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戊戌变法时期中国政治的社会化


  【摘要】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社会改良运动,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政治发展和思想启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一次重要的政治社会化运动。不同的社会组织、政治团体都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宣传,从而拓展了这次运动的影响范围,促进了先进政治思想、理念在民众中的广泛传播。
  【关键词】戊戌变法时期 政治权利 政治文化 政治社会化
  
  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它突破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维定势,促进了资本主义政治文化的传播,开启了全面学习西方文明的闸门。虽然戊戌变法以失败而告终,但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变革,它却给19世纪末的中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震动,大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促进了近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嬗变,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社会化运动。在此,本文试图从政治社会化的角度出发,考察戊戌变法运动在中国近代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
  政治社会化是研究社会政治问题的一个独特视角。20世纪50年代,西方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在政治学研究中最早使用了这一概念,用来指称人们学习政治价值和政治立场的过程。参照现代政治学家对政治社会化的不同解释,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政治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思想能力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是传递政治文化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方式。它所担负的最主要的任务,莫过于对政治文化的承载和传递。政治文化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感受和认识以及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政治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社会群体及个体的政治行为,并进而对社会政治发展过程产生作用。尤其是在重大的社会政治变革中,必然要伴随政治文化的嬗变和更替。
  政治社会化运动的影响因素
  政治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变迁过程,在其中,人们政治知识、价值、信念及行为模式的获得和改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利益因素、政治权力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因素、政治事件等。
  1840 年鸦片战争之后, 西方列强的瓜分和入侵破坏了中国社会传统的经济运行机制和政治结构关系,中国社会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这时,救亡图存便成为了中华民族面临的首要任务,无论是政治利益或者政治权力,还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失去了本应具有的重大影响力,难以成为影响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因素。武力征服是西方列强侵略和瓜分中国的主要方式,由于一再在对外战争中失利,中国逐渐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因此,以战争为标志的一系列政治事件就成为了促使和影响近代中国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其中,第一次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是两次最为重要的事件。
  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进行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重大的政治事件之一,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奋争历史的开端。鸦片战争本可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权威自觉变革、进行制度创新的起点,成为统治阶层自觉向西方学习、发起政治社会化运动以求自救的契机。但是,妄自尊大的“天朝上国”心态和传统的 “夷夏之防”观念,减缓了人们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传统价值体系的封闭性导致中国在近代史上陷入了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的境地。鸦片战争的失败与《南京条约》的签订并没有使统治阶级意识到中西冲突对中国未来的严峻影响,在社会内部,上至士绅阶层,下至普通民众,除少数先知先觉者外,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变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1840年的鸦片战争通常被看作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起点;然而,这却是一个没有被清朝统治者与士绅官僚阶级充分重视和利用的起点,他们依然固守封建的官僚政治体制和传统的政治思想文化,这种沉寂的局面一直持续到1895年甲午战争的爆发。
  梁启超曾指出:“吾国四千余年大势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中日甲午战争之前,很多国人包括一些西方社会的国际问题专家都普遍认为,无论是从中、日双方综合国力的对比,还是从两国军队的实力来看,中国注定都能赢得这场战争。然而,结果却适得其反,中国一败再败,最后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更为严重的是,甲午战争的失败引发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正所谓:“穷则思变”。在痛定思痛之后,一些人开始逐渐认识到变法维新势在必行。
  甲午战败的沉重灾难引发了中华民族的幡然省悟,随之而来的便是,对民族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深切反思。这种氛围不仅影响到整个士绅阶层,而且也渐渐感染了一般的民众和百姓。从此,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在社会生活领域,特别是在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层面上,出现了新与旧、激进与保守、国粹与西化、民主与专制等不同思潮的对峙和冲突。与此同时,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也经历了一次嬗变的过程,即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广泛的、比较系统的政治社会化运动。
  “甲午战争”对于中国而言,无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历史教科书中通常有这样的描述:“它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化为资本输出。”从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来看,甲午战败乃是继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政治事件。维新派及时抓住了这一机遇,主张中国不仅需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更应当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因此,甲午战争为近代中国历史的进步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为维新派发起广泛的政治社会化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政治社会化的媒介和方式
  政治文化是通过一定的媒介来传递的,因此政治社会化也需要通过媒介来实现。在现代政治生活中,特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和团体都有可能作为政治社会化的媒介,为被影响的个体或人群提供政治信息,传递政治文化,进而影响他们的政治价值取向。
  政治社会化的基本目标是要把全体公民纳入主流政治秩序的轨道。包括电视、广播、报刊、 杂志在内的大众传播工具都是实现政治社会化的重要传播媒介。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就是信息”。信息学专家丹尼尔杰·切德罗姆则指出:“每一种传媒都是制度的发展,公众的反映以及文化内容的渊源”。因此,大众传媒数量上的规模化和结构方式的合理性就成为政治社会化的一个先决条件。关于政治社会化的方式,西方政治学家阿尔蒙德、鲍威尔把它区分为直接方式和间接方式。直接方式即明示的政治社会化,包括公开交流有关政治对象的信息、价值观或感情等;间接方式即暗示的政治社会化,指影响人们对政治体系相应角色和对象的看法的非政治态度的传递。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体,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政治文化。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的道德完善,是从事政治活动的前提,而社会政治的成功,则是道德完善的结果。治国安邦的根本途径在于,统治者引导和教化百姓弃恶从善,提高精神境界,最终实现“无诉而治”的理想社会。用现代政治学的理论考察,中国封建社会采取的是一种典型的间接政治社会化方式。同时,封建时代,政治社会化的媒介也是极其有限的。封建时期的政治社会化是封建地主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思想统治的主要手段,它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合法性为主要内容和价值取向。因此,统治阶层禁止结党结社,严格限制了政治社会化的媒介生成,只允许保留受官方控制的民间团体和私塾、学堂等,以此作为传递封建政治文化的媒介。
  对戊戌变法时期政治社会化的评价
  政治社会化是现代政治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往往会得出不尽相同的结论。政治学界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是:政治社会化可以区分为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两方面。从宏观角度来看,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代传方式,是政治文化维持和变迁的过程。宏观层次上,政治社会化的施予者是政治共同体;一个政治共同体采用种种手段,将自己的主导性政治文化向全社会扩散和传播,从而对社会成员的政治态度、政治信念、政治行为方式等进行定向的培养和塑造,即形成了所谓的“整体的政治社会化”。如果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政治社会化是指塑造社会成员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微观层次上政治社会化的承担者是个人,个人通过连续不断地主动学习或被动学习,逐步掌握有关的政治信息, 获得某种政治情感,产生特定政治信仰,最终具备相对成熟的政治人格,即可称为 “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一个长期复杂,不断发展的过程,在政治社会化中同时包含了整体的政治社会化和个人的政治社会化两个层面上的内容,它们相互联系, 相互贯通, 紧密联系,戊戌运动期间出现的这场重大的政治社会化运动也是如此。
  尽管戊戌变法失败了,然而,作为一场政治社会运动,它亦有其成功的一面。这场政治社会化运动,已不是孤立分散的个人活动,而是比较广泛的、有组织的、采用大众传播工具的社会行为。报纸和社会团体作为传播的媒介,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脱颖而出,各自走上了良性的发展道路。它开创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较为系统的政治社会化浪潮,形成了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另外在变法时期,维新派在批判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同时,直接传播了西方政治思想文化。(作者单位:中共濮阳市委党校)

推荐访问:戊戌变法 社会化 中国 试论 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