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不断的地缘情结——地缘政治理论及其发展


  摘 要:地缘政治理论作为研究国际关系的重要理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地缘政治理论进行初步梳理,探讨地缘政治理论的内涵和意义,期以正确看待地缘政治在当代的影响。
  关键词:地缘政治;海权论;陆权论;空权论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1-039-02
  
  地缘政治理论经历了漫长的由萌芽到不断成熟发展的过程,如今它已自成体系,构建起一个比较完备的理论框架,并成为我们在观察和分析风云变化的国际社会问题时的一个得力的理论助手。本文对地缘政治理论进行初步介绍,并探讨其新的发展趋势。 
   一、地缘政治的定义
  对于地缘政治的概念,《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解释:“关于国际政治中地理位置对各国政治相互关系如何发生影响的分析研究。地缘政治指出某些因素对决定国家政策的重要性,如获得国家利益,控制海上交通线,据有战略要地等”①;《中国大百科全书》解释:“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的一个部分,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这种观点为国际关系理论所吸收,对国家的政治决定有相当的影响”②;美国学者索尔•科恩认为:“地缘政治分析的本质在于国际政治权力与地理环境的关系”③;“地缘政治学的研究范畴是‘把外交—战略关系与资源作出的地理—经济分析以及由于生活方式和环境(定居、游牧、农业和航海)而引起的对外态度的解释,从地理的角度加以系统化’”④;叶自成教授认为:“地缘政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指一个国家与周边国家的地缘关系;二是中等层次的,主要指比一个国家的周边范围更广泛的地区,是区域主义和地区主义的地缘政治;三是大的地缘政治,是世界范围内的地缘政治,把世界当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进行研究”。⑤从以上可以看出,地缘政治理论主要阐明的是地理环境这个无法抗拒的因素对国际政治关系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利益。
  二、传统地缘政治学的主要理论
  地缘政治学这一术语是由瑞典政治科学家鲁道夫•契伦首创的。他在《国家有机体》一书中使用了这一概念并定义,在其后又有很多学者对这一理论不断完善。其后地缘政治学说是把国家这样来认识,即看作是一个有机体和空间。在这样的角度下,地缘政治学说得到了深入发展,并形成“海权论”、“陆权论”、“空权论”。
  (一)“海权论”
  美国海军军官、历史学家马汉主张世界强国主要的先决条件是控制海洋。他在1890年发表的《海军战略论》一书中贯穿了地缘政治的思想,强调:无论任何国家,若要想在世界事务中起重要作用,就一定要控制海权。要控制海权,需要六方面的条件:地理位置、自然结构、领土范围、人口数量、民族特点、政府性质。前三个因素实际上是地缘因素,地理位置是地缘战略的基础因素,面向大海,就具备了一种优势,不仅有助于集中军事力量,而且具有巨大的商业与贸易方面的经济价值。他指出,宽大与水深的良港是力量与财富的一个重要来源。领土范围是地缘战略的重要因素,领土不仅指一国有多少平方千米的土地,而且还指该国有多长的海岸线以及港口的诸多因素。马汉的海权论影响了许多国家的国际战略,美国在1839年阐述夏威夷的地缘战略价值时就运用到海权理论。这一地缘战略的智慧使美国拥有了一块防止亚洲势力侵入北美的屏障,更有了一块商业与旅游宝地。
  (二)“陆权论”
  英国地理学家、国会议员麦金德认为,欧亚大陆是地缘中心或称“世界政治的核心地带”,而当时的东欧就正好处于通向这个核心地带的门户的位置,具有极为特殊的战略意义。任何能够征服这一门户的西方列强,不仅将控制“核心地带”,而且最终有望控制“世界岛”——欧洲、亚洲和非洲。尼克松提出的“三角外交”战略就是根据麦金德的理论提出的。他写道:美国对中国采取主动的最大好处,也许就是对苏联的影响。三角战略的真正意义就在于使中苏竞相与我们搞好关系,美国对双方都有大量选择的余地,而它们彼此之间的回旋余地则比较小。基辛格进一步引申,倘若任凭中国在战争中被苏联击垮,这不但危及美国的利益,还会使苏联集中军事力量转向西方,到那时就连日本和西欧也会向苏联屈服。
  (三)“空权论”
  正如“海权论”创始人马汉和“陆权论”的奠基者麦金德分析技术在便利海洋和陆上交通所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各自的地缘政治理论一样,随着飞机的出现以及人类对外层空间的不断探索和开发,20世纪前半叶西方一些地缘政治学家开始从一个全新的方面考察地缘政治学。他们通过对飞行器的技术改善造成的后果的考察,创立了崭新的“空权论”。地缘政治学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是“边缘地带”论的产生,其主要代表是美国学者皮克曼。他把内新月地带的覆盖面扩展到包括波罗的海——黑海地峡两侧的整个欧洲大陆、亚洲山地中心和整个中国,命名为“边缘地带”,并提出如下结论:能控制边缘地带者,进而能控制全球。这一学说后来成为乔治•凯南“遏制”政策的理论基础。
  三、地缘政治新发展
  以上我们不难看出,传统地缘政治把世界看成一张“可视的地图”,以国家为中心追求霸权为终极目的。扩张性,对抗性,霸权性成为传统地缘政治学说的三个支柱。⑥然而现今世界已然成为一个相互密切关联的网,冷战及其结束,使国际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地缘政治也随之变迁。每个国家所面临的威胁更趋多元化、复杂化。全球化趋势,是世界变得更具有流动性,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影响达到了空前高度,这使“原本以国家为中心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面临着资源、粮食、人口、和生存环境等涉及人类生存与未来发展的共同危险,这都是跨越地理边界的,不能以传统的方式加一对待。⑦ “尽管强权依然存在、国际关系民主化尚未实现,但对话交流、平等相待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共识”。⑧故此,传统地缘政治学说已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在解释国际现实变化中,显得捉襟见肘,无法应对这样一个多元化的国际关系。这些因素都在促使地缘政治理论发生新的变化,在批判的继承了传统地缘政治理论的精华之外,同时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
  新地缘政治理论不同于传统地缘政治理论有四个方面:一是不在只执拗于某一点,如,制空、制海、路权,它更是在一种综合空间考虑下的研究,其中经济因素更为重要。二是内涵更为丰富,不再只是针对对外侵略。三是新地缘政治理论的主题不局限于某个国家主体,它扩大为可以是多个国家联合的国际行动,由只是单纯的研究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转变为国际地区间的关系。四是在新的全球关系下,新地缘政治更为强调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以及民主化趋势。
  “世界已经形成一个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文化相互交融的文明体系……需要国家间的协调与合作,需要共同面对新的挑战”。⑨新地缘政治理论正是在这种认知下,不断完善发展,为诠释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从而使自身更富生机。
  
  注释:
  ①②楚树龙.国际关系基本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③④⑤叶自成.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⑥苏浩.地缘重心与世界政治的支点[J].现代国际关系,2004,(4).
  ⑦胡锦涛在联合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EB\OL].,2005-09-16.
  ⑧Zbigniew Brzezinski.Living With China, National Interests[M].Issue 59( Spring 2000 ) .
  ⑨Immammuel Wallenstein.Geopolities and Geoculture Essay on the Changing World-system[M].G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pp.231
  

推荐访问:地缘 政治理论 情结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