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论原理在近代革命中的运用


  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初,中国社会上没有一个对社会状况形成普遍认识的系统知识,所以当革命爆发时,马克思主义作为普遍真理被我党用来指导中国革命的进程。然而在漫长而又艰苦的发展历程中,革命的形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机会主义与教条主义在党内盛行,此时的共产党人迫切希望找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此时的困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真切的理论渴望和实践需求,希望能从哲学理论上解答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相互关系这一困扰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性课题。
  一、矛盾论思想理论的背景来源
  矛盾一词最早出自《韩非子·难一》,“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也是成语自相矛盾的由来。矛盾论作为一种思想方法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在俄国十月革命时期,列宁通过分析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的原则来分析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在其毕生的诸多哲学著作中,围绕辩证法的本质与核心进行了充分说明,进而表明对立统一法则是辩证法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且具有决定意义的法则。这是毛泽东提出矛盾论的理论基础,在中国社会空前动乱、社会思潮杂乱无章的情况下,迫使人们去思考中华民族的命运和前途问题,要求人们在严峻的现实面前进行正确的选择。自十月革命传来马克思主义后,毛泽东通过学习马列主义,总结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并对其得失进行系统分析,吸收了中国古代辩证法的矛盾同一性思想和现代科学的新成就,完整地系统地说明及发挥了对立统一原则的学说,而且通过自己的哲学基础将这一学说具体地灵活地与中国革命相结合,解决了中国革命的诸多问题,建立了中国革命的哲学理论体系与方针政策,并结合自身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在前人的基础上丰富并发展了对立统一相结合的学说,继而出现了“矛盾论”,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宝贵理论成果。毛泽东创造性地提炼出的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实践法则,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辩证统一的矛盾法则,是我们党在政治、组织、思想、路线上同“左”、右倾机会主义,特别是同“左”倾教条主义进行斗争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避免和消除主观主义的错误危害提供了思想上的指导。
  二、主要矛盾在不同时期的转变造成革命任务的改变
  矛盾论是中国革命的辩证法,要求自觉运用对立统一规律,不断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矛盾的特殊性。矛盾论原理的产生为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提供了实践基础。依靠这一科学成果,剥离表象进而剖析近代中国社会的激变和最深层次的根本矛盾,从而为我党带领人民群众更有效地取得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近代的主要矛盾即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質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所以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反帝反封。
  辛亥革命后,社会进入半殖民半封建的深化时期,社会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北洋军阀统治上。《毛泽东选集》中讲:“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正是因为主要矛盾的转变和民主革命的共同信念,所以才产生了国共第一次合作。1927年,蒋介石的叛变,是分化革命阵线的例子。由此,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共产党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抓住主要矛盾,没收地主土地和庙宇等所谓公产的土地,分给佃农及无地的农民。对于小田主则减租,强调贫农是农民运动的主要力量。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此时中国共产党抓住社会主要矛盾。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又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再次明确表示只要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苏区,实行对日作战,红军愿立刻与之携手,共同救国。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从理论和政策上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总路线,提出“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这是认清敌友,也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更是顺应民心。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拖进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一致对外。这既是全国各族各阶级人民的一致呼声,也是矛盾论原理下,主要矛盾引发的必然结果。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的主要矛盾由民族矛盾转变为阶级矛盾,由中日矛盾转变为中国人民与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在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单方面撕毁《双十协定》后,解放战争打响,中国共产党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可见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对时代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如果人们不去注意事物发展过程的阶段性,就不能适当地处理事物的矛盾。共产党人在矛盾论原理的指导下,抓住主要矛盾,在矛盾特殊性的指导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认识主要矛盾中的主要方面,一心一意为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行革命斗争,最终取得伟大胜利。
  三、以矛盾论原理看待中国革命胜利的必然性
  近代中国由于深受腐朽封建制度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广大人民与以大地主为代表的封建制度的矛盾日益尖锐,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民族矛盾越发加深,这是革命产生的根本诱因,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无论在奴隶社会也好,封建社会也好,资本主义社会也好,互相矛盾着的两阶级,长期地并存于一个社会中,它们互相斗争着,但要待两阶级的矛盾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的时候,双方采取外部对抗的形式,发展为革命。阶级社会中,由和平向战争的转化,也是如此。”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清楚地说明了革命产生的必然性。
  近代中国社会资本主义的兴起有多方面历史原因,帝国主义打开中国大门,使得国人被迫看世界、吸收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客观原因。同时,也包含了民族资本家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个人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资本主义的兴起为中国创造了一个崭新的阶级——无产阶级。而随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团体出现。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广大无产者和受压迫者的根本利益,符合客观世界发展的历史规律,同时也是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推荐访问:矛盾论 近代 原理 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