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设立的军事指导委员


  1927年7月8月,国民政府在南京筹备复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并下令在广州黄埔军校的第五期学员赴南京举行毕业典礼。同年8月15日,黄埔军校第五期第一、二、六大队学员共1480人在南京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大操场举行毕业典礼。11月5日,军事委员会颁令将军校改名称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方认为教育是国家之百年大计,而军事教育又更有胜于此,为适应未来国际间紧急局势之演变,故对军事教育内容不断革新,军校办学领导层组成人员亦重新作出部署与聘任。1927年12月28日,军事委员会复令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设立上层军事教育指导,选派部分有军事教学实践经验的高级将领组成“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军事指导委员”。黄慕松、葛敬恩、陈仪、周亚卫、冯轶裴、李鼐、方策、钱宗泽、李铎、张修敬等十位将领曾任军事指导委员。笔者参照黄埔军校史料,将这十名军事指导委员作简要介绍。
  一、民国边政外交里手,高等军事教育专才——黄慕松将军
  黄慕松(1884—1937),别字承恩,广东嘉应府人。早年肄业于汕头岭东同文学堂,后转入广东武备学堂就读,毕业后被北京政府军咨府选派赴日本留学,1905年10月获得所在省督府官费保送,先入日本陆军振武学校完成预备学业,在学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继入日本陆军联队工兵大队实习,1906年6月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学习,1907年11月毕业。回国后,任广东黄埔陆军小学教官、监督。辛亥革命爆发后,参与广东的革命党军事活动。后任广东北伐军总司令部参谋长,率部北伐作战至南京。1913年1月,任国防考察委员,奉派赴蒙古、新疆考察边疆政务。1914年返回北京,任北京政府陆地测量局局长。后再度赴日本留学,考入日本陆军大学第十三期深造。毕业后赴英国留学一年,后在德国、法国研究与考察两年。回国后,任北京政府外交部中俄界务公署参议,中俄会议专门委员,交通部路线审查委员会主任,军务善后委员会委员。1924年9月,被北京政府陆军部晋升陆军少将,同年返回广东供职。1925年9月,被北京政府陆军晋升陆军中将。1927年1月,任广州黄埔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高级班副主任,同年12月,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期)军事指导委员。后奉派英国出席万国航空会议等国际会议,并任国际军缩会议中国代表团专门委员等职。1933年4月,任新疆宣慰使。1934年1月,奉派赴西藏任致祭达赖专使,并代表国民政府主持册封大典。1934年1月,特任致祭护国弘化普慈圆觉大师达赖喇嘛专使。1934年3月,任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长。1932年至1936年,兼任陆军大学兵学研究院兼代院长。1934年至1936年,任陆军大学代理校长(第十期至第十一期后半期)。1935年4月4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中将。1936年7月,“两广事变”后,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兼任广东全省保安司令部司令官,到职不足八个月,于1937年3月20日因病在广州逝世。
  二、现代军事制度、航空事业开拓者,军事教育、军史编纂先驱——葛敬恩将军
  葛敬恩(1889—1979),别字湛侯,浙江嘉兴人。他从浙江武备学堂毕业后,任浙江陆军小学堂教习。1913年12月,考入陆军大学正则班学习,1916年12月毕业。1919年11月,考入日本陆军大学第十四期学习,1923年12月毕业。回国后,任浙江陆军第一师司令部参谋长等职。1925年,随浙军参加对奉军的作战,任孙传芳部联军徐州总指挥部参谋长。1926年10月,作为孙传芳代表赴南昌晋见蒋介石,代表浙军归附,他本人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同年12月,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处长,随军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3月,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南京本校筹备委员会委员;同年12月,军事委员会颁令委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期)军事指导委员。 1928年11月,任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参谋次长。1930年3月,免除参谋本部参谋次长职,调任青岛特别市( 相当于中央直辖市) 市长,同年6月免市长职。1931年8月,任蒋介石代表,奉派与鲍文樾( 张学良代表) 赴太原敦促阎锡山、冯玉祥下野出国。抗战爆发后,闲居上海寓所。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5年8月奉派随同陈仪赴台湾接收,任国民政府台湾行政长官( 陈仪) 公署秘书长,兼任国民革命军派赴台湾前进指挥所主任,负责台湾日军受降及军政接管事宜。1947年5月,被聘任国民参政会第四届参政员;1948年5月,当选为行宪第一届立法院立法委员。1949年,联络上海和香港两地立法委员50余人通电脱离国民政府,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民革上海市委委员;上海市第二、三届政协委员、第四届政协常委;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79 年10 月11日,因病在上海逝世。
  三、民国军政事务专才,高等军事教育与理论开拓者——陈仪将军
  陈仪(1883—1950),别字毅,浙江绍兴府人。1883年5月3日,生于绍兴一个世代商绅家庭。1902年,考上浙江官费留学生,先后就读于日本陆军测量学校、日本陆军炮兵射击学校第四期,1903年在日本加入光复会。1905年,再获得官费保送日本留学,先入日本陆军成城学校完成预备学业,继入日本陆军联队炮兵大队实习。1906年1月,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五期学习,1907年11月毕业。回国后任北京政府陆军部二等课员。1911年,武昌起义时,参加浙江光复军事活动,任浙江都督府军政司司长。1914年,应召到北京,任北京政府总统府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参议。1917年12月,三赴日本留学,考入日本陆军大学第十三期学习,1920年10月毕业。1921年,回国后经营实业,后返回浙江从军,1924年9月,任浙江陆军第一师师长。1926年9月,任浙江省省长;同年12月,率部归附国民政府,被推选为浙江省政府委员、主席。1927年1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第十九军军长;同年12月,军事委员会颁令委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期)军事指导委员。1929年4月,任南京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署长;同年5月,任国民政府军政部代理部长,同年8月免职。1934年1月,任福建省政府主席。1941年8月28日,免福建省本兼各职,任第三战区第二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参加抗日战事。1945年5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同年任陆军大学(正则班第二十期至第二十一期)代理校长。抗战胜利后,1945年8月,任台湾省行政长官,9月兼台湾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负责台湾日军受降及接收事宜。1947年2月,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二级上将;同年4月,因台湾发生“二二八”事件而去职。1948年1月,再任陆军大学代理校长;同年6月,任浙江省政府主席。1949年1月,因策反汤恩伯部未遂,2月23日被捕入狱,后押解台湾监禁。1950年5月18日,在台北以“通敌叛国罪”被枪决。

推荐访问:南京 设立 中央 指导 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