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建设省“人才强市”问题与思考


  摘 要:本文围绕建设省“人才强市”试点市,指出其存在人才拥有量偏少、对人才投入不足、企业内部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民营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需求不同、部分企业家思想认识不到位、引才留才环境不够优越等。在此基础上对建设省“人才强市”试点市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人才强市 人才 问题 对策
  近年来,南安市以建设省“人才强市”试点市为契机,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动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1]。但存在着民营企业人才拥有量偏少、对人才投入不足、政府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够对称等问题,我们必须理性看待,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才能更好地服务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建设与我市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聚集基地,引导人才向民营企业集聚。
  一、“人才强市”存在问题
  1.民营企业人才拥有量偏少。目前,全市民营企业人才总量约5.94万人,石材陶瓷、水暖厨卫、机械装备、鞋服轻纺、光电信息五大产业人才约3.91万人,但近70%人才出现技术、学历水平“双低”现象,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高层次人才仅4300多人,引进博士后36人次。南安现有民营企业2万多家,平均每家企业拥有人才约3人,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约0.25人,引进博士后0.0018人次,民营企业人才拥有量明显偏少。
  2.民营企业对人才投入不足。一方面,民营企业人才收入偏低,普工月薪2500元左右,大专生甚至本科生月薪2500-3000元,南安每年考入大学约8000人,而回南安工作仅4000人左右。另一方面,人才培养重视不够,部分企业主只看到培训投入的成本,而看不到人才的知识、能力提升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硬件设施、实验平台、人才储备等跟不上,人才梯队建设滞后或偶有“人才荒”。
  3.政府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够对称。政府人才工作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信息不够对称现象明显存在,虽然政府花了很大力气制定很多优惠政策,提供了优质的公共服务,但很多企业仍然不了解有哪些政策、服务。调研发现,我市约30%的人表示“不太了解或不了解”,50%的人表示“有些了解”。而政府也经常掌握不了企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导致政府的人才政策、公共服务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人才的需求。
  二、“人才强市”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产生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从南安民营企业的外部环境和自身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主要在于民营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需求不同、部分企业家思想认识不到位、引才留才环境不够优越等。
  1.企业家思想认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一是“短视”人才。一些民企老板没有真正认识到“ 人才就是未来”的真谛,存在“急招急用”等短期行为。二是“忽视”人才。有的民企老板只相信或重用“自己人”,不信任也不重用人才,不能有效授权,影响了人才的能力发挥和事业发展。规模以上企业对人才资源开发比较重视,有一定程度的前瞻性和规划性。但那些中小微企业,普遍缺乏人才发展规划。
  2.政府、企业和人才沟通渠道不够畅通。首先,政府宣传力度不够,政策制定和出台过程中企业、人才参与度不高,导致企业和人才不能及时掌握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及提供的公共服务。其次,企业、人才在有效利用政府优惠政策方面的意识不够,不能主动地了解、运用政府的优惠政策,部分企业、人才对政府政策、服务抱有抵触心态,尽管有些企业设立人力资源部,但主动与政府部门对接的积极性不高。
  3.引才留才环境不够优越。我市虽地处海峡西岸,具有一定区域优势,但是多数企业分散在乡镇,经济总量和城市发展腹地较为狭小,人才自由发挥的舞台不大,人居环境、工资待遇、发展空间、文化设施等与厦门、泉州以及深圳、广州及江浙其它大中城市的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些都是导致“留不住”、“引不来”人才的重要原因。
  三、“人才强市”人才问题解决对策
  如何针对以上原因,为解决南安市建设省“人才强市”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本人提出如下建议及对策:
  1.打造产业人才聚集基地,积极创设拴心留才环境。我们应制定三个千亿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等配套政策,形成具有南安特色的“1+X”人才政策体系。我们要支持和鼓励更多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设“两站一基地”(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创建“一室三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行业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设立“人才服务大厅”,开通“南安人才视觉”微信平台 、人才服务QQ群及“12580求职通”等网上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咨询、人才申报、招聘求职、人事代理等“一站式”服務,并在重要工业集中区延伸设立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全市人才工作服务一体化格局。
  2.加大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实施企业人才素质提升工程。我们应采取常态化举办民营企业总裁高级研修班和立足产业特色举办行业专班相结合的方式,不断为企业培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要依托南安市装备制造业技术研究院、南安职校等设立“硕士(南安)培养基地”、“卓越技师教育培养实训基地”等,本土化培养产业技术骨干人才,为实现千亿产业集群发展目标提供高端人才支撑。
  我们应加大政府对技能培训投入,整合南安市域内高校、职校等资源,建设一批符合南安“5+1”现代产业体系(即石材陶瓷业、水暖厨卫业、鞋服轻纺业、机械装备业、光电信息业及现代服务业)的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根据产业发展实际,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多渠道、多途径举办各种培训班,为企业提供质高价优、供求适应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大量培养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级技术人才等紧缺人才。
  四、结语
  总之,民营企业要实现“二次创业”,人才是关键。我们要以建设省“人才强市”试点市为契机,以服务石材、水暖厨卫、机械装备三个千亿产业集群发展为重点,从政策、平台、服务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为建设升级版南安经济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打造民营企业人才聚集区 支撑引领民营经济转型升级.(2013-05-29). http:///xxgk/hxrctx/sd/201305/t20130529_589839.htm.
  [2]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 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2014-06-09).
  [3]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2009-9-1.
  [4]《南安市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2010-2020年)》(南委〔2011〕18号),2011(1):13,21.

推荐访问:南安市 强市 思考 人才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