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打手”的存在看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网络媒介素养

  【摘要】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媒介环境下,人们必须拥有良好的媒介素养,才能获取有效信息并利用其来提升自己。由于“网络打手”误导舆论现象的存在,提高受众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关键词】网络打手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
  
  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爆炸时代的今天,人们陷入信息的漩涡中无法辨清方向,对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众多的负面影响,学者们越来越关注媒介素养教育也更加意识到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尤其是当今以网络为主的多媒体时代,海量的信息和多元的信息渠道表面上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便利和广泛,实质上网络推手的强大力量使人们失去了更多的自主性而受到控制。文中着重分析当今社会媒介素养教育尤其是网络素养教育对媒介从业者、政府工作人员以及普通民众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及在我国实践的可能性。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源和现状
  媒介素养,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大致就是说个人在接受媒介信息的过程中对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评能力,以及利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和发展服务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就是通过系统的教学,让学生学习到媒介操作技能,了解信息编码解码方法以及媒介的利益倾向,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媒介所传达的信息,建设性的利用媒介信息。
  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索、研究和完善的过程。媒介素养教育最早起源于英国学者ER.利维斯的《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一书中,而后逐步扩散到其他欧美发达国家,并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和支持。这一时期,学者们认为媒介以及他所传播的文化给人们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早期的“子弹论”、日本学者林雄二郎在《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的转变》中所提到的“电视人”、以及中野收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中描述的“容器人”等都对大众传媒以及它所传播的文化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早期的媒介素养研究采取了保护主义的方式,对大众文化进行尖锐的批判,认为青少年应远离媒介文化的污染。随着人们对媒介及其传播的信息文化的了解,学者们由抗拒媒介转向了认同和利用媒介,媒介教育开始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着重于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二、“网络打手”操纵舆论反映出受众媒介素养的匮乏
  “网络打手”是网络推手的延伸,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网络营销行为,通常是一些公关公司雇佣的枪手,他们在论坛、博客上使用各种片面、偏激而具有扰乱视听功能的文字来诋毁竞争对手。通常网络打手以谩骂、诽谤为主,语言通常比较夸张。①据《人民日报》报道,有些商家更愿意寻找传统媒体作为公关的突破口,取得一定的舆论影响后,再通过各大型网站推荐,使事件升级,待网友产生恐慌心理后,这一事件就会在整个互联网上发酵,产生难以估量的舆论效果。蒙牛-伊利事件,圣元奶粉、农夫果园砒霜门、霸王洗发水致癌等事件足以证明“网络打手”对社会秩序的严重破坏。这一切出现的根源都是我们整个社会媒介素养的缺乏。
  1、普通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媒介素养的缺乏
  对我国普通公民来讲,媒介素养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而我国公民尤其是青少年媒介素养缺乏已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当大众媒介将“网络打手”所伪造虚构的信息进行传递的时候,有多少网民对此事的真实度怀疑过呢?我们看到的都是网友们对商家的大力谴责和批判,完全不理会商家做出的解释,这就说明网友们在面对此类事件时没有进行理性而冷静的思考。我们可以分析出我国公民缺乏对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思辨和批判能力。媒介信息娱乐化倾向使整个社会在转型期变得越来越浮躁和功利化,婚姻观念的转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等都源于媒介受商业利益驱动而传播的信息的影响。
  2、政府媒介素养的缺乏
  中国的大众媒介承担着舆论监督、社会导向的功能。在过去,政府更多的是应付媒介、躲避媒介,而不是利用媒介为自己服务。从人民网发布的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排行表可以看出,包括山西、江苏、云南、贵州、北京等在内的地方政府在遇到突发事件时,都没能与媒介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来处理相关问题。
  3、媒介从业者媒介素养的缺乏
  大众媒体在过去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人们获取的信息基本上都是来源于媒体对信息的构建。根据议程设置理论,传播媒介通过对现实的再架构,不仅能够决定人们对事情重要程度的判断,而且能够影响受众对事件的看法,通过长期的影响,决定了受众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随着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发展和成熟,普通民众也有了发表言论和信息的平台,网民将身边的具有价值的信息第一时间传到网络中,大众媒体在其中搜索有价值的信息发到自己的网站。这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已被众多的媒体采用。然而网络没有像大众媒体那样经过严格的把关,信息缺乏真实性。媒介从业者对信息不能进行准确的判断,也没有对信息进行必要的核实,在遇到像圣元奶粉导致幼儿“性早熟”、霸王洗发水致癌等具有轰动价值的噱头信息时,一味追求新鲜和卖点,往往忽略了新闻最重要的真实性原则。“网络打手”就是以此为契机,将大众传媒作为突破口,通过媒体的议程设置原理来影响受众心理,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媒体从业人员作为信息的编码者,却不能对新闻信息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解读,说明我国媒介素养的缺乏不仅仅是普通大众,媒介从业人员也存在着相关的问题。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
  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环境,面对形形色色信息的狂轰滥炸,社会公众要么被媒介所牵制,要么面对信息时无所适从,因此,必须加强国民的媒介素养教育。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发达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普及,但基本上都是媒介硬件的操作技能,而关于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和利用等方面的“软素养”几乎是个盲区,而“软素养”才是媒介素养的最重要内容。根据以上对我国媒介素养的分析来看,媒介素养教育应分为三个层面的教育:媒介从业者、政府、社会公众。在这里,我们着重分析社会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就是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1、介绍媒介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用途,使学生了解媒介传播信息对社会发展的操作能力;2、分析影响媒介生存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让学生学会判断媒介信息的多重意义;3、剖析媒介信息的制作过程及其传播技巧,使学生认识到媒介对受众的操作技能;4、引导学生对媒介进行有选择的接触,培育学生利用媒介发展自我的服务社会的能力。②
  林爱兵、王希华提出的媒介素养教育推广策略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应在大学教育中首先导入,把大学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主阵地。根据我国现状,初高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更为必要和迫切。因为随着大众文化的渗透,我国青少年呈现早熟化的特征,初高中时期的青少年处于强烈的反叛期,与父母的关系疏远,更多的受到媒介文化的影响,他们的心智发展还不健全,对媒介信息完全不能正确理解,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同时,一旦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就很难得以改变,所以笔者认为,借鉴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经验以及我国媒介素养的现状可以看出,媒介素养教育应及早进行。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全面实施的可能性和操作性不大,但是我们应该以此为发展目标。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实行从点到线到面的发展过程。首先在我国高校的传媒相关专业以及选择部分高校作为试点,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同时以此为依托,培养一批优秀的传媒素养教师,并组织在此方面有建树的优秀学者编写一部分优秀的系统的媒介素养书籍。其次,在两到三年的时间,将媒介素养教育逐步完善,在全国所有高校和部分中学同时进行媒介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应覆盖我国30%的地区,我国媒介教育将得到迅速发展。最后将媒介素养教育推广至全国包括小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为我国教育体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公众媒体素养的提高将意味着对媒介以及媒介信息的理解鉴别能力的提高,意味着公众吸收和利用信息能力的提高,也意味着公众对媒介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的要求将不断提高。媒介素养是全体公民都应该具有的基本品质,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养、促进社会进步、对于社会的健康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①http://baike.省略/view/
  1842172.html
  ②冯恩大:《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推荐访问:打手 素养 媒介 从“网络打手”的存在看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论网络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 大众传媒和媒介素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