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摘要: 思想道德教育是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格素质是21世纪的青少年最为重要的素质。由于各种原因,现在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容乐观,加强对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中职学校和教师的时代使命。
  关键词: 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对策和方法
  思想道德教育是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格素质是21世纪的青少年最为重要的素质。但是,生活在区县的中职学生,由于历史的、自然的、传统的影响,以及眼前的、局部的经济利益的驱使,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却不容乐观。面对现状,如何加强对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时代使命。探究新问题的背景,寻找新问题的对应方法策略,是中职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浅析
  2005年下期起,我校为了研究中职学生道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探讨新形势下道德教育的最优化的教育途径,为今后的育人工作提供决策参考、背景资料和方法论依据,课题组四次编制《中学生思想道德调查问卷表》,对我校及一、二、三年级部分学生做了抽样调查。四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男生637份、女生563份),由于采取了有效的问卷管理方式,问卷的回收率达99%以上。
  1.老师严重遭遇学生的“信任危机”,教育教学举步维艰。四次调查均值仅有12%的学生选择了最信任的人是老师,而选择朋友的人多达35.3%。原因:一是农村教师的寒酸相-——与学生心中期望的老师形象落差大。二是农村教师经济收入低及霸王式评价机制(基效工资和职称)-——教师无助、积极性低,教学低效。三是不少教师对待学生问题方法简单、粗暴、不讲理-——文明使者的形象受损;四是被迫频繁弄虚作假应付各类检查——让学生感觉太假、厌烦;
  2.学习无助感人群正在壮大。数据显示:36.2%学生上课没劲。他们认为:反正听不懂,听也是白听。21.5%的学生的学习目的模糊,甚至没有学习目的,得过且过,极度厌学。原因:一是学生抗挫折能力差——70%的学生为独生子女,个性要强但缺乏挫折锻炼,稍遇挫折玖马上退缩。学习上遇到难点、难题不是积极主动解决,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欺欺人,一两次考试成绩较差就灰心丧气、轻易放弃、自甘落后。二是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在小学和初中,他们接受的全是“师主”学习的训练,自主只是一个空名词。三是教师只顾学校要求和高考,全然不顾学生实际,教与学严重脱节;
  3.中学生的人生思想、读书目的趋于功利化。众多学生务“实”不务“虚”,为振兴中华而读书、为国作贡献的崇高理想观正在中学生眼中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考大学,有好的工作。调查显示:67%的学生对国家大事知之甚少;31%的学生声称爱国情感、民族精神与自己关系不大;2%的学生甚至认为没必要培养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41.3%的学生认为在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中个人是第一位的;48%的学生认为个人的违纪违规行为对班集体的影响不大;54%的学生认为维护集体荣誉是班干部和老师的事,与自己无关。68.5%的学生缺乏感恩意识,情感取向是同龄人中的有势力的朋友或同学;
  4.社会责任心不强,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调查显示:79%的学生认为高中生没有必要参加社会服务;25%的学生认为应该参加但没有意义;73%的学生对公共利益的维护缺乏自动性;17%的学生甚至认为个人利益在公共利益智商,71%的学生觉得扶贫济困是政府和慈善机构的事;18%的学生表现出扶贫济困的意愿,但错误地将扶贫济困等同于金钱的资助。43%的学生认为自己本身就属于困难家庭,应该得到别人的资助。
  二、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家长忽视自己言行对小孩潜移默化的影响,误以为教育全是学校的事。家庭是孩子最早的社会化机构,孩子的行为,最早是向父母学习而来。而农村,人口素质普遍较低,父母的行为往往不但不能使孩子向健康方面发展,相反,有的父母的语言粗俗、不讲卫生、懒散、自私等行为习惯会传染给子女。
  2.评价教师、学校的标准的片面化和短视化,迫使了学校功利化。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落实,学校在对中学生的思想教育上做了很多努力,但仍然注重文化教育忽视德育教育。因为学生能否进高一级学校读书依据是考试成绩,上级主管部门和老百姓认为一所学校还是看考上多少学生,因此把考试成绩作为评选先进班级、优秀教师的首要条件。
  3.社会对教师行为和学生的发展的影响被忽略。教师和学生他们首先是社会人,社会是他们的栖身之所,社会的功利迫使教师无奈,甚至丢弃人格和师德。中学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也是人生中最富于变化而不稳定的时期。
  三、农村高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和方法初探
  1.优化校园环境——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学校环境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综合体,是学校教育中的“隐性课程”,也是实现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整个过程的始末,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而接受了教育,产生了一种无声胜有声,滴水穿石的作用和效果。
  2.优化课堂模式——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学校认为的问题学生,流入社会后,不仅问题没有放大反而成了社会好公民。因此,我们不得不反思,学校的教育功能何在?研究中发现:教育中最大的问题是教学无效、甚或负效而引起的问题。老师总是忘记两个最不应该忘记的问题,一是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一个有问题的学生;错误地认为自己能,今日的学生蠢。二是忘记了学生拿着录取通知书来报名时兴奋的情景。错误地认为学生不是来读书的,不能检讨是被自己弄得学生不读书了。教与学严重脱节,引起一大批的学生对老师失去信任,对学习失去自信、产生无助、甚或自暴自弃。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提出并实践了双峰二中高效课堂模式“启”“读”“疑”“测”“结”。模式中明确规定:学生预习不充分的课程禁止上;当堂不能测评的课禁止上;禁止教师和学生抢风头。
  3.开设修养课——给夏草补冬。夏虫因为没有经历过冬天,没有冰的概念,所以有夏虫不可语冰之说。当前的农村中学生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等的原因,很多做人的习惯和道理及学习方法和对学习的理解,在他们的大脑中一片空白,因此,我们不要去责备学生太难教,而应当检查自己的教育是否有针对性。
  4.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开展了教师师德承诺语征集公示活动。课题组将部分党员教师承诺语制作成墙纸在校内公示,用承诺语来时刻检查对照教师的言行是否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这一活动对教师行为规范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在学生中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四、思考
  1.对农村高中生思想道德现状的认知、原因分析及對其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的探究式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的研究和实践还不够。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社会不断发展新的影响因素会不断出现,农村高中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状况将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要不断探寻进的途径和方法,采用新的对策,以提高其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研究探索永无止境。我们的结论是暂时的和相对的;2.农村高中生的思想道德出现混杂、模糊和矛盾状况的原因复杂多样,学生个性千差万别,有针对性地找到每个学生思想道德良好发展的途径和方法虽然难度大,但就不同类型性格特征的学生,还是有一定规律性的。我们的探究工作在这方面将继续深入下去,努力将研究成功在学生个体身上体现出来。

推荐访问:中职 面临 挑战 思想道德教育 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