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号”待命出发


  “嫦娥一号”,是中国的首颗探月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将于2007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整个“奔月”过程大概需要8—9天。预计卫星的总重量为2吨多,寿命大于1年。该卫星的主要探测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j探测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间环境。
  
  通往“广寒宫”之路
  
  西昌,2007年将注定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据有关人士介绍,日前,西昌已经重建了3号发射塔,其主体结构已于去年9月底主体结构整修完成,从10月起进入了设备安装阶段。2007年下半年,中国通往远在3 8万公里外“广寒宫”之路将从这里开始。中国将正式迈出探索月球的步伐。
  迄今为止,我国研制发射的各类卫星都是在地球引力场的范围内运行,现在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也都是在地球周围运动,没有离开地球这个人类的“摇篮”。“嫦娥一号”卫星将把这一局面彻底变成历史,从而成为我国第一个脱离地球引力场奔向茫茫宇宙深空的使者。根据计划,“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会承担“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任务,将探月卫星送上茫茫征途。
  透露出来的消息显示,“嫦娥一号”卫星是在“东方红三号”卫星公用平台基础上,经过适应性修改,根据任务进行技术创新研制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该卫星重量2350公斤,设计运行寿命1年。据悉,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负责研制的嫦娥一号卫星进展良好,已经转入整星测试阶段。“为载人探月铺路的中国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嫦娥一号”已研制完成,正整装待发。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兴奋地说:“有望在今年内飞向38万公里以外的月球。”
  这还只是中国整个探月工程的一个序曲。“在资金到位、项目按时启动等理想条件下,中国完全有能力在15年内将载人航天器送往月球。”同一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原总指挥、中国载人火箭计划顾问组组长黄春平对记者乐观地说。按照计划,明年神舟七号飞船将发射升空。届时将搭载3个航天员升空,并将进行走出太空舱的太空漫步活动。令人振奋的消息还不止于此。3月1日,中国科学院推出了《2007高技术发展报告》。探月计划总工程师叶培建撰文说,未来30年内,中国有望探测火星、金星。火星探测的大幕也将在两年后正式拉开。届时,中国将和俄罗斯进行联合火星探测。从200 7年的“嫦娥奔月”、2008年的“神七”升空、再到2009年的中俄火星联合探测,中国太空探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往前发展。
  
  适合发射的时机只有7次
  
  欧阳自远指出,要完成这些目标存在不少技术上的困难。比如,发射卫星进入绕月轨道必须到达固定的位置,对发射“窗口”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2007年全年适合发射的时机只有7次,每次只有3 5分钟,旦遇上恶劣的天气等因素影响,整个发射计划将不得不延迟一个多月。科学家们已想出解决办法:选定发射时间后,视天气情况许可,提前两三天将卫星发射升空,环绕地球飞行,到既定时间再飞奔月球,抵达目的位置后“刹车”,由月球“捕获”后进入绕月轨道。月球探测工程分为三期来完成:第一期工程(2004年至2007年),发射探测器绕月探测,第二期工程(2007年至2012年),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与月球车巡回;第三期工程(2012年至2017年),实现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取样返回。三期工程均不载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顾问、原党委书记戴证良透露,“嫦娥一号”绕月卫星曾计划今年上半年发射,但是由于一些工作任务环节的因素,将发射时间推迟到下半年,大约会在9月份左右发射,飞往月球轨道。此外,戴证良介绍,我国将用于空间站发送的大运载火箭的发动机研制已经完成,目前进入试样阶段,预计明年可以生产使用。他介绍,大运载火箭直径有5米左右,而现在的运载火箭直径为3米左右。戴证良介绍,5米的直径使大运载火箭在内陆地区运输困难,因此国家已将大运载火箭的发射基地初步定于海南岛,便于海上运输。我国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嫦娥一号”播放歌曲评选活动落下帷幕,《梁山伯与祝英台》《谁不说俺家乡好》《爱我中华》等30首曲目入选,卫星将在到达绕月轨道后,于距地球38万公里以外的太空向地球播放一组由全国人民选出的歌曲。参与评选活动的音乐界专家认为,这些歌曲最能够表达中国人民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和平、探索自然、崇尚真理的美好追求和高尚情操,能充分展示中华文化之美,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6套探测仪探秘月宫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郑永春助理研究员撰写的文章中说,今年下半年发射的嫦娥1号探月卫星,选用的科学探测仪器有6套2 4件,包括CCD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成像光谱仪、伽马/X射线谱仪、微波探测仪、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低能离子探测器等,这些设备在中国都属首次使用,有的是世界首创。
  探月的第一项任务是绘制立体的月球地图。国外已有多个版本的平面月球地图,但立体的只有二幅,且做得不完整。嫦娥1号卫星将采取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思路,搭载1台CCD立体相机和1个激光高度计,两者结合绘制完整细致的立体月球地图。CCD立体相机同时对卫星飞行的前方、下方和后方进行拍照,形成三维影像。激光高度计由激光器、望远镜和接收电路三部分组成。卫星进入环月轨道后,激光高度计首先向月面发射激光束,并立刻用望远镜把反射回来的光束变成电信号;接收信号的电路盒将迅速进行计算,得出该探测点的月球海拔高度。激光高度计完成绕月旅行,月面每个探测点(包括南北极的黑暗深坑)的海拔高度就 清二楚了。这些数值与CCD立体相机拍摄的高精度图像相叠加,就是一幅完整而精确的月球立体地形图。
  第二项任务是探测月球上元素的分布。这件事情只有美国在2000年利用1998年发射的卫星,做了5种元素的月球分布图,包括铁、钛、铀、钍、钾。而嫦娥1号卫星将用世界先进的伽马/X射线谱仪探测月球上14种元素的分布。这样,我们就知道月球上分布着哪些资源,将来建月球基地时可选择在资源富集的地区,通过开采月球资源,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
  第三项任务是评估月球上土壤的厚度和氦一3的资源量。嫦娥1号卫星上搭载了一台微波探测仪,这是世界上首次在探月卫星上装载微波遥感装置。这台微波探测仪能探测物体的微波辐射强度,能在所有气象状态下全天候工作,且具有穿透能力,可探测深埋的物体。科学家们通过月球微波辐射强度的科学解析,可以估算出月球土壤厚度和月球上氦一3的总量及分布。氦-3是地球上极其稀少的替代石油的能源。微波探测仪还能测出月球背面的亮度、温度图和月球两极地面的

推荐访问:待命 嫦娥 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