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科员生涯】 鲁迅读书故事阅读答案

  1912年2月,鲁迅在教育部供职之初,职务是部员,相当于现在的科员。8月21日,32岁的鲁迅升任为教育部的佥事,5天后兼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佥事”不是官名,而是一种官阶,一种虚职,享受一定的待遇但不一定掌有实权,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副处级调研员之类,待遇略高于科长。
  自1912年至1926年,这14年间,鲁迅所在的教育部经常走马换将,人事更迭频繁,十四年里总共更换过三十八任教育总长、二十四任教育次长。总长最长的干过一年多,最短的还不到十天;有的总长任命后根本就没有到任,有的总长是兼任或代理,精力根本不在部务。鲁迅在这种环境中,职务却一直原地踏步,始终是科长,再也没有得到升迁。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环境的原因,也有鲁迅个人性格方面的原因。
  那么官场蹭蹬,郁郁不得志,鲁迅为什么还能恋栈14年,不早生异志,另图他想呢?归根到底,还得说教育部这份工作对鲁迅有一定的吸引力。
  鲁迅的志向是要拿起文艺的武器,唤醒国民,疗救国民精神上的创伤。但是鲁迅也是平常人,也需要吃饭穿衣、养家糊口、考虑生计问题。1912年,新文化运动还没有开始,靠写作是不可能维持生活的。上世纪20年代初白话文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发展迅猛,但是当时的中国,现代报纸期刊出版业才刚刚起步,有些杂志甚至连稿费也没有,这个时期,专门写作还不是一个独立的职业。鲁迅就职于教育部之初,虽然早已有志于文艺运动,但还没有什么文学实绩,读书校书、整理碑帖、辑录古籍、翻译作品属于业余爱好,他真正的白话文写作是始于1918年发表于《新青年》的《狂人日记》,这篇小说是没有稿费的。这之后,他“一发而不可收”,创作了大量的新文学作品,但稿费、版税的收入也有限,直到1923年他的日记中才有69元稿费的收入记录。20年代前后他的创作处于高峰期,稿酬和版税逐年增多,但是和他在教育部的收入无法相比。
  除了写作,鲁迅的第二项专长应该是教书。鲁迅在日本留学7年,除了为文学做了充分的准备,却没有正式的文凭和其他专业特长,在文凭至上的大学不可能马上得到理想的职位和收入。他在北京时期,1920年以后,先后在八所学校兼过课,讲课费的收入并不多,而且这份职业也不固定,最多的像北大,每月18块大洋,最少的像黎明中学,只有6块钱,在有的学校讲课甚至还是义务任教。比较而言,在教育部当一名公务员是他当时最好的选择。
  事实说明,鲁迅能在教育部一干14年,不可回避的一个原因是收入高。用鲁迅的话是为了“弄几文俸钱”,以养家糊口。他在绍兴任教期间,每月的薪水只有30多元。当时的教育部的收入并非是“几文俸钱”,而是相对高薪,刚开始“其时一切草创,规模未具,部中供给膳食,每人仅月支三十圆。”(许寿裳语)5月至7月份薪资便增至60元。8月被任命为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后,最初领半薪125元。同年10月月薪即定为225元,第二年即1913年2月增至240元,1914年8月增为280元,1916年3月增加到300元,到离职时一直未变。这时的工资收入是银洋,按现在的币值,壹圆银洋至少要在人民币100元以上。我们姑且不论以鲁迅当时的学历文凭能否在大学聘为教授,即使是当上教授,收入也不比公务员高。1919年前后即使是北京大学,六到一级教授的薪金为180到280块银圆,他的二弟周作人当时在北大当三级教授,月薪是240元,而毛泽东1918年在北大图书馆当管理员时,每个月的收入才8块钱。
  官场虽然乌烟瘴气,令人憎恶,但公务清闲,时间宽裕,鲁迅这才有时间和精力从事写作和教书,从而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重要地位与影响。
  至于鲁迅1926年辞掉教育部的工作,也是“另谋高就”,林语堂邀他到厦门大学教书,开出的是每个月400元的高薪,当然除了这个原因,还有为了逃离北京这个是非之地,暂避北洋官僚和帮闲文人的迫害,更是为了追求爱情,和许广平奔向新的生活。
  正是有了教育部这一份体面、清闲而又高收入的稳定职业,才让鲁迅在一个科长的职位上坚持了14年之久。

推荐访问:鲁迅 科员 生涯 鲁迅的科员生涯 鲁迅的公务员生涯 时为公务员的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