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一样的梁晓声 梁晓声

  近年,有关梁晓声在各地演讲的新闻越来越多。这位年届花甲的老作家,似乎有点“不务正业”了,因为他的演讲更多的时候不关乎文学,而是剑指人生与社会问题,演讲主题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关于人生,关于大爱,关于文化和教育,关于社会福利,关于国企高管的灰色收入,关于新农村建设,等等。
  早在80年代,我就是梁晓声小说的拥趸。那时,因为囊中羞涩,经常会到图书批发市场,以折扣价选购一批喜爱的图书,像他的《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年轮》,以及后来的时事杂文《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等,都是这样陆陆续续搜罗回来的。因为喜爱,这些书往往是读完之后,从不肯外借,所以,直到今天,它们依然整齐地排列在我的书架上。
  之所以喜欢梁晓声的小说,概因他的写作注重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小说有一种立足当下的真实与强烈,用他的话说就是“我就像一只发出尖锐叫声的猫头鹰”。他的作品紧贴时代,反映了生活的真实和社会下层人物的酸甜苦辣。真实的另一种解读就是,社会的不公也会在他的笔下暴露无遗。正是这种对社会的关注和对平民的关怀,使读者从他的小说里体会到一种殷殷大爱。这样的阅读对于读者,可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三年前,机缘巧合我做了梁晓声的长篇小说《欲说》的责任编辑。说实话,这部小说在我看来,不算是他的作品里最成功的一部,这么说丝毫没有贬低的成分。事实上,在编辑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时常会沉浸在仿若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中,从而忽略了小说的艺术性考量。《欲说》讲述的是发生在北方某省的一件大事:省委书记与知名民营企业家同时失踪,事件的背后牵出了一张权钱交易的大网。在这部小说中,梁晓声仿佛不是在创作,而是在呐喊,在拷问:欲望的背后是什么?!因为这样一种情绪的介入,使小说失却了应有的从容与节奏感,让人从中体会到一个具有强烈危机意识的作家内心的急切。也因此,《欲说》编辑完毕的时候,我又一次嗅到梁晓声骨子里的“猫头鹰”性。
  当年,他的另一部小说《政协委员》同时付印。在这部小说里,作为政协委员的梁晓声,一样把对政协委员责任和使命的思考,借助作品表达了出来。这再一次印证,梁晓声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就像他曾经说过的那样:“我的文学理念就是作家应该关心社会时事,一要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二是决不放弃批判社会假丑恶的权利。”正因为如此,当他面对不断涌现的社会问题的时候,时常会顾不上通过文学的形式,而是选择更加快捷的方式去实现他关注社会的诉求。这或许是他频繁地游走于各个演讲地点的唯一原因。
  说起来我是直到《欲说》这部小说出版,才在全国图书博览会上与他有了面对面的沟通。作为粉丝,最初我其实是有一丝失望的:面前这个个子不高、言语不多的人就是梁晓声吗?很快我就释怀了:他还是他,话虽不多却一针见血。
  也许这就是“猫头鹰”的特质,任何时候都睁着一只洞察一切的眼睛,不会得过且过,不会心平气和,不会熟视无睹。所以,面对考试制度的不合理,他放下斯文大骂“他妈的”;面对物质至上的现实,他放言“中国也许是最拜金的国家”;面对企业高管和政府官员的隐性收入,他忧心忡忡地说“灰社会比黑社会可怕”……
  这就是真实的梁晓声,猫头鹰一样的梁晓声。■

推荐访问:猫头鹰 梁晓声 猫头鹰一样的梁晓声 老鹰和猫头鹰一样吗? 老鹰是不是和猫头鹰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