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①


  [摘           要]  “江苏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成为近几年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通过对江苏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现状的统计分析,发现制造业强省的战略对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鉴于此,对目前江苏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具体对策,旨在为相关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    键   词]  江苏制造;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思考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067-01
   近年来,江苏省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但在“江苏制造2025”背景下,如何把握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方向和素质要求,培养适应江苏省制造业发展变革潮流的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对此,本文分析了近三年江苏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现状,明确了职业教育转型变革的迫切性,提出了改革江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几点措施。
   一、江苏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据调查,江苏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尚不合理,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无论人才培养目标、模式还是过程都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模式更名不更内容
   当前,虽然大多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在创新、变化,但多数模式都仅换个名字,或增加几门课程,引入校企合作,围绕文字重新设计,实际应用中仍然维持原来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太宽泛
   多数职业院校结合学生学习、就业情况总结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规范性不足,具体能力要求泛泛而谈,没有讲具体,且没有对各专业对应的行业、岗位和市场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和可行性分析,导致我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缺位、定位不明确等现象。
   (三)人才培养投入不足
   据统计,2016年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167.83亿元,比2015年下降3.35%;普通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总投入161.47亿元,比2015年增长4.40%。江苏省教育经费投入方式仍以生均为标准,总投入的增长幅度不足,较粗放,拨款速度较慢,且对院校服务社会方面的投入不足。
   (四)人才培养质量不够高
   当前,江苏省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培养数量跟不上技术的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跟不上经济全球化的脚步,实践场所从申请到运行跨时太长,跟不上企业变化,折射出我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高,达不到企业要求的现状。
   二、“江苏制造2025”对技能性人才的新要求
   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6》数据显示,江苏省制造业人数为595万人。身为长三角经济体的重要成员,江苏以制造业为主(占比超过94%)的工业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长期维持在50%以上。这表明,江苏制造业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是驱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江苏制造2025”对技能性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一)复合型人才
   在“江苏制造2025”背景下,制造业急需一批具有某一领域综合知识的复合技能型人才。虽然生产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需要各个流程、工艺和步骤相互协作,从全局考虑分析并解决问题,并兼顾各个技术的兼容性。目前较难培养出这类人才,复合技能型人才需求越来越显著。
   (二)技能型人才
   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高超的技术,这就需要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及时调整专业、课程和培养目标。现代制造业对人才的理论知识要求和掌握技术的广度和深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創新型人才
   “江苏制造2025”需要大量高素质和高技能创新型人才为支撑,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紧跟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步伐。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新是制造业变革的必经之路,需要大批具有较强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才。
   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
   (一)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立足于办出特色,坚持以专科层次为主,争创一流。在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才旺盛需求的江苏,需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如高职院校向技术本科大学转变,推行校内优势专业与本科院校联合培养技术本科人才,或开辟高职学生回校再深造通道。
   (二)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江苏省高职院校要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1)学生在入学一个学期后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调整专业。(2)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特点,提供跨专业的选修课、创新创业课程和科技创新课程等渠道培养人才。(3)可模仿本科院校开设双专业模式。(4)开展校企深度融合,合作培养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三)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与经济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首先,江苏省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主动对接先进制造业,如建立协同创新中心等。其次,人才培养目标要科学定位,不能泛泛而谈,岗位面向要做好毕业生的充分调研,技能标准要切合专业课程体系,能力构成要实实在在和企业需要相挂钩。
   参考文献:
   [1]牛玉霞.江苏职业教育对地区经济贡献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17(5).
   [2]王侃钰.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估算及分析[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7(9).
   [3]罗桂城.“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职业教育的问题反思与变革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7(19).
   [4]李叔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J].人力资源开发,2016(7).

推荐访问:江苏 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 思考 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