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武术 回族武术漫谈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自古以来就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回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勇武、强健、团结和不畏强暴的民族性格,也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回族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发展出一些独特的武术流派,涌现出许多闻名遐迩的著名武术家,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武术贡献了力量。
  回族人民喜爱武术并身体力行既是民族传统,也有历史原因。首先,回族是一个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伊斯兰教把通过习武强身健体遵为“逊奈”即圣行,因而回族穆斯林有喜好武术的心理基础与精神动力。其次,回族族源的很大一部分是13世纪在蒙古军西征中因战争需要而被大量迁发东来的青壮年战士,他们参加了蒙古军统一全国的战争,并随着战争结束而在各地定居下来,在和平年代舞枪弄棒、健身强体也是很自然的,许多人并以此为业,成为职业武师或教练,这对武术在回族群众中的传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再次,回族历史上有擅长经商的传统,在封建社会社会不安定的情况下,为确保旅途安全,练武防身乃势所必然。另外,回族在封建社会晚期社会动荡中生存压力较大,养成很深的自卫防范心理,习武强身更加普遍。
  概括地说,回族武术肇始于元代,在明代渐成气候,清代以后更是名家辈出,成就辉煌。元代回族中以军功立业者代不乏人。明代以后,回族武术开始显现特点,流传最广且独具特色的有查拳、华拳、腿拳、洪拳、炮拳和弹腿。在器械中,回族擅长使用杆子鞭(亦名西域鞭)、梢子棍、峨嵋刺、索来拐(又名鱼刺拐)等。五虎群羊棍、查刀、查枪等也都带有明显的民族特点。另外,三路腿拳、十路查拳和十趟弹腿均为回族所特有,因此素有“教门拳”“回回拳”之称。明代中后期,涌现出以枪法著称的“马家枪”“沙家枪”;明代末年广为流传的有“回回十八肘”;清代中后期,回族武术活动更为兴盛,“教门弹腿”创立,民间谚语有:“南京到北京,弹腿出在教门中。”历代回族优秀武术家所创立的弹腿、查拳、臂挂拳、心意六合拳、八极拳、回回十八肘等,均已成为中国武术中的宝贵财富。
  清代回族武术家以群体形式出现,并且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说明武术作为回族的民族特点之一开始为外界关注。据著名学者杨大业先生考证,在清代270年中考选的109个武状元中,明确是回族的就有11个,远远高于回族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明清时期的回族武进士、武举人、武秀才更多,据史料记载,明清两代,沧州籍的武举人、武进士就达到1950人,其中最著名的大多是回族。乾隆皇帝“中土回人,性多拳勇”八字评语就是在夸奖回族武状元哈攀龙之子名将哈国兴时由衷发出的赞叹。除武状元等官选武术人才外,清代民间开始大量涌现的回族武术家如八极拳创始人“神枪”吴钟、“心意大侠”买壮图、“大刀王五”王正谊等更是成就非凡,誉满天下。
  民国年间,回族武术家队伍进一步扩大,以马凤图、王子平、张文广、马金镖、常德清、关秀峰、张鸿玉等为代表的回族爱国武术家,以爱国、御侮、强民、救民为己任,以武术谱写爱国篇章,其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
  新中国成立后,回族始终把开展武术活动当做振奋民族精神、强身健体的重要手段,民间武术活动始终活跃不断。而在中国武术界有影响的武术家和后起之秀很多,如王子平、马凤图、张文广、张登魁、何福生、马贤达、王菊蓉、常振芳、吴桐、王效荣、马振武及王新武、马颖达、赵长军等,均为新时期中国武术及回族武术争了光,添了彩。
  总之,回族武术传统与特征显著的回族文化一样,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华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对回族不屈不挠民族精神的培养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对中华武术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今天,回族武术正在面临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已从封建社会的防身自卫手段变成增强人民体质、增进民族团结的一项有益活动,随着群众性武术活动的普遍开展、武林名家的著书立说,标志着回族武术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今后,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回族武术将同整个中华武术一起,为世界人民所认识并喜爱,回族武术必将为促进国际交流、增进各国人民友谊作出新的贡献。■

推荐访问:回族 漫谈 武术 回族武术漫谈 回族武术拳种 传统武术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