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进入全面开放时代


  摘要:外资银行已在通过设立在华分支机构、股权投资以及设立在华现地法人银行等三个途径进入中国银行业。吸引外资银行的主要因素是:中国银行前景看好,银行业在中国金融业中的重要地位,中国银行业的质量提升,以及外资财务投资的动机等。外资银行的进入将对中国金融业产生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银行;外资
  
  长期以来中国的银行业不但在国内具有寡头垄断地位,对外也处于高度的被保护状态。但是,根据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所签署的协议,中国于2006年12月11日起全面开放银行业,自此中国银行业进入跨时代的全面竞争的时期。本文拟就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银行市场的现状、哪些因素吸引了外资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等三个方面作简要的探讨。
  
  一、外资进入我国银行市场的现状
  
  外资银行主要通过设立在华分支机构、股权投资以及设立在华现地法人银行等三个途径进入我国银行市场。
  第一,外资银行在华的分支机构快速增加。2002年以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大批外资银行涌入我国市场,人股中资银行。根据银监会的统计,截至2006年12月底,在中国注册的外资独资和合资法人银行业机构共14家,下设19家分支行及附属机构;22个国家和地区的74家外资银行在我国设立了200家分行和79家支行;42个国家和地区的186家外资银行在我国设立了242家代表处。在营业性机构中,来自亚洲的数量最多,高达168家,占比为54%,欧洲77家,占比为25%,北美洲32家,占比为10%;这些银行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中香港102家、美国26家、英国21家、日本19家、新加坡17家;法国15家;加拿大6家。截至2006年12月底,外资银行可以经营存款、贷款、结算、托管、代理保险、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个人理财业务以及代客境外理财等100余项业务品种,115家外资银行机构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在华外资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1,033亿美元,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1.8%;存款总额397亿美元,贷款余额616亿美元;外汇资产总额676亿美元,存款总额178亿美元,贷款余额359亿美元;人民币资产总额2,788亿元,存款总额1,706亿元,贷款余额2003亿元。
  第二,股权投资成为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银行市场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我国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和上市速度的加快,对我国银行的股权投资成为外资银行相对控股我国银行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些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财务投资的重要途径。目前,根据不完全统计,汇丰控股投入17亿美元收购交通银行19.9%的股份,美国高盛集团购买中国工商银行5.03%的股份,德意志银行购买华夏银行7.02%的股份,渣打银行收购渤海银行19.9%的股份,美国花旗银行在通过与法国兴业银行、中国平安集团的激烈竞争,终于如愿以偿地入主广东发展银行,加拿大的丰业银行收购西安商业银行2.5%的股份,汇丰银行收购上海银行8%的股份,澳洲联邦银行收购济南市城市商业银行11%的股份。荷兰国际集团凭借在中国市场推出的保险和资产管理产品的优势战胜德意志银行,宣布以大约人民币17亿元的价格收购北京银行19.9%的股份,美国新桥则以17.89%的股份相对控股了深圳发展银行。从上述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股权投资的实际情况看,可以发现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外资银行主要选择即将上市的银行进行所谓战略投资从而达到其获取巨额财务回报之目的,高盛集团对工商银行的股权投资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第二,通过场外交易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收购我国上市银行或准上市银行的股权,以相对控股的方式,掌控上市银行的经营管理权,美国花旗收购广东发展银行的股权、美国新桥收购深圳发展银行的股权,都是以相对控股的方式,获取了标的银行的控制权和经营管理权。
  第三,申请成为外资法人银行是外资银行更为深入介入中国银行市场的重要途径。2006年12月11日银监会颁布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和《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细则,正式开始实行,根据该条例的规定,外资银行可以按照自愿和商业原则,自主选择在我国的商业存在形式,外资银行可以申请成为我国的外资法人银行。外资法人银行可以从事全面外汇和人民币业务,包括对中国境内公民的人民币业务。外国银行分行将主要从事全面外汇业务以及对公司和机构客户的人民币业务。
  条例实施以来,外资在华银行普遍反应积极,在华业务规模位居前列的外资银行都在积极筹备改制为外资法人银行。2007年3月20日,中国银监会批准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开业。截至目前,已有12家外资银行获准将中国境内分行改制筹建为外资法人银行。除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和花旗银行等四家外资法人银行已经获准开业外,其余8家正在进行改制筹建的外资银行是:恒生银行、日本三菱东京日联银行、日本瑞穗实业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荷兰银行、永亨银行、新加坡华侨银行、美国摩根大通银行。此外,新加坡大华银行、南洋商业银行、中信嘉华银行也分别向中国银监会提出将其中国境内分行改制为外资法人银行的申请。
  从外资银行在华的战略布局上看,无不把上海作为其最为重要的战略要地,上海已经成为外资银行的投资热土。
  根据上海银监局的统计,截至2006年10月末,在沪外资银行分支机构总数达94家;资产总额突破600亿美元,占上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4.2%,5年内年均增长31.29%。同时,外资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同步逐年降低,从2001年底的3.93%降至2006年10月底的0.57%。从市场份额看,截至2006年末,上海市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存量已占全市份额的14.2%,比年初上升2.3个百分点。其中,外资金融机构新增的人民币贷款占全市人民币贷款增量的29.3%,较2005年上升15.8个百分点。外资金融机构全年新增本外币存款429亿元,同比多增157亿元。
  而且,中国银监会2006年12月24日宣布的允许其在中国境内分行改制筹建为法人银行的这9家外资法人银行的注册地均在上海市。截至2006年9月末,首批获准改制的9家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分行数量占外资银行在华分行总数的34%,总资产占外资银行在华总资产的55%,盈利占外资银行在华盈利的58%。截至目前,银监会批准12家外资银行获准将中国境内分行改制筹建为外资法人银行,除美国摩根大通银行将改制后的外资法

推荐访问:中国银行业 开放 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