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现代价值


  【摘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一个人终身教育的起点,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家庭道德教育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核心。家庭德育的核心内容在于养德。现从传统家庭德育的德育理论背景出发探讨其本质,从而进一步探讨中国传统家庭德育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中国传统  家庭道德教育  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1-0076-02
  家是在社会组织关系背景下特有形成的一个固定的小型社会结构,自人类家庭文明形态产生和确立以来,家庭教育活动就随之产生。几千年来,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女自立于社会并服务、造福于人类。家庭及家庭教育既继承、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文化,又推动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提倡“育德在家”的观念,认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是依靠家庭环境和父母所进行的家庭道德教育。传承中华传统优良家庭道德教育价值,结合现代家庭道德教育功能,取其精华,古为今用,为现代和谐家庭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
  一、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理论本质探析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背景下,中国儒家文化所提倡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立德为本”、“以孝为先”等等传统的古代伦理道德规范,经过不断的演变强化,逐渐形成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中国古代伦理道德规范体系。蔡元培先生曾说过:“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之中。”[1]儿童生而具有善性,这是一切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中国古代传统家庭道德教育提倡要培养出有德行的人,家庭应及早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一方面,人生之初,性无善恶,这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好时机,如果“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一民,终为败德。”[2]另一方面,人性也具有可塑性,但是,这种可塑性将伴随着受教育者年龄的增大而减小,可塑性与年龄之间呈现的是一种反比例关系。从小对幼童就开始进行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充分利用人性的可塑性,是道德教育成功的一个重要举措。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正是在承认人性本善的基础上及早推行的。
   遵从自然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以卢梭为代表的性善论者认为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遵从自然,就要求教育者相信儿童善良的天性,引导儿童内心的自爱情感不断向爱他人方面发展。[3]对于儿童正确的道德行为,及时给予表扬和赞美,如果儿童偶尔出现了不良行为也不必训斥惩罚,而应该采用自然的方法来惩戒和矫正儿童的不良行为。家庭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帮助儿童形成与当时所处社会主流价值观相符合的道德规范意识和行为,从家庭人际关系营造的小范围关爱发展到尽自己所能的关心自然界、关爱社会。
  二、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现代价值审视
   进入21世纪,在吸收西方国家优秀理念的同时我们并没有忘记传统的、优秀的民族文化。现代人类学相关研究表明,人的本性是由文化塑造的,而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个性。[4]唯物辩证法提倡对立与统一,在家庭德育中这样一对矛盾在当今缺乏规范的家庭德育现象之下显得迫切突出。父母身教的缺失在家庭德育中没有形成榜样作用,导致家庭德育难以与学校德育实现对接。
   严于修身、知行统一的榜样示范是当代家庭德育中的有效方法。颜之推曾说过:“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矢。”[2] 正如班杜拉的道德榜样示范理论所推崇的学习过程一样,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S(刺激)与R(反应),在以他人(榜样)为结合中介时获得的信息进行学习。”[5]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非常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儿童启蒙时期是“成德”( 确立正确的道德知识和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的关键阶段,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内容中,“孝”的内容更是居于首位。在中国传统家庭德育中,教育者本身就是一本“活教材”,教育者的一举一动都自然而然的融入于整个家庭道德教育过程中,如《三字经》中“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的故事,也正是中国古代传统家庭道德教育榜样示范的经典范本。
  如今我国启蒙教育阶段兴起了一股蒙学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们认识到了文化在国际竞争中软实力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思想是在我国几千年小农经济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沉淀的文化成果,必然有一定的历史痕迹,运用辩证唯物法的观点进行判断,在一方面我们认识到了其丰富的文化价值,这说明其具有一定的文化适应性,但从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去粗取精,加以创新,使它适应现代教育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邓佐君.《家庭教育》[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章义和.《颜氏家訓译著》[M].上海: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 1999:9.
  [3]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3-6.
  [4]李鹏辉.中国传统启蒙读物的现代审视[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4(3).
   [5]班杜拉.《社会学习心理学》[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22.
  作者简介:
  刘菁菁(1994-),重庆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德育原理。

推荐访问:道德教育 中国传统 价值 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