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胆直陈献奇谋 粟裕三谏党中央


   在战争年代,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下级对上级所下达的命令,同样的内容只能允许提三次异议。
  
  淮海战役是由粟裕建议而发起的,这早已成为不争的历史事实。在战役发展的关键时刻,特别是在南线战略决战的紧要关头,粟裕提出了重要的建议,对中央军委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粟裕给中央送重礼
  
  事情还得从1947年说起。
  1947年3月13日,国民党军胡宗南部开始进攻中共首府延安。在蒋军对延安狂轰滥炸整整六天之后,毛泽东和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央首脑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从王家坪桃园出发,撤离延安,开始转战陕北,并在转战中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毛泽东和中央机关与敌军在山沟里周旋了8个月,于11月底转移到米脂县的杨家沟,在一个叫“扶风寨”的庄园住了下来。自此,毛泽东和中央机关获得了一段相对安静的日子。
  刚刚安顿好,毛泽东便跟周恩来、任弼时商量:“这里环境好,我们在这里召开一个会,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拿出一个纲领性文件。”周恩来、任弼时表示同意。这个由毛泽东提议召开的会议,就是我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召开的著名的“十二月会议。”这次会议极为重要,除有当时能够到会的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以外,还有陕甘宁边区和晋绥解放区负责同志参加。
  中共中央委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于1947年11月8日,离开华野指挥机关去邯郸晋冀鲁豫中央局商讨华野外线兵团后勤供应问题,后又奉命到西柏坡中央工作委员会汇报工作。他是在西柏坡接到中央电报要他到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参加中央会议并汇报华东战场情况的。华野副司令员粟裕闻知陈毅要去中央开会,特地派了一辆十轮大卡车,装了十八桶汽油,日夜兼程赶到河北平山县,让陈毅带到陕北,作为华野全体官兵送给党中央的礼物。
  陈毅后来对粟裕说,当时也有一些地方领导给中央带去礼物,但有的被退回,有的还挨了批评。唯独华野送去的汽油甚得毛泽东欢心,受到中央的赞扬。毛泽东说,粟裕送的不是汽油,而是“及时雨”。周恩来则感慨万千地说,这个粟裕真是心细如发啊!
  
  “子养电”——斗胆直陈,集中兵力中原歼敌
  
  1948年1月,粟裕率领华野指挥机关和四个纵队集结于河南省的许昌、临颍、漯河地区。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他们将在这里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休整,传达贯彻中共中央1947年12月会议精神,进行新式整军,为执行新的作战任务作准备。
  此时,中原战场的胜负已成为国共交战双方统帅关注的焦点。蒋介石为改变他在战略上的被动地位,维持其在全国的反动统治,采取了坚守东北、力争华北、集中力量加强中原防御的战略部署,调集重兵于中原战场,一再叫嚣“确保中原”、“肃清中原”。毛泽东为实现用五年左右时间打败蒋介石的战略目标,指挥刘邓(刘伯承、邓小平)、陈粟(陈毅、粟裕)、陈谢(陈赓、谢富治)三路大军经略中原,并强调指出:“中国历史告诉我们,谁想统一中国,谁就要控制中原。今天中原逐鹿,就看鹿死谁手了。”
  在这一关键时刻,身处战争第一线并且时刻关注战争全局的粟裕,时刻在分析敌我战略态势及其发展趋势,认为改变中原战局进而发展战略进攻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关键在于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大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使我军在兵力对比和技术装备上走向优势,战争形势即可急转直下,也可推动政治形势的迅速变化,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才能迅速到来。
  1948年1月22日,粟裕将他的战略构想以及相应的建议电告中央军委和刘伯承、邓小平。这就是华野战史上著名的“子养电。”(按照电报地支代月、韵目代日的惯例,“子养”即1月22日,故称“子养电”)
  令粟裕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子养电”所提的集中兵力在中原地区打几个大歼灭战的战略构想竟与毛泽东分兵渡江南进的战略意图相悖。当“子养电”传到中央军委的时候,毛泽东与陈毅正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激烈地讨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战略部署,并拟令粟裕率部渡江南进。
  
  中央军委电令粟裕渡江南进,粟裕再陈:集中兵力打大歼灭战
  
  1948年1月27日,也就是粟裕给中央军委发出“子养电”五天之后,中央军委正式给粟裕下达电报命令,命令的主要内容是:为迫使敌人改变战略部署,吸引敌人二十至三十个旅回防江南,现确定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的第一、第四和第六纵队(这三个纵队随即组成第一兵团),由粟裕率领渡江南进,在江南数省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任务。渡江地点似以秭归、宜昌附近,宜都、江陵附近,择地渡江进入湘西为较适宜。或从洪湖、沔阳地区进入鄂南,先在湖南和江西两省周旋半年至一年,沿途兜圈子,以跃进方式分几个阶段达到闽浙赣边,使敌人防不胜防,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渡江时间,可在2月,或5月,要粟裕“熟筹见复”。
  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粟裕一方面在十分保密的情况下,立即着手进行渡江南进的各项准备,另一方面则反复掂量中央军委的电令。经过三天的缜密思考,写出一份长达2000字的电报,于1月31日上报中央军委。在这份电报里,粟裕重申他在“子养电”中的观点和建议,“如能于最近打几个歼灭战,敌情当有变化。因此,于最近时期,将三个野战军由刘邓统一指挥,采取忽集忽分(要有突然性)的战法,于三个地区辗转寻机歼敌,是可能在短期内取得较大胜利的”。
  毛泽东接到粟裕的电报,特意把原定2月1日动身去前线的陈毅留下来一起研究。研究的结果仍然坚持由粟裕率领三个纵队渡江南进,认为从调动中原的敌军主力去江南的意图考虑,向蒋介石的要害地区出击是最有效的。2月1日午夜,毛泽东起草给粟裕的复电,指令粟部休整一个半月,3月下旬出动。后来因情况发生变化,渡江时间由3月下旬推迟到5月15日以后。
  
  第三次直陈:建议第一兵团暂不过江
  
  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华东野战军第一、第四、第六3个纵队编组为东南野战军第一兵团,粟裕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渡江南进的各项准备工作随即全面展开。第一兵团于2月下旬集结濮阳地区休整,同时派侦察科长率领一个加强营,运用各种手段侦察敌军动态,派原皖江区党委书记曾希圣带百余名干部到皖江地区加强工作,派原新四军第七师参谋长孙仲德带领一批干部到长江北岸积极开展渡江的准备工作。
  在准备期间,粟裕并未停止思考和研究,他常常拿着中央军委的电报阅读、沉思,在地图前观察、测算,反复分析研究敌我双方情况,寻求改变中原战局、发展战略进攻的最佳方案。从当时情况来看,要打大规模的歼灭战,分兵渡江南进是做不到的,而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的条件却日趋成熟。在中原战场上,我军有10个主力纵队,加上两广纵队、特种兵纵队和地方武装,只要统一指挥集中兵力,是有力量打大歼灭战的。中原黄淮地区地势平坦,交通发达,固然便于敌人互相支援,但也利于我军机动作战。我中原新解放区已有初步基础,又背靠山东和晋冀鲁豫老解放区,可以及时得到人力物力的支持,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优势。相反,偏师南下,三个纵队,10万大军,渡江以后完全没有了后方,在敌占区转战几个省,行程几千里甚至上万里,补给困难。部队在一无后方二无外援的情况下,也无法打大仗,无法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尽管三个纵队渡江南进后,会给敌人以相当的震惊、威胁和牵制,可以调动江北部分蒋军回防江南,但是调动不了敌人在中原战场上的四个主力军。这四个军(整编师)战斗力较强,是中原蒋军骨干。其中第五军、第十八军是蒋介石的嫡系主力,到江南作战难以发挥其机械化装备的优势,蒋介石是不会把它们调到江南跟我们打游击的,而第七军和第四军是桂系部队,蒋介石从政治上考虑,也不会“纵虎归山”,把它们调到江南。如果三个纵队渡江南进,又调不走敌人在中原的四个主力军,则势必分散我军兵力,我军在中原战场势难打大的歼灭战。如果三个纵队留在中原,则可以充分发挥他们善于野战的长处,用减员五六万人的同样代价,则可歼敌三至五个军(整编师)。两者对比,三个纵队还是留在中原作战更为有利。

推荐访问:党中央 直陈 奇谋 斗胆 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