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罗宾汉”的谜样人生] sci谜案集在线观看免费

  2010年年末,一个澳大利亚中年男子突然“走红”,占据了世界几乎所有主要媒体的头条位置,他就是“维基解密”网站(WikiLeaks)的创办人朱利安・保尔・阿桑奇。   阿桑奇的遐迩闻名来自于其惊天动地的“事业”―― 2010年4月5日,阿桑奇的“维基解密”首度公开了美军在巴格达向平民开火的视频。7月和10月,又先后将美军在伊拉克、阿富汗战争中保存的逾四十七万份秘密文件公之于众。这些举动犹如接连丢下几颗重磅炸弹,在国际社会引发轩然大波。同年11月,“维基解密”又将超过二十万份美国外交加密文件对外公布,更是激起多国“9・11”式的外交风暴。为此,人们给阿桑奇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从“言论自由的斗士”到“反社会的揭秘者”甚至“狂妄自大的机密信息贩子”,而更多的人则称他为“黑客罗宾汉”。
  
  畸形环境中长大的叛逆男孩
  
  阿桑奇的人生经历具有传奇乃至神秘的色彩。
  满头银发、面色苍白、看上去有些憔悴的阿桑奇其实今年刚满四十岁,但其出奇的冷静沉稳却让他显得与众不同。时至今日,阿桑奇无疑已是众多媒体追逐的“名人”。在电视采访的镁光灯下,这位身材瘦高、眼神冰凉、额头宽广、思维缜密的中年男子,就像是一个降临到地球、来向人类传递某些隐藏的秘密的外星生物,而其生硬的举止和缓慢的男中音更是强化了这种印象。
  阿桑奇的上述形象其实是环境造就的,因为其成长经历十分复杂,小时候,他就是一个安静、害羞、不愿与人交谈的小男孩。
  1971年,阿桑奇出生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东北海岸的汤斯维尔城。他的母亲克里斯蒂娜・阿桑奇被人们称为是“离经叛道”的女性,阿桑奇继承了母亲热衷流浪的激进性格。在阿桑奇一岁那年,其父母短暂的婚姻便宣告结束。离婚后,克里斯蒂娜和一名左翼激进艺术家生活在一起。不停顿的流浪和迁徙几乎让阿桑奇无法和同龄青少年一样接受稳定持续的正规学校教育。
  南澳大利亚《星期日邮报》曾在一篇采访阿桑奇小学同学的文章中称,留着一头长发的小阿桑奇因与众不同受尽同学欺凌。至今,那些曾殴打过小阿桑奇的同学还记得这个不合群的人数学特别棒。阿桑奇的母亲也承认,在阿桑奇成长最需要玩伴时,每天陪伴他的是穿着比基尼在一个孤岛上过着游牧生活的母亲――这些或许间接地导致了阿桑奇的叛逆性格。
  阿桑奇的许多朋友说,阿桑奇宁愿与机器打交道,也不太愿意与人交谈。这与他幼年时颠沛流离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十四岁以前,阿桑奇跟随母亲搬过三十七次家。克里斯蒂娜还曾一度拒绝送阿桑奇去学校接受教育,原因是她认为“学校教育会培养孩子对权威的不健康的尊重,阻碍孩子自由意志的生长”。
  少年阿桑奇一次又一次失学、转学,这迫使他干脆自学。他阅读广泛,展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非凡的探索能力。据说他曾在墨尔本大学研习过物理和数学,但未能获得学位。阿桑奇的个人网页上称,他曾经代表墨尔本大学参加过澳大利亚全国物理竞赛。
  尽管没有接受过完整的正规教育,但这并没有影响阿桑奇自学电脑程序编写,并在这方面展示出过人的才华。十四岁前后,阿桑奇的临时寓所对面开设有一家电器专卖店,他经常光顾这家商店,在一台“Commodore64”电脑上写程序。和所有智商奇高的“极客”少年一样,从小就喜欢猎奇的阿桑奇很少与同龄人交流,而是更愿意坐在电脑屏幕前。他对学校和家庭生活毫无兴趣,只有在进入那由现代高科技构成的虚拟世界,无拘无束地驰骋、窥看、破解时,才感到某种归属感。
  
  天才黑客小子初显“身手”
  
  1987年,十六岁的阿桑奇拥有了一台调制解调器,这为他展露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天赋提供了工具和阵地。当时网站尚不存在,但电脑网络和电信系统已具雏形,从而形成了一个为少数好奇心旺盛、创造力超群的电脑精英特地准备的、技术门槛极高的“世外桃源”。阿桑奇为自己选取的、与其他黑客联系的网名代号是“门达克斯(Mendax)”,这个名字取自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诗句“splendide mendax”,意思是“高尚的虚假”。经过坚持不懈,有时甚至是不分昼夜的勤学苦练, 阿桑奇渐渐成为一个能侵入最安全网络的程序高手。
  阿桑奇小试牛刀的对象是“密涅瓦”――澳大利亚电信公司前身“澳大利亚海外电信组织(OTC)”位于悉尼的电脑网络,核心是三台大型工业计算机。鉴于这些昂贵的设备对于当时的计算机个人用户来说遥不可及,能够进入密涅瓦的系统,利用其强大的运算能力测试,改善自己的编写程序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阿桑奇就经常沉醉于密涅瓦中难于自拔,这也可视为其探秘行动的开始。
  此后几年,阿桑奇一直在钻研进入复杂网络系统的课题,并颇有心得。他曾在一名资深黑客的引导和激励下,侵入加拿大某电信公司在墨尔本的主终端,随心所欲地攫取各种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在此期间,阿桑奇爱上了一个比他小几岁、但爱好相似的女友,两个人举行了非正式婚礼并有了一个孩子。
  1991年9月,阿桑奇二十岁那年,他把目标对准了全球黑客的最高挑战目标:美国国防部网络信息中心,他和两名来自知名黑客BBS论坛“电子梦幻”的黑客网友,组成了一个团队(后来被人称为“国际颠覆分子”),以“竞争式的合作”开始了尝试。美国最敏感、保密程度最高的政府电脑系统,居然也成了这几个胆大包天的顶级黑客任意驰骋的场所。
  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任何高明的潜入行为都会被逐渐察觉。在随后的日子里,澳大利亚联邦警察局南部计算机犯罪调查组通过监控电话线等各种侦查方法,终于取得突破,阿桑奇及其同伙被捕入狱。首席检察官这样描述阿桑奇的网络漫游:“就像万能的上帝到处闲逛,为所欲为。”随后,阿桑奇受到几十项网络黑客攻击指控。这场官司打了整整四年。后来,法官因为爱惜阿桑奇的才华,又考虑到他特殊的个人成长背景,最终以判处他缴纳小额罚款了事,使他侥幸躲过牢狱之灾。
  此次事件后,女友离开阿桑奇并带走了他们的孩子,阿桑奇与其展开了一场历时数年的、争夺监护权的持久战。这场官司让阿桑奇感到身心俱疲。案子过后没多久,阿桑奇深棕色的头发变成了银白色。据英国《卫报》报道,“正是这场对监护权的争夺使他痛恨当局”。《卫报》的文章称,阿桑奇怀疑政府中有人密谋陷害他。经历了人生及社会的种种风风雨雨之后,解密的念头开始在阿桑奇心里萌生。
  
  倾力打造“维基解密”网
  
  “维基解密”网是阿桑奇于2006年倾力打造的。在其“成名”后,世界各国的许多人都在分析,阿桑奇为什么要创办这样一个网站呢?
  美国《纽约客》杂志在一篇讲述阿桑奇经历的文章中写道,阿桑奇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没有秘密的世界,他立志成为社会的“吹哨人”,要把政府刻意隐瞒人民的信息公诸天下。英国《卫报》也根据阿桑奇的人生经历推论:他痛恨权威,是个阴谋论者,这样的一名计算机高手建立“维基解密”网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事。而阿桑奇自己则说,创办维基解密网是性格、技能和机遇巧合而成。他称,维基解密网是他性格中保护弱者、渴望较量的因素与自己擅长编程、精通密码等技术特长结合的产物。
  阿桑奇认为,政府和大机构滥用权力,在公共事务上隐藏了太多秘密,这是对公众的侮辱。而传统媒体被政府主导,存在着权力失衡、不能将调查深入下去的现象,读者也无法核实自己所听到的内容,这是媒体的软弱和丢脸之处。所以他的工作是为了自由而奋斗。因为阿桑奇发现,信息化世界并没有自然而然地使世界成为透明和公开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信息反而因网络的便捷而成为“秘密”。越是网络技术超强和网络普及率高的国家,往往越是极度包藏“秘密”的国家。在他看来,信息的透明和自由交流会有效地阻止非法治理。当一个政权的内部交流之线被打断,阴谋制造者之间流动的信息就会缩小,当它接近于零,阴谋也就消解了。因此,泄密和解密正是信息战争的工具。
  2006年12月,阿桑奇利用维基技术结合加密传输而创立的“维基解密”正式诞生。根据阿桑奇的定义,“维基解密”不是黑客组织,而是“新闻机构和内容发布者”,是一个“为无法追踪的大批文件泄露而生的未经审查的系统”,使命是“无所畏惧地公布那些应该得到公开的事实,努力让整个世界更文明,抵制把文明推向反面的企业权力滥用”。
  相对于“创始人”这一称呼,阿桑奇更习惯称自己为“维基解密”网站的主编。在审查机密文件过程中,阿桑奇有最后决定权。阿桑奇在一次讲演中说过,他曾经是一名记者,很年轻的时候就是记者中的激进派,他创办了一本杂志,在他还是青少年的时候就因它而被起诉。作为一名曾经的记者,阿桑奇信奉“准确性就是一切”,他憎恶新闻报道中的主观主义。
  有趣的是,“维基解密”虽然致力于揭露机密,但它自己却深藏不露――该网站没有公布自己的办公地址和电话号码,也没有列举主要运营者的姓名,甚至连办公邮箱都没有。事实上,“维基解密”的确没有总部或传统的基础设施,阿桑奇本人也没有固定的住所和联系方式,常在各个国家辗转,行迹飘忽不定。网站中只有五个全职管理人员,其他都是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志愿者之间互不相识,哪怕在“维基解密”内部,核心成员也以字母代号相称,通过加密的在线聊天服务进行沟通。因此,外界既不知道它的总部在哪里,更不知雇员是哪些人。
  值得一提的是,“维基解密”虽然也顶着维基的名号,但它与维基百科――那个颇受欢迎的网上百科全书,没有任何关系。
  
  “维基解密”接连投出重磅“信息炸弹”
  
  非营利性网站“维基解密”创立的初衷,是专门揭露政府、企业的权力滥用和腐败行为。自2007年1月上线后,“维基解密”曾先后发布过美军关塔那摩监狱的运作规程、莎拉・佩林的私人邮件、基督科学教派的秘密手册以及暴露索马里、肯尼亚政府腐败的资料等内容。由于这些文件的披露尚未触及国际主流媒体的“兴奋区”,所以这个网络世界的“新生儿”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然而,进入2010年后,阿桑奇和他的“维基解密”在不动声色的状况下引爆的一连串“信息炸弹”,突然轰动全球,让其由默默无闻变为名声大噪。
  2010年4月5日,阿桑奇投出第一颗“炸弹”――维基解密网站公布了他和同事精心剪辑的一段视频《附带谋杀》,披露了2007年美军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向伊拉克平民开火的细节,死者中包括两名路透社记者。三年来路透社依据《资讯自由法》,一直要求美军方提供这段视频,从未成功过;而“维基解密”在美国一等兵布拉德利・曼宁的帮助下,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曼宁后因涉嫌泄露大量美军情报资料而被捕) 。在《附带谋杀》的片头,阿桑奇特意引用了政治寓言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一句话:“政治语言的目的就是让谎言听上去像真理,使谋杀变得合理,还能把无形的风说得像是坚固的实体。”视频一出,震惊世界,有人立马给“维基解密”捐赠了二十万美元。美军则陷入极度被动,国防部长盖茨大为光火。
  此后,“维基解密”时不时就向“山姆大叔”投掷信息炸弹,而且一次比一次更为猛烈――2010年7月,“维基解密”公开披露七万多份与阿富汗战争有关的秘密文件,内容涉及美军所造成的平民伤亡情况以及巴基斯坦和塔利班分子之间存在的联系;10月,“维基解密”再添一把火,公布近四十万份有关伊拉克战争的文件,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机密泄露,其中详细记录了美军纵容军队虐囚的细节;11月28日,“维基解密”开始发布数以万计的美国外交文件,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外交机密泄露,解密的内容更令人震撼。英、美、法、德等国许多重要媒体随即展开了连续报道。
  有人说,“维基解密”上线三年之内所披露的秘密比美国《华盛顿邮报》三十年来披露的还要多。这些敏感文件的曝光严重打击了美国的外交与军事形象。以前人们常说“一石激起千层浪”,而此番阿桑奇投出的重磅“炸弹”比石子的能量更大,从而在全世界连续引发轩然大波,也一次又一次地使华盛顿陷入尴尬境地,同时还导致一些国家的政界人物感到焦头烂额。
  
  两起“艳遇”让他成为通缉对象
  
  “一夜走红”是当今时代经常发生的现象,“维基解密”及其创始人阿桑奇是又一个鲜活例证。在2010年短短几个月时间里,该网站以风暴般的无情揭秘方式,横扫21世纪信息保密的腹地,震惊了各国信息和安全技术专家,不仅让人们深刻认识到21世纪数字信息安全的相关问题,而且让阿桑奇迅速成为“世界名人”。
  然而,正如中国古语所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声名远扬的同时也将阿桑奇送上了风口浪尖,使他变成了美国及其他一些政府的眼中钉。阿桑奇一直担心有人暗杀他,但没有想到的是,未曾遭遇血光之灾的他,却在两起“艳遇”中栽了跟头。
  在北欧,人们的性观念十分开放,一夜情之类的风流韵事司空见惯。这对于崇尚性自由的阿桑奇来说可谓求之不得。当他因揭秘“成名”后,粉丝成群,其中不乏美女向他投怀送抱,他当然乐得入乡随俗。
  2010年8月11日,阿桑奇抵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准备在14日举行的“战争与传媒角色”研讨会上发表名为“真相是战争的第一个牺牲者”的演讲。在斯德哥尔摩期间,阿桑奇住在会议组织者萨拉(化名)的家中。三十多岁的金发女郎萨拉是一名激进女权主义者,在大学当研究助理。14日晚,两人共进晚餐,之后发生了性关系。翌日,萨拉又在家中为阿桑奇开了派对,并在个人微博上大赞:“与世上最酷的人一起真令人惊奇!”
  研讨会举行当天,阿桑奇又认识了二十多岁的女粉丝杰西卡(化名)。杰西卡曾在电视上看到这位“维基解密”创始人,觉得他“勇敢、可敬”,知道他要来斯德哥尔摩演讲,就申请参加研讨会,结识了自己的偶像阿桑奇,并且在会上认识了萨拉。三天后,阿桑奇与杰西卡再度相见,随后又决定前往后者位于安高平市的住所。由于阿桑奇身上不名一文,杰西卡还掏钱为其购买了火车票。抵达公寓后,二人发生了性关系。杰西卡向警方提供的证词表示,阿桑奇当晚使用了安全套。不过,第二天早上二人再次发生性关系时,阿桑奇拒绝使用安全套,杰西卡为此感到非常不快。
  一夜风流之后,杰西卡开始忧心忡忡,为担心感染性病或怀孕而沮丧不已。杰西卡随后致电萨拉求助,二人始知对方均跟阿桑奇发生了性关系。8月20日,萨拉和杰西卡一起前往斯德哥尔摩警局报案,并询问警方将如何处理。而据一位消息人士称,杰西卡想知道是否可以强迫阿桑奇接受艾滋检测。萨拉则强调自己一同前往仅为支持杰西卡,但她也向警方提供了和阿桑奇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破裂她要求停止但阿桑奇不允的经过。二人虽然承认自愿与阿桑奇发生性关系,但根据瑞典繁复的强奸相关法律,警方认为杰西卡遭到了强奸,而萨拉则遭到了性侵犯。之后,瑞典警方11月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发出了逮捕阿桑奇的国际通缉令。
  2010年12月7日,阿桑奇向伦敦警方自首,并被关押。庭审时,阿桑奇交代的情况与报案人所述基本一致,但他对瑞典当局的两起性犯罪指控予以否认,强调与两位瑞典美女发生性关系是双方你情我愿。而从目前获悉的案件情况看,也没有确凿证据可以证明阿桑奇实施了强奸或性骚扰。
  两次一夜情最终竟演变成强奸案,令人不禁产生疑问。很多人断言这是阴谋,是陷阱,因为他们第一不相信一个人在戏弄了一堆国家机器后可以毫发无损;第二不相信“套套”上的一点“小事”值当搞个国际通缉令,认为阿桑奇是美国政府密谋的“桃色陷阱”的受害者。
  
  主角已被保释,大戏尚未落幕
  
  阿桑奇锒铛入狱的消息传出,使他再度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人物。美国《时代》周刊杂志2010年12月中旬公布网络票选年度风云人物的结果时,维基解密创办人阿桑奇以逾三十八万得票高居榜首。与此同时,有关此人的消息报道所引起的反响之热烈,被一些媒体描述为“世界几乎又因维基解密而被掀翻”。
  阿桑奇被捕后,由于美国一直希望通过政治手段引渡这名“超级黑客”,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反对浪潮愈演愈烈。阿桑奇的母亲克里斯蒂娜在接受采访时向全球发出了“作为一个母亲的呼吁”,希望国际社会救救她的儿子。世界各地维基解密网站的支持者们发起了报复性的网络袭击活动,法新社形容“这是一场网上战争”。还有多国民众发起集会表示抗议,呼吁释放阿桑奇。墨西哥人权组织联合议员和作家发起活动,为阿桑奇打造牌匾,向他和“维基解密”致敬;巴基斯坦民众上街游行,焚烧英美国旗,力挺阿桑奇;澳大利亚逾五万人在政府大楼前示威,抗议总理吉拉德早先谴责维基解密的言论,促请政府改变立场支持同胞阿桑奇。集会发起组织甚至已筹集近二十五万美元,打算在美国各大报章刊登联署信,要求捍卫信息自由。
  一些大国的领导人也出来打抱不平。俄罗斯总理普京认为阿桑奇在英国遭受拘押不民主,“为什么阿桑奇先生关在监狱里,这算民主吗?”巴西总统罗塞夫也对阿桑奇的处境表示同情,并批评逮捕他的做法将打击 “言论自由”。
  至于当事者――“维基解密”及其创始人,则依然我行我素。该网站发言人表示,阿桑奇被捕是对传媒自由的冲击,维基解密网站不会因阿桑奇被捕而受影响,仍会继续解密。就在阿桑奇被捕前一天,“维基解密”还公布了一份美国官方机密名单,列出了全球各地对美国国家安全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设施。阿桑奇则在狱中表示自己绝不后悔,他现在比任何时候都坚定自己的信仰,“我下定决心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决不妥协”。
  2010年12月16日,阿桑奇已被批准保释,等待他的还有接踵而至的审判。“维基解密”仍在坚持继续正常运营,并将数据中心转移到瑞典的一处地下核设施内。
  如今,“维基解密”事件的大幕还未落下。阿桑奇和他的“维基解密”及其运营方式和揭秘手段在全球引发了很多争议。有人说他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黑客,是旧秩序的破坏者;也有人说他是怪人,是国际安全威胁者。不可忽视的是,紧步“维基解密”后尘的各种揭秘网站已开始在世界各地走红。《时代》周刊认为,无论人们赞成还是反对,也无论阿桑奇最终命运如何,他已经制造了一台“谁也无法制止的机器”,他所代表的行为和文化谁也阻止不了。■
  (责任编辑/吕 静)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