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博看当代人的精神符码|当代人是什么意思

  【摘要】微博传播是近年来最热门的文化现象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微博产生的渊源及其在当今的发展状况,来揭示在它背后所体现的当代人的精神符码和心灵旨趣,以期使微博朝着更有利于人类心灵和谐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微博 微博心理 微博传播
  
  从2009年末开始,“微博”进入中国广大网民的视线。短短一年,国内的微博用户已经以千万计算,微博用户也从草根阶层,发展为包括明星、企业,甚至政府机构在内的庞大群体。一种简单而快捷的全新沟通方式正在“潜入”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生活。人们不禁唏嘘:寥寥数语,为何能具有如此大的渗透性和覆盖性,难道它触碰到了人类那根敏感而又脆弱的肋骨,调和了当代人急切而又焦灼的内心?先让我们来探究一下微博的“前世今生”,窥透它背后隐藏的秘密,借以解读当代人的精神符码。
  一、 微博的“前世”
  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①微博让全民都参与到这种“语录体”的对话形式中,可以说是一种全民狂欢的表现。
  微博产生的原因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分析,微观指信息发布者和接受者(在实际传播过程中这两者是合一的),宏观方面即传媒本身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首先,从写作者(信息发布者)来看,一方面,写作者生活习惯及表达方式发生改变。当代社会的快节奏使得写作具有间隙性、突发性、(更突出的)灵感性,不再建立在大量的构思酝酿基础上,即时即事即地的写作成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写作者身份的转变。从博客时代开始,写作者的身份更多地是向社会热点人物转移,而非专职作家或评论家之类。而且微博140字符的限制,使普通大众也能成为多产的博客作家。
  其次,从信息接受者来看,一方面,在内容上,受众主流已经从读著作过渡到读语句……短小精悍、可消化性强、时效性和针对性强成为阅读者对阅读对象的普遍要求。另一方面,在形式上,无论是文艺还是科技作品,新生代受众更习惯于直接、扼要、有个性和见解的表达方式。
  可以说,接受决定了发布,但更根本的是:社会历史的经济发展和生活节奏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呼唤“微博时代”的到来。
  第三、从媒体发展规律甚至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看,传播的发展阶段历经口头传播(直接的人际口耳相传)――印刷时代(报纸、书籍等)――电子时代(广播、电视等)――网络时代,这一发展过程趋向传播内容更广泛、传播方式更迅捷的目标。一方面,传媒信息的接收面越来越宽泛,从身边群体到四海五洲;另一方面,传媒信息的平台却越来越集中,从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平台到把整个地球村都融合在某一个信息交互平台之内。
  综上可知,微博正是一个收集了最大范围信息来源的高浓缩性交互平台。它的吸收性强,输出功率也大,也正是它本身的高集中性,才使得信息发布者和接收者作为分散的个体,能得到最快捷的信息发布或收集的方式,还有宽广的视野。
  二、微博的“今生”
  2006年Twitter的出现把世人的眼光引入了一个叫微博的小小世界里。截止2011年4月,Twitter注册用户达1.75亿,每天发布的微博达1.55亿条。国外Twitter的“大红大紫”,令国人蠢蠢欲动,各种微博网站纷纷兴起。易观国际CEO于扬将国内微博行业的发展比喻为正处于往上爬坡的阶段。在他看来,互联网化和泛媒体化的趋势开启了第一代博客的应用,而互联网持续的高渗透率以及当下媒体消费者也是媒体生产者的理念,催生了微博这种新生平台。
  可以从二十世纪以来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两种哲学思潮的角度,比较新浪和腾讯这两大热门微博,借以解析现今我国微博存在的两种模式。简单地说,现代主义解构颠覆传统,后现代主义解构颠覆现代主义也颠覆一切。反映在网络技术上,则可以说明web1.0精神和web2.0精神,也能说明新浪和腾讯的各自特点和理念(当然,现在新浪和腾讯也在互相靠拢)。
  网络传媒也有两个极相似的解构阶段:互联网一诞生(web1.0)就解构了传统的被神化了的权威性和统一信仰体系的结构性(特别是在政治话语和文学话语方面),但与此同时也建立起来了这些解构者(社会精英,包括思想文化界和新锐行业甚至娱乐界等);而web2.0时代,就是全面的去中心化和草根性,分散和个体化越来越突出,解构一切同时激发一切,每个人都是信息中心,每个个体得到全面延伸。
  从这个角度看,新浪推崇的“名人效应”是web1.0时代的思想,他们试图在微博中建立中心。新浪微博上的名人数量和名人活跃度都明显强于竞争对手,明星策略帮助新浪微博放大了人气,提升了关注度。新浪网利用新浪博客推广上的直接经验来推广微博,成效惊人。
  而腾讯更接近web2.0时代的思想,没有中心,每个人都是自足的个体。腾讯微博坚持自己的平民化取向,不以名号招揽用户,更多地用近邻传播的方式积聚社区性用户,这种稳重且有长远计划的理念将慢慢显现其巨大潜力,而且也与Twitter-开始提倡的平等对话策略相一致。
  从twitter的发展现状也可见微博的精髓不是新浪式的名人效应和信息发布,而是平民式的传媒体验和良好的互动关系。所以说,当今我国微博更应该朝着平民化的方向发展,形成用户间真正的平等对话,而不是名人引导话语权、控制话语权。
  三、微博心理
  通过对微博“前世今生”的解读,我们了解了微博的由来,以及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我们再探讨一下造成这场浩浩荡荡的“网络围脖”现象的深层次心理因素:当代人为何如此热衷于“织围脖”,通过“织围脖”他们是否给自己织就了一个心灵的“围脖”。在这么一个微博“围城”里,无数人来来去去,留下自己的脚印,写下自己的心情,通过这些表面的喧嚣,我们真的看到了人们真实的内心吗?
  1、围观心理
  微博之所以火,是其自身的优势和外在技术促成的,但真正让微博持续火爆的原因,是中国人的围观心理,微博实际上就是网络围观。中国人向来有看热闹的心理,网络更是围观的绝佳场所,在这里人们足不出户,便可知晓天下事,特别是微博的技术要求不高、可操作性强,更利于人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用担心可能产生的后果,所以我们看到了一起起网络围观事件。围观效应,既可能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凝聚起足以与强大的公权力博弈的民意,也可能像勒庞笔下描述的“乌合之众”那样,成为他人言论的传播者和盲从者。
  2、后现代心理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后现代主义思潮出现在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并通过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和大众传播媒介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思维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第一,反叛心理。后现代主义文化批判和超越了现代主义,进一步向着两个极端发展:一极朝着更为激进的方向迈进,以先锋艺术的精神体现出对传统文艺和现代经典的彻底反叛;另一极则面对整个被商品化了的社会,朝着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迈进,追求大众性、平面性、游戏性、娱乐性。微博正是诞生在后现代主义的时代背景之下,它以短小精悍的语言,实践着后现代主义文化对传统和经典的反叛――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平民和莎士比亚站在了同一水平线上,这一点导致大量原创内容爆发性地被生产出来。
  第二,碎片化、零散化的生活“镜像”心理。后现代主义致力于打破整体性观念,以解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零散化、边缘化、多元化、不确定性来取代整体性。微博本身就属于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它的草根性更具有亲民色彩,三言两语的“语录体”形式也呈现着后现代所特有的碎片化、零散化的特点。微博的内容既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涵盖性,又体现片段化、无序性和随意性。微博上的内容都是“博主”根据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而写,人们围观这些事件,能在一定程度上与作者产生契合,对方就像镜子一样映射着自己。
  第三,游戏冲动的心理。商业化浪潮已席卷今日的中国,人们生活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之下,社会如同一个被高度机械化的工厂,每个人成了工厂里的员工,也导致席勒所说的感性与理性的分裂。而要使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统一,就需要游戏冲动将其结合在一起。强调社区化和互动性极强的微博让我们看到,在物质化机械化的喧嚣中,有一种传媒方式重新让我们感到了轻灵的思想互动和别样轻松的生命活力。在微博王国里,每个人都从工作的重压之下解放出来,将自己的过剩精力倾注在能带给内心自由和愉悦的只言片语里,使博友们体验到在虚拟的环境里与自身观念的契合,通过浏览、发表、转发博文,在对象上找到人性的象征,把自己得到的两种冲动平衡的体验投射到对象上去。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微博的信息传播方式,既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也不同于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它是一种裂变传播。②这种传播形态的传播速度之迅捷、传播密度之大,传播方式之便利,远非以往的媒介所能比拟。但也正因为此,微博存在如何平衡即时性和权威性的问题。中国最早的微博――“饭否”,其兴盛和关闭也折射着微博发展特别是在中国的窘境,不得不面临的博弈。因此微博是一个多面的棱镜,带给人们的影响必然也是多面的。微博正以其“微力”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微变革”,带人们进入一个全新的“微时代”。至于这场“微热”能持续多久,能多广和多深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则需要等待时间的检验。
  
  参考文献
  ①百度百科,http://baike.省略/view/1567099.html
  ②http://news.省略/c/2011
  -01-16/004821821740.shtml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2010级研究生)
  实习编辑:王雨燕
  责编:周蕾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