行宣传。在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及民族杂居地区,吸收少数民族中的上层人士及积极分子,参加宣传委员会或宣传小组,通过他们向群众进行宣传。和平签名运动得到全省各族人民的拥护和响应,据统计,到1950年10月,全省参加和平签名运动的人数达2867142人。
  1951年3月间,抗美援朝运动与庆阳土地改革运动、全省减租减息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相结合后,抗美援朝运动就由少数城市推向广大农村,特别是志愿军回国代表团在兰州市作了15次报告后,经过报纸刊登、广播电台播送、讲词等的大量印发,增长了人民群众对朝鲜人民革命斗争的同情、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热爱以及对美帝国的仇恨与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信心和决心。1951年5月1日,全省各地举行群众示威游行。据46个县市不完全统计,参加游行的人数达240万(妇女占1/3),占全部(46个县市)人口的50%。
  
  二、土地改革运动的宣传
  
  1950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正式颁布。10月,中共甘肃省委召开党的第一次代表会议,会上根据中共中央西北局扩大会议精神,讨论土改问题。接着又召开甘肃省第一届人民代表会议,通过了《甘肃减租、土改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报告》,组成以张德生为主任委员的土改委员会,负责领导全省的土地改革工作。土地改革开始后,各级宣传员、报告员和大批土地改革工作干部,深入街道、农村,采用个别的、有组织的、口头的或文字图画形式,向各阶层人民群众宣传土地改革的基本政策,揭发地主罪恶,消除群众顾虑。同时,报纸、广播也开始进行土地改革政策宣传。据不完全统计,在土改中通过广播收听土改政策的听众达80余万人。
  1951年1月1日,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席邓宝珊在《甘肃日报》上撰文指出,1951年甘肃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减租土改、肃清土匪特务、巩固民族团结、加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以实际行动和力量来保卫祖国的安全、亚洲的安全和世界的安全。” 11月1日,省委宣传部制订《土地改革宣传提纲》,规定土地改革宣传的总任务为:用党和人民政府土地改革的主张和政策,教育农民群众,提高农民群众的阶级觉悟和革命热情,清除农民思想顾虑,进而团结和组织起来,坚决消灭地主阶级和封建剥削制度;并向城乡其他各阶层人民和爱国人士进行土地改革宣传,揭发地主阶级的罪恶和阴谋破坏,说明农民要求土地改革的正义与合理,动员农民群众积极支援和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孤立分化地主阶级,巩固反封建统一战线,造成农村土地改革的浩大声势,为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给国家工业化准备条件而奋斗。《宣传提纲》同时要求,在宣传中,要从宣传土地改革的基本政策,加强贫雇农思想教育、提高阶级觉悟,以及加强农民团结互助、发展生产等方面入手,把农民觉悟提高到党和人民政府要求的政策水平上来。11月17日,中共甘肃省委发出《关于在土地改革中普遍建立农村群众宣传网的指示》,指出,在土地改革运动中,根据群众的要求,除运用原有的各种群众宣传组织外,还可以通过采取冬学、读报组、秧歌队、幻灯(土电影)、黑板报、屋顶广播等多种形式,普遍建立群众宣传网,对群众进行土地改革政策等方面的政治教育。为使土改工作进展顺利,省土改委员会还于是年出版《土地改革通讯》。
  
  三、“三反”“五反”运动的宣传
  
  1951年12月1日和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先后发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和《关于在城市限期展开大规模的坚决彻底的“五反”斗争的指示》(“五反”是: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窃国家资财、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为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指示精神,全省县以上机关、国营企业从1951年12月中旬开始“三反”运动,1952年2月1日进入“打虎”斗争阶段。2月9日,根据西北局指示,甘肃省“三反”宣传委员会成立,由赵守攻、万良才、阮迪民等13人组成,负责“三反”、“五反”中的宣传工作。3月15日,中央西北局转发中共中央《关于目前“三反”“五反”宣传的指示》。随着运动的发展,宣传工作也逐步普及和深入。在宣传中,各地普遍动员报告员、宣传员,以干部会、群众会、座谈会、学习会、各种代表会、职工业余学校、冬学以及展览会等形式,进行“三反”“五反”宣传。省级机关“三反”开始后,由党政负责人向全体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动员报告,每到一个段落进行一次,先后共作3次报告。省级所有机关和大多数地区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家属,均组织学习小组,学习“三反”“五反”精神。广播电台、市(区)台,也以三反”“五反”为主要宣传内容。电影院除放映“三反”“五反”幻灯标语外,还及时放映有关“三反”的新片。省文工团出演两个有关“三反”的剧本;省文联与西北师范学院艺术系创作了有关“三反”“五反”的连环画,每日在《甘肃日报》《兰州工人报》刊登。各地还组织了民主党派、社会民主人士的“三反”“五反”学习会。1952年6月,全省“三反”“五反”运动结束。

推荐访问:甘肃 探索 实践 年代 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