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政党关系的关键及其政治优越性


  摘 要:中国特色政党关系是历史的选择,是借鉴他国经验、切合国情的必然走向。其关键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飞速发展的政治前提,更是实现最广泛民主的有力保证。
  关键词:中国特色政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
  中图分类号:D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2-0003-0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以强劲的发展势头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与认可,中国特色政党关系也因此成为政治领域的研究要点之一。中国特色政党关系是“中国模式”之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时代产物。
  一、中国特色政党关系的内涵
  中国特色政党关系,即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是代表广大人民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特色政党关系主要是领导和接受领导、合作共事、互相监督三方面关系。这种政党关系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运动客观规律的反映,体现了中国国家利益的需要。”[1]117
  二、中国特色政党关系的关键,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满足人民利益和国家利益的需要
  “一个国家需要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政党制度,首先必须满足这个国家最现实、最重要的国家利益的需要,不能满足这样的需要,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政党制度都将无法立足。”[1]12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明了中国共产党代表的利益诉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些都表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根基,是实现国家利益需要不可动摇的政治方向。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各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我国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多党合作方针。“长期共存”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与蓬勃发展的民主制度;“互相监督”有助于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和各民主党派的参政意识;“肝胆相照”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民主和国家建设上吸纳各民主党派力量的真心诚意;“荣辱与共”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携手并进,共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决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各级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与爱国统一战线工作部的设立是各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展现强大生命力的制度保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充分行使政治权利的重视。各级政府的领导干部,不但有党员,也有民主党派或无党派人士,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践行人民民主的实际行动与强大的政治包容性。事实说明,各民主党派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中国特色政党关系的政治优越性之一:其营造的稳定政治环境是中国飞速发展的政治前提
  (一)中国发展的关键,在于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
  在工业文明发达的今天,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靠经济,经济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强大而稳定的政治环境。脱离了这个前提,任何发展都是空谈。如何实现中国政治格局的长期稳定?历史表明,必须依靠中国特色政党关系。1989年2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总统布什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吹了,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我们国家要改革,要改革就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离开这一点,什么都搞不成。我们已对历史事件、人物做出迅速的、恰当的评价。评价不能过分,不能出格,因为否定一个历史人物,意味着否定自己国家的一段历史。中国处于发展经济的进程中,如追求形式上的民主,结果是既实现不了民主,经济也得不到发展,只会出现国家混乱、人心涣散的局面。我们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因为我们有‘文化大革命’的经历,亲眼看到了它的恶果。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但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中国人多,各有各的看法。如果今天这个示威,明天那个示威,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会有示威游行,那么就根本谈不上搞经济建设了。总的来说,中国人民是支持改革政策的,绝大多数学生是支持稳定的,他们知道离开国家的稳定就谈不上改革和开放。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但匆匆忙忙地搞不行。美国有一二百年搞选举的经验。如果我们现在搞十亿人的选举,一定会出现与‘文化大革命’一样的混乱局面。年轻人各执己见就会出现毛主席所说的那种‘全面内战’。内战不一定需要枪炮,动拳头、木棒也行。民主是我们的目标,但国家必须保持稳定。”[2]78
  (二)中国特色政党关系,是实现中国飞速发展的历史性选择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闭关锁国的政治格局被打破,社会精英阶层开始对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和思想产生怀疑和动摇,以魏源、郑观应等为代表的早期启蒙思想家开始了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渴求。然而,“制度的创新远比大发宏论艰难得多。”[3]14纵观中国近现代史:从维新派发动“公车上书”到“百日维新”宣告失败;从“新政”纲领有名无实到宪政运动与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从议会政治略成雏形到亚洲第一个共和国诞生;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政治衰退到孙中山为捍卫共和制而作的斗争;从国民政府政治发展陷入困厄到代表未来中国政治发展方向的共产党政权成立;从新中国成立之初较稳定的政治格局到“文化大革命”的全国大动乱;从“拨乱反正”重拾政治稳定之路到今天的持续稳定与全面发展。这一切,表明了以下四点:第一,近现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之路艰难而曲折,无数有识之士为之付出了宝贵的生命,然而,封建余毒尾大不掉,破旧立新的阻力非常之大;第二,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事实证明:在客观的历史条件下,西式政治制度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不能照搬照抄,必须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道路;第三,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政党关系才能实现政治稳定;第四,只有在政治稳定的情况下,国家才能发展,才能实现综合国力的提升。

推荐访问:优越性 政党 中国 特色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