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森林火灾的诱发原因及防护措施


  摘 要:森林火灾具有自然属性,其突发性强、破坏性大、难以处置,一旦发生则势不可挡,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为此,本文从森林火灾发生的源头及等级确定入手,在逐一分析其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最终构建科学合理的森林火灾防护体系。
  关键词:森林火灾;诱发原因;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S7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3086
  1 森林火灾概述及等级确定
  火是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的干扰因子[1],在世界范围内,每年平均发生森林火灾20余万次,烧毁森林面积约占全世界森林总面积的1%以上。我国每年平均发生森林火灾约有1万多次,烧毁森林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公顷,约占全国森林面积的5%~8%,导致系统失衡,森林生物总量急速下滑,生产力被严重削弱。高强度的烈火还能破坏土壤原有的化学、物理性质,降低土壤的保水性和渗透性,是林地和低洼地地下水位上升、引发沼泽化的真正元凶;此外,由于土壤表面碳化增温,还会加速火烧迹地干燥,导致阳性杂草丛生,不利于森林更新或耐极端条件的低价森林更迭。
  林火发生后,按照其对林木所造成的损失及过火面积的大小,可将森林火灾划分为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等4个级别。对一般森林火灾的界定如下:受害森林面积小于1hm2,或死亡人数在1~3人之间,亦或重伤1~10人之间;较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100 hm2,或死亡人数在3~10人之间,亦或重伤10~50人;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1000 hm2,或死亡人数在10~30人之间,亦或重伤50~100人;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hm2,或死亡人数>30,亦或重伤>100人。
  2 森林火灾的诱发原因分析
  森林火灾的诱发原因主要有自然和人为因素2种。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干旱少雨、持续高温、雷击频发、大风及全球变暖等。而人为因素相对复杂,由于人们的防火意识不够,森林防火在预防措施上又没能很好跟进且无定期监测行为,这均为火灾的引发助长了发生几率。现阶段,人们的消费情趣更多放在户外运动及野外活动上,这也为森林火灾的发生提供了更多的潜在因素,一些林区归地方管理,防火意识不强,有的地方补救措施不到位使个别小火情变为大火灾。另外,森林中堆积的枯枝落叶,特别是含脂量较高的针叶,其在小雨后、潮湿状态下,易被氧化放热,进而引发自燃。
  3 针对森林火灾的防护措施
  加强对森林的管理,确保森林远离火源,具体措施如下:通过完善管理机制、落实责任、壮大队伍、增强保障、健全机制、加大投入,对森林火灾进行科学防控,做到火情早发现、早预报,火患早排除、早处置,进而确保森林火灾的发生几率小于25次/10万hm2、受害率小于1%;普遍建立联防联治、弓箭攻防的群众性自治护林联防组织,全面开展“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场与乡”护林联防活动,推进护林联防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及正常化,以促进互助支持体系的形成,利用电视、会议、标语、电信及网络等形式进行防火宣传,提高群众的防火意识,使“护林消防人人有责”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扑救森林火灾犹如军队作战,必须精心组织与指挥。各个林区应建立常备的消防队伍并将消防队伍建设与林区移民事业相结合,从而有利于森林扑火与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在重点林区,还应配有快速反应的专业空军消防,一旦发生火情,能够迅速部署侦查、扑火、救援等工作。在林区建立便捷的灭火水源,尽可能将水引入林区,做到有备无患;实施林火动态、适时监测,以实现“打早、打小、打了”为第一要务。林火监测通常分为4个空间层次,包括地面巡护、瞭望台定点观测、空中飞机巡护和卫星监测。地面巡护一般由护林员、森警等专业人员执行,实现摩托化高机动巡护更有利于火情巡查。航空巡护是利用飞机沿一定航线在林区上空巡逻、侦查,以适时报告情况。利用卫星进行林火监测具有监测范围广、时间频率高、准确度高等特点。另外,在林区公路、进入林区的交通路口和林区防火隔离带处应安装高清摄像头,以加强监测。
  4 结 语
  综上,森林防火是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营造的客观需求,也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必要措施。森林火灾一定程度上可受人为调控而有所缓解,应及时掌握林火发生的源头及规律,从起点入手对其进行防治,“科学防火、人文防火相结合的道路”更适于我国森林的防火事业[2],最终为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 单延龙,王淑群,曾超等. 吉林省主要林型森林火灾的碳量释放[J]. 生态学报,2010,30(9):2254-2260.
  [2] 王春芳,郭风平. 当代森林火灾防控对策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7):168-173.
  作者简介:于明,男,营林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及安全防火等技术工作。

推荐访问:浅析 诱发 火灾 防护 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