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hljg/hljg201603/hljg20160332-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hljg/hljg201603/hljg20160332-2-l.jpg
  摘    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主要阐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学设计与实践教学培养方案规划等教改问题,并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从培养目标、核心课程与毕业学分要求三个方面分析了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内容。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3-0077-03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是目前高等教育改革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1]。而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则是规定其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指导文件,更是高等院校贯彻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其对人才培养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2-3]。具体地说,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的具体形式[4],是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目标要求的总体蓝图,高等院校将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来组织教学活动与实施教学管理,并进行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督与评价。
   高等院校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高的高级人才。目前,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融合,这从本质上改变了人类的工作、学习、生活乃至思维的方式。更多纷繁复杂的综合性、社会性问题往往要通过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才能够解决。这就要求人才的知识面要宽,应变能力要快,开拓能力要强,并具备多种综合素质特征。
   目前我国已经发展得较为完整的是工程教育体系[5]。随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在高校中逐步开展与落实,建立健全具有国际等效性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已达成了广泛共识[6]。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对深化我国的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尤其是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在设计这一系统工程的实施方案时,势必依照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系统工程的分析与规划[7]。依据高等院校对人才知识储备、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协调发展的总体培养要求[8],交通运输专业拟定的人才培养思路为: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思想为指导,进行理论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素质训练;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重点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课内理论与实践教学和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等各个培养环节的优化组合与具体实施,实现学生知识储备、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的综合培养与锻炼。
   以知识储备、能力水平与综合素质协调发展为中心培养目标,是培养方案的第一层;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二层为知识储备、能力水平与综合素质培养的内容和要求,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和实践能力等,而且各方面能力要求的侧重点不同,即在总目标中的构成比重不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知识储备、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训练与培养不是单一目标要求完成的,而是通过多方面知识储备、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训练达成的。但其又有各自侧重的培养方向与目标,使整个培养方案更为全面、综合与立体。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应按照知识能力、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的结构体系,以学科为基础开展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设置具体课程时,可采用“必修课”、“选修课”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必修课又分为通识教育课程[9]、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三部分。选修课又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开放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必修课为全校范围内的公共基础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育、外语等。选修课为全校范围内的公共选修课,强调学生对人文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学习和了解。
   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设计
   在课程体系确定后,教学大纲的编制将是保证教学内容得以贯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教学大纲的编制,首先要能够保证教学内容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完整统一性,其次要能够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再次就是要根据交通运输专业的需求,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最后是能够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交通运输学科发展中的新理论、新方法补充到教学中,不断完善教学内容。
   (二)方法设计
   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是保证知识传播、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学方式与方法的科学有效程度,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过程中,须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与环节,应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讨论式教学、自主式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网络教学等教学方式与手段,不断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考核方式设计
   把学生学习表现评价贯穿在日常教育教学的整个行为之中。利用平时表现评估和阶段考核来综合评定学习效果。平时表现评估采用随堂进行的形式。评估指标包括学生的出勤率、课堂提问主题发言、随堂测验和小组讨论等。阶段考核注重过程考核,采取多样化累加式考核形式,如闭卷、开卷、半开卷,笔试、口试、操作试,答辩、论文、案例等,鼓励学生思考多种答案,培养创新能力。考核的成绩均将按一定的比例计入到课程的综合考核成绩中。
   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实践教学培养方案规划
   (一)课内实践方案规划
   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步骤。实践教学培养方案的规划须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注重与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其次是注意不同阶段和不同实践环节的培养目的和前后衔接等因素,注重系统地统筹安排实践教学;再次是实践教学须满足知识储备、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的连续性;最后就是要根据不同实践教学的目的与要求,将集中实践与分散实践有机结合。

推荐访问:人才培养 认证 方案 工程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