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及教育对策


  【摘 要】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素质特点是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进取心,但同时存在着自卑心理和自我效能感较差的现象。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对策是:创建和谐的民族教育工作环境;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对策
  
  心理素质是指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发展水平,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就内涵而言,它所反映的是人在某一时期内的心理倾向和达到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人进一步发展和从事活动的心理条件和心理保证。就外延而言,它包括人们所有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活动结果。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张大均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它由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性因素三个方面构成。[1][2][3]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他们的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加强和推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是民族地区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及成因分析
  1、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进取心
  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在机能上处于成熟高峰,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独立意识日益增强,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进取心。有问卷调查表明,蒙古族大学生由于长期受到本民族精神、性格和心理的熏陶感染,因而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和民族文化,关注本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并表现出了浓厚的民族感情,这是他们的重要精神支柱。[4]随着国家队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关注,不断地加大投入,少数民族地区根据自身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企业,不断地开辟国内外市场,提高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信心。他们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少数民族地区的前景。再加上国家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逐渐让他们感受到学好本领将来也会有大显身手的机遇。而且这些学生大部分在中学阶段都是学习成绩优异、才华横溢。进入大学以后,受到高等教育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的视野、知识面得到了很大拓宽。绝大多数同学刻苦学习、把求能、成才、发展智力、提高综合素质作为第一心理需要,立志成为有理想、有文化的新一代少数民族人才。
  2、有较强的自卑心理
  少数民族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负向情绪体验,表现出忧郁、悲观、事事回避、处处退缩,不敢与别人竞争等形式。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情绪体验与其生源背景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生源背景越好,正向的情绪体验越深刻,越明显;反之,背景较差,则负向的情绪体验往往居多。[5]少数民族大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偏远地区,文化基础较差,家庭经济状况偏低,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负向情绪。语言表达能力和汉语水平较差是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自卑心理的又一重要因素。他们与其他民族学生沟通交流少,多局限在本民族同学范围内,更有甚者常常以回避作为心理屏障。由于汉语水平相对较差,他们在学习基础课和专业课时感到比较吃力,课堂记笔记、考试答题等方面跟不上正常教学进度。如果不能正确看待这种差异,由此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于是开始放松学习、不求上进,逐渐懒散成习。这些学生在期末考试时变得焦躁不安,并逐渐产生情绪低落,自信心减弱等不良情绪。据调查,有将近70%左右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他们自己的各种能力有着轻视或怀疑的心态。可见以自卑情绪为核心的负向情绪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倘若处理不当,可能会走向自闭,甚至导致自暴自弃的社会行为。
  3、自我效能感较差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其组织和实施达成特定目标所需行为过程的能力的信念”。[6]它是由班杜拉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一个心理学范畴。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个体以自身为感知对象,对达成特定目标的一种能力判断。是个体在执行一种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的一种信心以及自我把握感。自我效能感对于大学生自信心培养、学业成就、和谐人际关系构建、成功就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有调查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较差,男女生平均水平均低于我国男女大学生的常模。[7]少数民族在我国社会发展中一般不处于主流地位,长期的非主流化以及边缘地位,大学生一般存在封闭、保守、安于现状的民族特性。如自信心缺乏,自我评价不高,行动力不够,不愿改变自己,不敢大胆尝试等。由于他们在接受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上相对欠缺,主要表现在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文化单薄,见识狭窄。一旦身处思想开放、信息活跃、文化多元的大学环境,难免会自我感觉在整体素质方面差人一截。
  二、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对策
  1、创建和谐的民族教育工作环境
  在民族现代化进程中,学校教育要与民族文化紧密契合,学校在民族教育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尊重民族文化传统;二是通过研究民族文化及其教育、贴近民族社会生活、吸收民族传统社会中的教育元素等方式。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党的民族政策的全面认识,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教育。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牢固树立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道德观念,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为确保我国各民族的团结进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做出贡献。
  2、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增强自信心,学校应努力培养一批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双语教学的学科带头人,以多种形式提高民族教育师资队伍水平,以便促进民族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充分利用校外优秀人才资源,积极邀请校外专家、教授,参与我校民族教育教学的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为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少数民族教育工作,还应适当强化激励措施。教师的职责除了教学任务的完成,重在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真正帮助学生做到良好的心理适应,最根本的原则是教师神圣的责任感和真诚的爱。要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确立教育机制。除任用心理学专业人员外,应在学校上下尤其是向学生工作者和班主任,推广有关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向学生介绍有关心理健康与咨询的知识信息。帮助他们强化主体自我意识,提高思想品德,融洽人际关系等是教师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使学生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拓展个性教育空间,重视个性教育,提供多种多样的体育、文娱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他们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心理。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契机,尤其是针对重大的节日、纪念日开展各种活动,包括民族特色的活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课堂渠道及班会、团日活动等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少数民族大学生了解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果。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诊治心理疾病,同时培养、提高无心理问题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我们要时刻把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要积极探索,积累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的少数民族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6(3).56-62.
  [2] 张大均.论人的心理素质.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2):143-146.
  [3]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94-495.
  [4] 呼吉图,王晓霞.新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分析及对策思考.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0(3):23-25.
  [5] 刘志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源关系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0(1).
  [6] 程慧君,邹敏.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及其培养[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134-135.
  [7] 黄文浩.广东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调查与研究.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8] 黄锁义.民族医学院校学生思想新动向及其对策[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4(1).
  【作者简介】
  包文贤,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推荐访问:少数民族 心理素质 对策 大学生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