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翻译者专业知识素养培养研究


  【摘要】为保障法律翻译的精准性、规范性和专业性,译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专业知识。高校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普遍忽视学生法律专业知识素养的培养,研究者亦未对此问题给予应有关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对外法律工作,强化涉外法律服务。这一战略部署为高校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契机、方向和挑战。文章认为,翻译专业学生法律专业知识素养的培养应以国际货物贸易为主线,主要包含六个模块内容,并详解了各模块的具体内容构成及内部逻辑联系,提出了术语驱动型双语教学模式,并剖析了现代教学理念在法律专业知识素养培养中的特殊意义和具体应用。
  【关键词】法律翻译;专业知识素养;课程
  随着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和依赖不断加深,法律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加强涉外法律工作的战略部署,更是将法律翻译工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作为专业用途翻译的分支,法律翻译在近些年来受到的学术关注也与日俱增。从教学角度关注法律翻译者,不约而同地指出了我国高校法律翻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课程设置不合理,一个集中表现是学生缺乏学习法律专业知识的机会。这些研究成果认识到,由于法律翻译对精准性、规范性和专业性有极高要求,在法律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强化法律专业知识素养的培养。不过,至于具体如何培养翻译专业学生的法律专业知识素养,研究者鲜有关注。本文结合社会对法律翻译人才的现实需求,探讨法律专业知识素养课程的微观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法律专业知识素养课程的内容元素、授课模式,并讨论现代教学理念与网络平台在法律专业知识素养培养中的应用。
  一、法律专业知识素养课程的内容元素
  法律专业知识素养课程的内容元素,即法律专业知识素养课程要向学生传授哪些专业知识。
  目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共确立了包括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刑法等在内的十六门课程,作为法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这些课程全面覆盖了法学本科专业学生未来可能碰到的各种法律问题。不过,如此庞大的课程量显然远超翻译专业学生的负载能力。因此,在思考法律专业知识素养课程的内容元素时,必须首先把握内容量可控原则,从法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中科学地萃取整合,构筑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法律专业知识素养课程有明确的现实目标,那就是帮助学生在未来从事法律翻译工作时,能够做到精准、规范和专业。因此,贴近未来提供法律翻译服务的社会现实需求,是法律专业知识素养课程内容元素遴选原则之二。
  秉承内容量可控原则和贴近社会现实需求原则,本文认为法律专业知识素养课程的内容设计可以考虑围绕国际货物贸易主线,探索国际货物贸易活动从合同磋商——合同订立——合同履行——纠纷解决流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系列法律问题。这样,国际货物贸易这条主线就可以将合同法、商主体法、知识产权法、争议解决等知识模块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在具体内容上,可以设立六篇:基础理论知识、商主体、合同、国际结算、知识产权、仲裁与诉讼。
  第一篇:基础理论知识。基础理论知识篇探讨法律现象共同发展规律和共性问题,对应法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法理学”,内容主要为法的概念与分类,重点是公法与私法、判例法与成文法、民法与刑法等几组核心概念。除法学论文或法学著作翻译项目外,译者一般不会在翻译实践中直接接触到法的概念、分类等基础理论知识。然而,本篇是后五篇的铺垫——对非法学专业学生而言,要系统、准确地掌握下面五篇内容,基础理论知识至关重要;此外,先学习法律现象共同发展规律和共性问题,再学习具体部门法知识,也符合从一般到具体的认知规律。
  第二篇:商主体法。商主体,也称商事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具有商事权利能力和商事行为能力,能以自己名义独立从事商事活动并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和组织。说得通俗一点,商主体就是商事活动的参与者。商主体常是译者提供服务的对象,不仅如此,译者处理的文本类型中,有许多是直接关于商主体规则的,如公司章程、招投标文件。实践也表明,译者常会在公司和合伙企业的一些基础规则和术语方面出现理解和处理错误。因此,译者需要较为深入地了解商主体的具体规则。国际货物贸易活动中,最值得关注的参与者是公司和合伙企业,故本篇内容主要涉及公司和合伙企业。商主体法核心内容有:1.企业的设立,尽管各国在具体规则上有细微差异,但都普遍明确企业的设立程序是法定的,设立人不可随意调整;2.企业资本,即企业获得经营所需资金的渠道,主要包括投资人的出资和借贷;3.企业的经营管理,或日企业里的“人”,包括经营者和所有者,在合伙企业里,经营者和所有者均指向合伙人,在公司里分别指董事和股东;4.企业的破产与清算,这是企业在经营发生困难且无法挽救时的必然出路。
  第三篇:合同法。合同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更是贯穿国际货物贸易的始终。从商事活动参与者开始接洽谈判到签署备忘录,再到合同订立、履行和纠纷解决,处处都离不开合同法的规则。合同文本也当仁不让,成为译者最常处理的法律文本。因此,合同法是法律知识素养课程内容元素中最重要的一块。出于减少各国因合同法差异而给国际贸易活动带来阻碍的考虑,目前关于合同法已经形成一些国际公约和国际示范法,进一步带动各国合同法逐步走向趋同。因此,合同法虽然内容体系庞大,但逻辑性强,且各国差异性小。各国合同立法和关于合同法的著作一般从三个方面阐释合同法的规则:1.合同的订立,主要涉及合同有效性的必备要件和影响合同有效性的要素;2.合同的内容,即合同条款的分类、免责条款等;3.合同的救济,具体包括违约概念、类型和损害赔偿金、实际履行等违约救济方法。
  第四篇:国际结算。商事活动参与者成功订立合同后,其中一方的义务往往表现为向另一方支付货币。国际贸易活动的兴盛,催生了多种快捷安全的结算方式。结算的内容,在商务谈判、合同文本起草、合同履行及纠纷解决过程中,均是最敏感、易出问题的地方。又因其固有的复杂性,译者一般难以准确理解国际结算的许多规则。本篇以汇款、托收、信用证等结算方式为内容(信用证为重点),介绍汇票、本票、支票等金融工具。

推荐访问:翻译者 素养 专业知识 培养 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