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爱国精神,繁荣大学文化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大学要不断成为培育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课堂。因此,更加准确地体会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更加系统地回顾中国大学发展史上的爱国主义主题,更加清醒地抓住新形势下大学践行爱国主义的具体特点和实现路径,是非常必要的。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精神,这一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在维系中华民族的统一和推动中华民族的前进两个方面都起了最巨大、最主要的作用。
  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的集中反映。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文化认同是分不开的。积极的民族意识就是在民族平等和团结的基础上,坚持民族自尊自立自强,珍惜和发展本民族文化;文化认同就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土文化的积极性评价,对本土历史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文化和历史的基本价值的认同。爱国首先就是爱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历史,就是对文化、历史的积极认同。忘掉历史,不认同自己的文化,爱国只是一句空话。
  中国自古以来一向是把文化认同放在第一位的。中国历史上几次大统一,尽管无一不伴随着军事征战和武力征服,但文化所发挥的强大的政治整合作用非常重要。中国近代思想家龚自珍研究春秋战国的历史,看到小国经常被大国消灭的现象,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你想消灭一个国家,首先灭掉它的历史。国人都忘掉自身的历史了,不认同自己的文化了,那这个国家不是已经灭亡了吗?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而且积极地肯定、维护和弘扬中华文化。例如,孔子赞扬管仲,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认为没有管仲,我们就沦为夷狄了,透露出维护文化尊严和国家独立的信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表现了对楚国存亡的强烈责任感。他投汩罗江、以死报国的精神传唱至今。此后,宋代政治家范仲淹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初思想家颜元力求“富天下、强天下、安天下”,都洋溢着强烈的爱国精神。顾炎武高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天祥吟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是真诚的、炽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辉体现。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军事、经济的侵略,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一度产生了文化认同危机。而也就是因为这一文化认同危机,更加激起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更加激发了中国人在危机面前的文化自觉,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创造。辛亥革命100年来的历史更是表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文化认同是动员和凝聚各民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在这方面,中国的大学责任重大、义不容辞。
  二、爱国主义是中国近现代大学的主题
  从世界范围内看,自大学诞生以来,它在各个国家的民族精神的构建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19世纪的柏林大学对德意志民族精神的树立,20世纪哈佛大学对美国精神的张扬,都是此类显例。管窥中国近现代史,此点更为明显。中国近现代大学,相对于欧洲大学自中世纪以来的自然演进和缓慢成长,它的诞生主要是一种“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表现了时人通过“兴学”以“图强”的急切愿望。也因此,“救亡”和“启蒙”成为中国大学的基本特征。所谓“启蒙”,可以理解为一种知识取向,为学术而学术;所谓“救亡”,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取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文化之保存而奔走。当然,这二者是互相交织、融为一体的。相较于欧洲大学而言,中国大学的“入世精神”和文化取向更为明显,它对民族和国家的意义也更为突出。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表明,爱国主义是中国现代大学精神的核心,是动员和凝聚大学师生和广大知识分子埋头科学、献身教育的强大精神力量。
  大学的爱国主义,具有一切爱国主义的本质属性,这就是积极争取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但大学也有其自身的组织个性,其爱国主义有自己的特有表现。也就是说,大学通过履行自己的使命、发挥自己的职能来彰显自己的爱国主义。大学的爱国主义与传统的爱国主义相比较,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热烈的人文风貌。一是通过引领新思潮、创造新文化来促进文化革新和时代转型。例如,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我国传播科学和民主的思想。一大批早期的著名活动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这些“真的知识阶级”和“改造运动的先锋”,先后创造了以科学思想、个体精神自由、怀疑主义与宽容精神等为核心的新世界观、新方法,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向,为中华文化再现活力奠定了重要基础。二是通过发明新技术、研究新科学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清华大学以独特的办学风格、卓著的学术成就闻名于世。建校伊始,秉持科学救国理想,倡导“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理念,一批学界泰斗潜心治学、精育良才,填补了我国现代科技的诸多空白,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科技英才和治国栋梁。三是通过社会运动、社会服务推动国家进步。例如,在解放战争中,南京大学师生始终满怀强烈的爱国情怀,积极投身“五二○”运动,率先呼喊“反饥饿”、“反内战”等口号,坚定走在爱国民主运动前列,奋勇参加民族救亡和人民解放斗争。1978年,在中国能否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一位南京大学青年教师作为主要作者、并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揭开了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加快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特别要强调的是,中国现代大学的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民族灾难——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其表现最为淋漓尽致、可歌可泣。日本侵华战争激起了包括大学师生和知识分子在内的广大人民的愤怒和反抗。许多大学临危不乱、坚持办学,众多学者著书立说、延续文脉,广大青年投笔从戎、血染沙场,反映了当时中国大学抗日的坚定决心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共同意志。特别是西南联合大学,它本身就是抗日战争的产物,从成立到复员,从南迁长沙到再迁昆明,始终与抗战、救国相连。在波澜起伏的抗战风云中,西南联大的知识分子群体,面对生活的困窘乐观向上,面对死亡

推荐访问:爱国 繁荣 精神 文化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