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探究分析


  摘 要:伴随我国经济发展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当前社会对铜、锌、钼等有色金属矿业的需求日益增大。因此,探究有色金属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分析其找矿特点和发展前景,对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测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有色金属;地质条件;找矿特点;成矿规律
  中图分类号:P61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8.096
  所谓“有色金属”,即为除黑色金属外的相关矿产,具体包含以铜、铅、锌、镍、钼等为代表的重金属,以金、银、铂为代表的贵重金属和某些稀土金属矿产为代表的相关资源。作为基础性宏观产业,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色金属在城市建筑、工业制造和航天科技等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长期以来,我国铜矿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相对匮乏,工业用铜多依赖进口。对有色金属矿产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探究和分析,有助于科学探查、合理开发和利用地域有色金属资源。
  1 有色金属矿成矿条件分析
  以内蒙古赤峰地区铜矿资源形成为例,其大地构造位于华北板块陆缘增生带和地台接触带,作为伴生成矿的燕山运动,主要包含断裂、地壳隆起和岩浆活动,构成北东向断裂与北东向火山构造。
  从构造条件分析,其褶皱构造从中生代岩浆运动后,经剥蚀影响而形成,以查干布拉格区域为例,表征出向北东向10 km左右的次级褶皱,其向斜部分由紫红色变质粉砂、板岩和细砂岩等构成,褶皱枢纽为北东50°~60°,因地形开阔并受剥蚀影响出露相对残缺。
  2 成矿规律分析
  有色金属矿的成矿规律分析主要包括控矿因素、找矿标志和成矿模式分析。其中,控矿因素涉及地层与内生矿产关系、岩浆与内生矿产关系、构造与内生矿产关系3类。
  2.1 地层与内生矿产关系
  上地幔、下地壳形成亲硫元素为主的圈层,并以铜Cu、锌Zn、银Ag、铅Pb元素为主;在二叠中晚期火山地层构成硫S、铜Cu、铅Pb、银Ag等化学块;燕山晚期,通过造山运动岩浆上侵,造成有色金属元素随岩浆移动至地壳表层,构成相关矿区。
  2.2 岩浆与内生矿产关系
  矿体演化分壹中,利用岩浆的富集作用,在侵入杂岩体的接触带部分形成铜Cu、锌Zn、银Ag等有色金属内生矿产;侏罗纪、白垩纪火山岩浆运动中,以绿帘石化、硅化、镜铁矿化、铜矿等多种矿产与火山运动密切相关。
  2.3 构造与内生矿产关系
  板块运动伴生岩浆与地壳活动,形成北东NE、北北东NNE断裂带和长轴展布的火山构造,形成较理想的容矿空间。
  从找矿标志方面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分布进行探究,岩浆穹隆部位内部或边缘多伴生矿产分布,火山岩盆地等岩浆活动地区也具备成矿条件,同时,中生代侵入杂岩体、环形构造群以及二叠纪地层隆起区域也多为找矿标志。就成矿模式而言,分为构造-岩浆演化、构造-火山活动等模式。其中,构造-岩浆演化模式以岩浆侵入作为矿物元素迁移的必备能量,同时伴随结晶分异、挥发迸出等形式,演变出亲硫成矿的多金属矿产分布;在中生代构造-火山活动中,岩浆演化分异引起易挥发矿浆与岩浆、矿产热液离析,并在扩容构造中演化为热硫化物矿床。
  3 有色金属找矿潜力分析
  某区域划分为3类找矿潜力分布区,即小型与综合异常潜力区、矿化点与矿点综合异常潜力区和有综合异常的地区,但无矿点。
  3.1 小型与综合异常潜力区
  地层走向为北北东向、向南东倾斜,区域内含隐伏断裂与张性断裂地形,分布有多火口构成的火山机构,局部次级断裂交会与火山断裂重合。该区域异常元素套合密实、应力强度大,且富集程度较高,异常元素主要为铅Pb、银Ag、锌Zn与铜Cu。以某火山机构裂隙为例,其水系沉积物与土壤异常良好,成矿条件相对优越,有色金属矿化强度较高,找矿潜力充沛。
  3.2 矿化点与矿点综合异常潜力区
  该研究区内南北SN、北西NW走向破碎带发育完全,地层走向为北东NE向,倾向为北西NW,分布有隐形断裂带1处,探明区内异常元素铜Cu、银Ag矿点2处,规模相对较大、浓集核心显著,且有铜、银、钨矿点分布。该区域被判定为二叠系地层,断裂构造与蚀变明显,化探综合异常规模显著。
  3.3 无矿点综合异常潜力区
  出露为火山岩地层与燕山晚期花岗岩为主,其接触带散布有绿帘石、黄铁矿和孔雀石等,某无矿点综合异常潜力区内含北西向断裂带多处,区内异常元素多为铜Cu、银Ag、钨W,相比于铅Pb、锌Zn分布较少,其矿产规模与强度均为中度。区域弧形水系沉积物与土壤异常较为显著,矿化规模适中。
  4 结论
  本文以区域有色金属矿产分布为例,在阐述“有色金属”概念、矿体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矿点分布进行了区域等级划分,并详细探究了个区域等级的地质背景条件、地球化学特征和找矿潜力,利用构造几何学和构造演化历史等方法探究地质矿体的物化运动特征,分析其与成矿因素间的关系,有助于加强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分类研究和合理开发。
  参考文献
  [1]刘光鼎,涂光炽,刘东生.大兴安岭中南段一个重要的有色金属资源基地[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5).
  [2]黄力军,文瑞德,陆贵福,等.乌奴格吐山铜矿物化探异常特征及外围找矿[J].物探与化探,2004(5).
  [3]冯明,梁慧社,巫正国.大地构造与中国区域地质简明教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4]牛树银,郭利军,刘建明.内蒙古白音诺尔铅锌矿的成矿作用与找矿预测[J].专家论坛,2006(1).
  〔编辑:刘晓芳〕

推荐访问:成矿 探究 有色金属 地质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