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冲刺全省十强县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huol/huol201005/huol20100505-1-l.jpg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我县冲刺全省十强县的关键之年,也是撤县建市工作的启动之年。
  县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定县委确定的今后三至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不动摇;坚持推进大项目牵动战略和民生民利要素升级战略不放松;不断强化“五大产业集群”、“双十双百亿工程”、“一区四园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为不断加快冲刺全省十强县、创建全国新能源产业第一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大县步伐,实现财政收入“三年超倍增计划”,全面打造名扬龙江的“实力之县”、活力迸发的“创新之县”、清新秀美的“生态之县”、时尚休闲的“宜居之县”、文明协调的“和谐之县”而努力奋斗。
  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7.8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19.6亿元、20.5亿元和27.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6%、16.3%和16.2%。财政收入完成6.37亿元(力争实现7.3亿~7.5亿元),同比增长13.7%以上,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64亿元(力争实现4亿~4.2亿元),同比增长13.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3亿元,同比增长30%(力争实现58.3亿元,同比增长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2 104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7 572元,同比增长10%。
  为实现上述目标,县政府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抓好项目建设,着力提升项目引擎能力
  
  视项目为生命,掀起“项目建设年”热潮。精心谋划、引进、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不断增强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施重点项目95个,总投资447亿元。力争引进超亿元项目5个、超3 000万元项目5个,国内招商到位资金实现2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完成2 000万美元。
  强化项目引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煤化工、新兴能源、绿色食品、旅游产业等项目的包装,广泛发布招商项目信息,强势推介重大项目,拓展对外招商广度和深度。采取上门招商、政策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着力引进一批立县企业和项目。强化重点招商项目的跟踪问效,进一步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
  强化项目储备。建立梯级项目储备库,立足全县资源和产业优势,深度挖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潜在项目,围绕国家重点投资方向,筛选论证、收集整理一批投资超亿元的大项目。规范项目储备管理,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益,增强项目的可持续释放能力,促进项目生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奠定招商引资、项目争取的基础。
  强化项目保障。建立五大产业集群壮大机制,大力改善项目建设环境,强化项目服务,促进项目履约实施。优化园区布局,辟建天年路和依药街等园区街路,加快“七通一平”建设,进一步提高园区承载能力。依法清理回收城镇闲置土地,增加土地储备,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提供配套服务。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项目,有效解决项目建设资金问题。
  
  二、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提升农民增收能力
  
  全力实施30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突出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振兴农村经济。农业总产值实现40.9亿元,同比增长17%;粮食产量力争实现28亿斤,同比增长14.3%,创建成全国粮食生产大县。
  狠抓结构调整,努力拓宽增收渠道。继续实施“扩米、减豆、增稻”战略,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启动100万亩水田建设规划,争取三至五年建成百万亩水田大县。积极推进绿色大基地建设。加快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机械、粮食生产等各类合作社10家。转移劳动力7.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5亿元。
  狠抓基础建设,强力实施农业项目。力争开工建设巴兰河丹清水库、巴兰河20万亩中型灌区和巴兰河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推进倭肯河、松木河堤防建设及4座中小型水库消险加固工程。完成9个镇级小流域治理。将东北黑土区依兰庆安、新宏项目区建成省级标准小流域。完成哈蜚“旱改水”土地整理项目,实现“旱改水”5 000亩。抓好土地整治规划,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全面完成三道岗基本农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造林3.6万亩,义务植树65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36%,争创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抓好试点村(镇)和示范村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的立村产业,打造一批省级新农村建设标兵村。大力推进泥草房改造进程,争取两年内实现9个试点村整村推进。
  狠抓龙头企业,全力做强支柱产业。加大资金、政策、环境支持力度,采取多种措施培育和发展一批龙头企业。
  
  三、大力推进园区建设,着力提升工业竞争能力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加快振兴工业经济。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增加值、税金分别实现50亿元、12.5亿元和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1.1%、13.6%和5.3%。
  优化产业结构,扩张集群规模。发展壮大煤化工产业。快速壮大新兴能源产业。扶强壮大食品、医药产业,推进天晶米业异地扩建、樱桃谷肉鸭、天年药业建厂等项目竣工投产。勘查鸡冠山铁矿,做好矿产资源的开发工作。
  搭好园区平台,发挥载体效应。破解制约开发区发展瓶颈问题,全面修编依兰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力争新调工业用地100公顷。优化园区发展支持政策,创新管理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全力推进项目向园区集中,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有效聚集,发挥“一区四园”载体功能,拉动工业经济跨越发展。
  强化监测调控,提高运行质量。支持华润雪花啤酒(依兰)有限公司产销达到18万吨,为建设二期工程奠定基础。引导兴凯纺织公司等困难企业加强管理,提质降耗。引入战略合作者,推进晨光发电厂扩机增容。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实现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深入落实国企改革有关政策。
  
  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着力提升旅游带动能力
  
  强化宣传推介,聚集人气,扩大消费,推进旅游经济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全年预计接待游客60万人次,旅游业收入力争实现2.8亿元。
  打造旅游精品工程,推进旅游产业升级。适时收回、改造坐井观天园和东山公园,规划设计三姓副都统衙门。硬化丹清河林场至四块石抗联遗址道路,升级景区的可进入性。延伸巴兰河旅游项目链,开发漂流区水上娱乐项目。整合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景点,打造江南“古城游”精品。精心包装巴兰河漂流和四块石景区,提升江北“生态游”品位。
  强化旅游职能管理,均衡发展城乡旅游。深化“五国城文化”内涵,办好“第二届中国五国城旅游文化节暨第十一届依兰漂流节”。拓宽省市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增强依兰旅游吸引力。进一步加强景区管理和建设,不断完善景区标识等设施。加大乡村旅游指导力度,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提升商贸流通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巩固生产服务业、培育新兴服务业、升级传统服务业,着力发展大商贸、建设大市场、促进大物流。积极培育商贸龙头企业,稳步发展房地产业,推进社区服务业,加快发展中介服务业,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深入落实国家惠农政策,继续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规范物流市场,整顿物流秩序,启动物流中心二期工程。完善“万村千乡”市场网络,农家店覆盖率达90.4%,配送商品3 580种。
  
  五、倾力打造宜居城市,着力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强化精品意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构筑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特色彰显、功能升级、管理高效、宜商宜居的现代化滨江城市。

推荐访问:科学发展观 牢固 冲刺 全省 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