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线”抓出“热”新闻


  新闻无所谓冷热之分,但在采访一线,人们通常将一些关乎社会民生、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称之为“热线”部门,被记者们认为是新闻“富矿”,如:交通部门、房管部门等等。相反,一些看似与百姓生活关系不大的部门,如:林业、矿业部门等,假如按照原先条条块块、以部门为着力点的写作方式,这些战线一年能见报的稿件非常有限,因此被记者们称之为“冷线”。
  不少记者跑 “冷线”时非常苦恼,总认为自己写的是“边缘”新闻,成不了“主流”,因为难上稿,也影响了积极性,记者不愿下工夫经营,久而久之,这些线也沦落为“鸡肋”,陷入“死循环”。如何改变这种现象,让看似“边缘”的新闻为大家关注,让跑“冷线”的记者也活跃起来呢?近两年,《广州日报》在选题角度和写作方式上进行了一些创新和探索。
  
  方法一:通过悬念故事阐述严谨的自然科学,引发读者求知欲
  
  一些条线看似只和某一行业相关,其实,却蕴藏着巨大报道价值,能引起人们的普遍兴趣。以林业新闻为例,过去,采写林业新闻时总是以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大部分是“面上”情况,官味十足。编辑没兴趣,读者也没兴趣。有的媒体一个跑林业的记者一年发稿见报量还不足10篇。
  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生活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科技和探索类的新闻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林业部门管理着很多自然保护区,其中不但有众多珍稀动植物,而且保护区还承担大量动植物科研项目,2007年开始,我们逐渐改变林业新闻的写法,借鉴国外“发现”栏目,通过采用讲述精彩故事,设置引人入胜的悬念,探寻自然界的神奇奥秘,将严谨的科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展现在读者面前,获得众多好评。
  基于这种探索,林业记者采写了《广东发现最神秘的鸟》,这是一篇讲述广东发现国家级珍稀濒危鸟类海南虎斑的稿件,这种知识性报道怎样才能抓住读者眼球?记者没有从海南虎斑多么珍贵入手,而是通过“有两个大大的眼睛盯着我”这种生动的发现故事入手,层层深入,不仅采写发现过程,还讲述这种海南虎斑为什么叫“世界最神秘的鸟”的来龙去脉,并层层深入,通过对科学家的采访,阐述环境变化对鸟类生存的影响,并提出城市化侵蚀鸟类生存空间的隐忧。这篇新闻刊登后,众多综合性门户网站如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以及环保、林业等专业网站纷纷转载。
  通过悬念故事阐述严谨的科学,引发读者求知欲,“边缘”新闻也登上大雅之堂,而跑线记者找到切入点经营起来也兴趣十足,现在跑林业线的记者一个月的发稿见报量就差不多有10篇左右。
  
  方法二:接近受众 获得最佳视角
  
  新闻价值中一个重要要素是接近性,具有接近性特质的新闻,最容易获得受众青睐。因此,从最能接近百姓利益这一点入手,报道无疑可以获得最佳视角。
  原来的地质勘探新闻之所以不受欢迎就是与普通受众距离太远,那么如何拉近地质新闻与普通受众的关系呢?一切要从受众最关心的角度出发。
  2005年松花江水受到污染,影响了众多当地居民的饮用水,而今年春运期间撒落在广东韶关高速公路上的千吨融雪剂对附近村民的饮用水源构成污染同样引人关注。水源安全问题成为众多市民关心的焦点。一旦发生水源污染的突发事件,该到何处寻找应急水源?而广州地下水的勘探任务就落在地质勘探部门身上。能否从这里获得广州水源的“家底”,回答广州水源如果受到污染该怎么办的问题呢?
  于是我们专访了广东地质勘探局一位从事广州地下水资源勘探调查30年的专业人员,从他的口中和现场了解到了广州水资源的分布,采写了《广州首次亮出“水家底”》这一稿件,对广州市地下水资源情况来了一次“大解密”。这个话题由于关系众多市民切身利益,所以“非常热”,第二天便引起同城媒体关注,纷纷跟进,后来有的媒体又从《广州地下水开采隐患多》等角度报道,引发了一次广州传媒对地下水是否要开采的大讨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城市房地产业长盛不衰,装修也成为不少市民关注的焦点,但天然石材中的辐射体会对人体的造血器官、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损伤。按照国家规定,石材应按照其放射程度标明安全等级,但在市场上,大量石材并没有安全等级标签,给消费者的选购和安全带来威胁。记者针对这个情况,采写了《石材产品没有分类辐射标识误买辐射石材不鲜见》的新闻,并对消费者如何挑选安全建材给出了建议,这些稿件的采写都从百姓身边事来打开缺口,受到众多读者赞誉。
  
  方法三:现场再现 还原事件
  
  报道事实是新闻的首要任务。报道者要“用事实说话”。现场感的制造就是一个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广东地区水网密集,水运业非常发达,但随着城市和道路交通发展,广州水运日渐式微,这对跑水运报道的记者来说非常头痛。怎样扭转这种局面?除关注日常水运新闻外,我们将关注焦点放在发生频率较高、以前又不太重视的海域公共安全事件上。以前,这种新闻一般采用通讯员稿件,而通讯员采写这种稿件经常着力于事件发生后,该单位如何救助,采写角度从本单位出发,显得僵硬。那么这种新闻如何出彩,吸引读者呢?我们改变新闻写作方式,通过现场直击和人物回忆,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吸引读者注意力。
  稿件《夫妻遇翻船生死相随》就是采用这种方式。一天,一艘运沙船进水沉没,船上7名船员全部落水。其中一对夫妻在船舶翻沉瞬间被倒扣在32米船舱内,生命危在旦夕。在有关部门合力相助下,被困船舱内达十几小时的两名遇险者竟然奇迹般生还。对于这条新闻,我们没有简单叙述事实,而是通过记者现场直击和采访相关人员对营救现场细节一一还原:“从9点到10点,从有人用水桶从海上提水上来,不断地浇在被太阳烤得炽热的船底上,并不时地用铁槌敲打船壳。原来他们是怕船舱内温度过高,被困人员窒息,利用水不断进行降温,并时刻保持与被困在船舱里面人员的联系,以鼓励他们的求生意志,减轻紧张情绪”。通过现场直击和白描再现整个营救过程的惊心动魄。
  而在这种公共安全事故中,人是关键环节。在与这对夫妻的对话中,丈夫刘尚在答记者问“听说你在船舱里对外面的人喊,先救妻子?”时,他回答:是的,因为我站的甲板位置较高,而她的较低,而且她还不会游泳。当时在里面最担心的就是她的安全,不知能否生还。这些细节让整个灾难凸显出人间最美丽的爱情和亲情,整个故事感人至深,紧紧抓住读者。(作者是《广州日报》经济新闻中心副主任)

推荐访问:抓出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