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A叠栏目结构分析 羊城晚报诗歌栏目的邮箱

  【摘要】读者对报纸的第一印象,往往取决于报纸A叠的栏目编排。作为一份综合性报纸,A叠仍然是报纸的主打,也是体现报纸整体实力的窗口。经过数次改版后的《羊城晚报》在整体风格,尤其是栏目结构上,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主要从形式与内容的角度对《羊城晚报》A叠的栏目结构作分析,以探索其发展思路。
  【关键词】栏目 风格 羊城晚报
  
  作为一份综合性报纸,A叠是报纸的主打,也是体现报纸整体实力的窗口。在三步内,读者为何选择这份报纸而舍弃那份报纸呢?头版的版面与栏目的编排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传媒业发达的广东地区,报业除了与电视、网络竞争外,报业市场内部的竞争也异常激烈。2009年6月1日,《广州日报》进行了新一轮的改版,在头版加了导读与索引,A叠的栏目编排比以往更加整齐有序。相对于改革后的《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栏目结构编排相对滞后,笔者以一个星期出版的《羊城晚报》为研究对象,对其A叠栏目结构进行剖析,并对其栏目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一、整体布局
  1、浓墨重彩
  相对于“浓眉大眼”,“浓墨重彩”或许更能表达出现在《羊城晚报》给我们的整体感觉。总体来说,《羊城晚报》的版块与栏目中除了“时评”、“花地”、“连载”等文学气息比较浓厚的版块以外,其余的都运用了大标题加图片加短文章的结构。现在,它还进一步把标题图片化。所谓标题图片化,是指标题字体的变化,加色,加背景等。这让整个栏目看起来分外亮丽。
  2、基本栏
  《广州日报》“瘦身”以后,《羊城晚报》至今没有动静,俨然是“胖报”的坚守者,它仍然坚持用54.5*39的对开版。《羊城晚报》的基本栏为六栏,有时候分为五栏。虽然与《广州日报》相比,《羊城晚报》因版面大而显得笨重,但同时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栏目所容纳的字数与基本栏的大小都比瘦报具有优势。这样就给《羊城晚报》增大信息量提供了条件。
  3、版块栏目不分家
  与现今流行的报纸一样,《羊城晚报》采用的是版块组合。现在版块与栏目有趋同融合的趋势,在信息量多的时候栏目就扩展为版块,在信息量少的时候,版块就缩小为一个栏目。如11月27日的“焦点・事件”与“今天下・中国”本来是两个版块,但是由于当天这两个版块的信息量少,这两个版块各占了A9版的半个版面,并没有再分出其它栏目。从形式与内容看,这两个版块实际上就是一个栏目了。
  二、具体栏目分析
  1、设导读栏,广告与导读混排新闻
  《羊城晚报》的头版一般是中间头条,左右两边分设导读栏的结构。这样的设置与众多都市类报纸的头版功能一样,既能突出头版头条,也能充分利用两边的版面来作为导读栏,增大版面信息量。
  如表1中所示,头版导读栏中,一般情况下,广告数目基本与新闻数目相当,而且广告经常是穿插其中,没有固定位置。导读栏的设立本来的意图就是方便读者阅读报纸,但这样的新闻与广告“混战”的导读栏就形成了一种混乱感,让读者在眼花缭乱的广告中忽略了某些新闻导读。如11月23日的头版,有一条“中石化‘悬赏’求解柴油荒 增产一吨奖励千元”的新闻导读,这条新闻导读排在下半版右上方,与广告大小相仿,而且整个右栏就只有这一个新闻导读,其余都是广告,这样的新闻导读很容易被读者忽略掉。
  11月26日的《羊城晚报》突然出了封面,导读也从头版移到了封面,但是这个封面却让人费解。从表1中看到,当天的新闻导读数量是最让人感到欣慰的,没有一个广告,分布在左右两边的导读栏密密麻麻排满无一例外的都是新闻导读。但是,这天的封面上半版是一个名为“全新天籁震撼上市再掀中高级车市风暴详情请关注A11版”的伪导读。这条所谓的导读,表面上是一个专题的导读,但实质是一个广告,占用了头版头条的位置,而且用了一般只有重大事件和节庆时才用的大红字标题。
  2、新闻栏目
  A叠主要是报道涉及国家及民生的硬新闻,为了更好地把握和比较全面地分析,笔者翻阅了2010年11月22日到11月28日的《羊城晚报》,对其栏目进行了统计。下面结合统计结果对其栏目结构进行分析。
  (1)栏目内容结构分析。《羊城晚报》A叠主要新闻版块为“政闻”,“要闻”,“今天下”,“时评”,“都市圈”,“财富”,“专题”,“广州城事”,“焦点”9个版块(平时还有体育版,但由于亚运会,体育版扩为亚运专版,这里不参与统计分析)。每个版块中栏目随信息量的多少而变动,每日固定的栏目不多,从这方面看,其编排思想是信息量决定栏目数量,信息的种类决定栏目的结构编排。
  《羊城晚报》A叠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本地新闻多。如11月22日的A叠,除“时评”外、“都市圈”与“广州城事”这两个版块都是广东新闻;“今天下”,“焦点”两个版块报道的是全国新闻。要闻中有三个广东新闻,只有一个全国新闻,专题是对亚运志愿者的采访。11月22日至11月28日,所有栏目中(除去“时评”、“财富”、“专题”)报道全国新闻的有19个,广东新闻的有35个。从这样的比例可以看出,《羊城晚报》在栏目内容结构上侧重报道本地新闻。
  (2)特色栏目分析。评论是一份报纸的灵魂,报纸的质量如何,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是其评论的功力。《羊城晚报》的评论版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固定的几个栏目,其中最主要的是“首席评论”与“漫话漫画”,每天必出(周日不设评论版)。几个栏目之间长短相间,节奏感强。固定统一的栏目标记,相对固定的栏目版面位置,使得栏目清晰稳重。内容分布也较为均匀,“首席评论”是对重大话题的评论,“草根看台”是民生话题的延伸,“热点快评”是个人言论,集各家之言。如果说《羊城晚报》没有一个固定的有影响力的文字评论员专栏,那么“漫话漫话”这一专栏足以弥补这一缺憾。不同于《广州日报》“锐言”的画文不同题,“漫话漫画”是画文同题的。这样的结构设置更有利于画与文的融合,能更好地阐释评论的内容。
  “广州城事”与“都市圈”都是以本土民生新闻为内容的版块。当“都市圈”有“广州”这一栏目时,“广州城事”就不出现,反之亦然。但既然两个版块有重合的栏目与内容,为什么不合而为一呢?
  “财富”是A叠中栏目最多也是最为固定的版块,周六“财富”还从板块扩为《财富周刊》,囊括了“晚晚好彩”,子栏目数量多,名目层出不穷。“财富”的栏目内容少而杂,重数据分析与预测。如“财富股金”版,11月25日的“智者股道”,11月26日的“广文视角”,11月24日的“焦点访谈”。三者从内容到形式都没有太大的区别,缘何要分设三个不同的栏目来报道呢?
  最后,是值得关注的“专题”现象。《羊城晚报》的专题看似一个版,实质是一个栏目。这个栏目的内容设置让人十分疑惑。如11月22日,其“专题”为亚运志愿者故事。24日“专题”有三个,一个是志愿者故事,一个是“亚运会与广州城市规划”研讨会的报道,还有市交委冼伟雄对亚运交通讲话的报道。25日的“专题”也有两个,一为潘高寿的广告,另一个富力地产的广告(表面看上去像是新闻报道)。26日的“专题”是亚运志愿者的故事,还有广汽传祺的广告。27日的“专题”是南方电网的广告(表面看上去是亚运图片展)。28日的“专题”是关于岭南建筑的名人访问与报道(有为星河湾海怡半岛做宣传)。从这些例子中看出,“专题”绝大部分时间是作为软文的一个幌子,是个掩盖企业广告的栏目。
  三、总结与建议
  栏目是组成版面的重要元素,栏目结构将影响到一份报纸的外表及其内容的表达。作为一份综合性报纸,《羊城晚报》A叠的栏目众多,栏目结构也十分多样,但其中很多栏目的设置并不固定,尤其是子栏目名称繁多,没有统一品牌。笔者认为,该报栏目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稳定栏目风格
  虽然按内容而设栏目比较灵活,临时栏目或许能比较好地突出内容,但相对固定的栏目应占一定的比例,形成一种稳定的态势,这有助于报纸风格的形成,利于培养稳定的读者群。
  作为头版导读栏,应该有固定的栏目结构,避免广告与新闻导读混杂,影响读者对报纸的印象。
  应删减重复或者没必要设的栏目。如上文提到,A叠中“广州城事”与“都市圈”的栏目设置有重复,应合并。“财富”的栏目众多,但大部分小而不精,很多时候内容杂而不重。与其勉强填充版面,不如把个别栏目做精做强,或者直接调到B叠为宜。
  2、强化品牌意识
  一张报纸之所以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因为它有一个或者几个让读者印象深刻的栏目。在纸媒如此发达的时代,塑造自己的品牌栏目对报纸来说十分重要。报纸的品牌价值是品牌管理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其品牌区别于同类竞争品牌的重要标志,是读者辨别一家报纸的依据。
  如说到《南方都市报》大家可能想到它的言论专栏,谈及《人民日报》会注意到它的社论。当然,提起《羊城晚报》人们也会想起它的“花地”和“晚会”。但作为综合性大报,仅仅满足于姓“晚”是不利于长期发展的。长期以来,“晚”一般都是给人以“小报”的形象,要做“大”,《羊城晚报》必须得在硬新闻(A叠)的栏目编排上下功夫,在A叠做出属于自己品牌的栏目。■
  (作者: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实习编辑:张兴宇
  责编:周蕾

推荐访问:羊城晚报 结构 栏目 《羊城晚报》A叠栏目结构分析 羊城晚报a叠栏目结构分析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