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闻热点 经济新闻报道的可用可见可感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经济新闻已不仅是各新闻媒体的重点报道内容,而且各媒体均在探索灵活多样的报道方式。做好经济新闻报道应该准确定位,增强新闻性;转变视角,增强形象性;完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记者素养。
  【关键词】经济新闻 可用 可见 可感
  
  要在读者心目中立起一个形象,报道也必须是形象的,我们在新闻写作上需要有所突破,要善于把概念的表达诉诸充实具体的形象,使报道的内容可用、可见、可感。
  ――穆青
  这席话对于目前媒体经济报道颇具借鉴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未有过,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经济有着如此不可分割的联系,尤其是2008年底那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人们对经济一词更有着深刻的体会。所以说,经济新闻已不仅是各新闻媒体的重点报道内容,而且各媒体均在探索灵活多样的报道方式。但由于受经济新闻自身的特点和长期形成的新闻模式的影响,经济新闻报道也同样存在着主题先行、形式老套、语言涩硬等弊端。那么怎样赋予经济概念以形象外衣,使经济报道可用、可见、可感?
  
  一、经济新闻报道存在弊端的原因
  
  1、经济报道价值取向模糊导致写作模式化。在我们的经济新闻报道中,普遍存在着价值取向模糊,价值得不到准确定位,价值取向单一和往往被其他价值所代替、掩盖等弊病。较典型的是用“指导价值”代替“新闻价值”,用经济的“有用性”代替新闻的“重要性”,这样使经济报道形成了一些常规的固定模式,这些固定的模式又反过来影响了新闻价值的挖掘和发挥。这些模式有:(1)报喜式。如“成绩明显”、“效益良好”、“硕果累累”等,这种抽象的字眼缺乏实质性的内容,而这样的稿子一到年末充斥各种媒体。(2)证明式。这类经济报道不是从现实的材料中去提炼主题,挖掘价值,而是为了证明某种观点而去寻找事实,然后给新闻事实“穿靴带帽”,一家有经济效益的企业可以带多个帽子,同一企业可以根据需要每年带上不同的帽子。这种例子屡见不鲜。(3)“效益+措施”式。这种报道的对象是所有有效益的企业,经验与措施大同小异,报道主题大体相同。例如,一个时期里农业报道中的“公司+农户”、工业报道中的资产重组、技术创新等,常常造成了经济报道共同的主题和企业取得成绩的共同原因。主题雷同使新闻价值单一,对经济的指导意义也不大。
  2、严肃的政治意识导致宣传意味过浓。许多经济新闻旨在配合党和政府一个时期内的经济政策,对其进行解释和宣传,反映国家经济工作和经济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其内容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政策性。一些报道经济工作动态、经济战线新人新事的经济新闻,虽然不直接阐明政策条文,但也渗透着政策精神,体现着政策。还有的经济新闻是表现干部群众在执行党和政府制定的各项经济政策中出现的新经验、新情况和涌现的新典型,在执行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成果等。经济新闻明显的政策性使得经济新闻宣传意识过浓,缺少经济信息,也使得许多人在潜意识里认为新闻受众就是党委政府、单位团体、各级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报道内容与上级文件的传达范围差不多,似乎就应该写一些会议精神、工作简报、汇报材料差不多的内容给他们看,面向他们的经济报道就是配合中心工作,除了指示式、通报式,就是总结式、典型式,可读性、可用性差,趣味性、人情味淡,个性化需求更是满足不了。
  3、记者知识结构不完善导致写作僵化。进入新世纪,经济生活已经变得非常复杂。面对复杂的经济现象,广大受众迫切需要媒体帮助他们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指导他们更有效地从事经济活动。经济生活的复杂性,要求经济记者必须要有相当深厚的经济学专业知识,否则经济报道很难做出深度。现在媒体记者大多数是从新闻和中文专业毕业的,他们有一定的文字功底,但对于经济知识了解甚少,因此碰到复杂的经济问题时,往往找不到落笔的地方,即使找到了,也抓不深,抓不透,写作也很容易落入固有的模式,如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术语的堆积,不重通俗化的阐释;只重物不重人;只重数字,不重数字背后的涵义,使经济报道变得陈旧、肤浅、空洞和僵化。
  
  二、经济新闻报道的突破
  
  1、准确定位,增强新闻性
  经济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取向定位由“指令传递型”转变为“信息传导型”。现今社会对经济信息有着多方位、多层次的广泛需求,市场经济的新特点、新情况,理应要求经济新闻报道的采写者更新观念、调整思路,对经济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取向重新定位,变过去以传递行政指令为主的“指令传递型”为注重经济信息的采集与传播的“信息传导型”,从而突出和强化新闻传媒的信息传导功能。可以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传媒,实质上就是信息的载体,经济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就是取决于报道的事实给受众提供的信息量;采集、传播各种富有价值的信息,就是新闻传媒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主要手段。为此,经济新闻报道要大力加强经济信息的传播广度与密度,既要注意传递反映某一经济现象的微观性信息,更要注意传递反映经济发展的趋向、走势和预测的宏观性信息;既要注意传递本地的信息,更要传递外地的信息、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行情变化的信息。这样,经济新闻才能为受众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才有利于受众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也才有助于新闻传媒充分发挥自己的应有功能。
  2、转变视角,增强形象性
  (1)运用人文视角,政策宣传生活化。经济活动都是为了人、围绕人来进行的,人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主体,理应成为经济报道中的主角。透过经济活动是物质再生产的过程的表面,经济更为深层的是价值观念的碰撞与实现。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经济上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是与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分不开的。一位哲人说过:“从事任何职业,如果没有来自人这方面的热情,都是搞不好的。一个学者如果没有对人生的追求,没有对社会进步的追求,科学上的成就必然会受到限制。”同样,经济报道离不开对人的关怀,要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历史环境变迁、社会价值取向等深层的问题,要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报道思路和写作方式,尤其在深度报道中注意拓宽人文视角。有了这样的视角,报道才能更加深入、全面,才能有灵魂。如“三农”问题是国家关于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将国家的大政方针与普普通通的农民兄弟联系起来?现在我们的媒体做了大量的探索,如从一个个具体事例、一个个具体人物入手,以民生谈国计,大题小做,让农民兄弟从种养殖致富、土地流转置换、农村新医疗保险等实实在在的好处中感受到国家“三农”政策,也让受众从农民兄弟言真辞切的朴实话语和实实在在的好处中看到了国家政策和各级政府为此所做的努力,这样的报道生活气息浓厚,人情味十足,推出后受到一致的欢迎。在新闻实践中,有些人总为自己把经济新闻写成“图解新闻”而烦恼。其实只要防止只顾“上面要求”而忽视“下面需求”的问题,找准“上”“下”接合点,经济新闻就能跳出“观点+数据”的怪圈,让“党和人民都满意”,既传达了政府的经济政策又满足了群众的要求。因为任何政策的制定与出台实际上都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总结、一种提炼、一种对策,在做新闻时,不只是要看到政策本身,而是紧紧盯住它的现实源头,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把这两者的关系打通了,政策和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就近了。这样写出来的经济报道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人情味,国家方针政策也就很自然的入脑入心。
  (2)把握开放视角,用开放的眼光去分析、审视经济现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联系是开放型的,其经济的“触角”伸向四面八方,从而形成一个以市场为中枢的纵横交错的立体经济网络。市场经济中,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并不为单一的地域观、行业观,乃至文化观念、价值标准所制约、所影响,而是多种因素、多种条件综合权衡、判断的结果。为此,我们的经济新闻报道应注意改变过去那种偏重于微观,进行一厂、一店、一村式的所谓“典型化”的报道模式,力求从宏观上,从全方位、深层次的经济联系上来反映丰富多彩的经济生活,反映变化多端的形形色色的经济现象,并要注意加强对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走向作分析性、预测性报道。除此之外,为了满足企业和个人对各种信息作综合权衡和判断的需求,提高新闻的可受性,我们的经济新闻报道还应注意改变过去那种局限于经济领域,围绕着经济建设的成就、经验来报道经济的作法,力求从经济与文化、经济与法律、经济与科技、经济与社会的结合部上变更经济新闻报道的视点,拓展、延伸经济新闻报道的报道范围,开掘和提升经济新闻的价值。比如,可以从经济活动、经济生活的各种现象中寻找涉及文化的、法律的、科技的、社会的等方面内容的报道题材;也可以从文化的、法律的、科技的、社会的视点上审视各种经济活动、经济生活的现象与问题,以采写出为广大受众所关注、所感兴趣的文化性经济新闻、法律性经济新闻、科技性经济新闻、社会性经济新闻。
  (3)把握平民视角,关注生活、关注百姓,让平民百姓成为经济新闻的主角。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需要,新闻报道的本质是传递信息,反映生活,那些具有重要性、显著性的大事固然需要反映,但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更多的是一些普通人、平凡事。经济新闻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消费,关系着千万家企业商品的生产、经营与流通,牵动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经济报道在面向各级领导干部的同时,更要面向普通群众,因而不能仅仅从领导部门角度观察问题,也不能只从生产者、经营者的角度和立场捕捉信息、提出问题,更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和立场捕捉信息、提出问题,选取老百姓感受最深、最易理解的角度,来反映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现象和生活,引起老百姓的共鸣。例如,每年的4月份,长江铜陵段均实行禁渔,以前媒体报道时,常常就动态的报道这一消息,告知观众这段时间长江禁渔了,禁渔期间将进一步加大巡查力度,严厉打击那些非法的偷捕者。而现在,我们的媒体在报道这一消息时,则更多的关注禁渔期渔民的生活,当地政府给他们免费举办技能培训班,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他们自谋职业等。同样是禁渔的题材,报道的视角却迥然不同,前者用的是俯角,对民情漠不关心;而后者将“休渔”向社会生活延伸,用平民的视角,从老百姓的角度去报道禁渔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体现人文关怀,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3、完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记者素养
  (1)储备知识,增强经济报道的理性分析。随着经济生活的纷繁复杂,经济报道对记者、编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经济新闻工作者不仅是具有新闻敏感、表达能力、敬业精神的“声音传达者”,而且应当成为有深度、力度、预见性及分析指导能力,能沟通理论与实践、政策与操作、宏观和微观的“桥梁专家”。这需要记者有长期、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较强的辨别力。现在有些记者热情很高,但由于缺少经验积累和知识储备,往往抓不到关键的新闻,抓住了也深入不下去。而且,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利益团体,都在寻找媒体作为代言人。新闻人除了要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和职业精神,还要能够审时度势,不被迷惑与左右,做到知晓真相,深入求证,审慎而行。
  (2)转变文风,增强经济报道的通俗性。工作性、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经济报道,如果写得无特色、无起伏、无文采,读者很难看下去,而经济新闻通常面对的信息源大都是专业性、技术性强的信息。这些信息要让受众接受,从事经济报道的记者就要运用各种技巧做好“翻译”工作,把专业性和技术性变为通俗性、大众化。另外,经济新闻要写得通俗,记者还要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群众的语言源于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富于表现力,采用这种风格的语言,对容易将记者写作引入“专业化”、“学术化”误区的经济报道极为重要。
  (3)转变作风、增强经济报道的贴近性。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经济规律是普遍共通的,但人的经济活动是千姿百态的,除了宏观分析,信息发布等报道类型外,一般还有某个团体或个体在某时某地进行某项经济活动,要报道这样的新闻,当然要表现出“这一个”团体或个人的独特性,表现出其经济活动的独特性。没有独特性,就难有针对性,也难有深刻性。从另一方面说,只有写出人的个性、人的活动、人的激情,才能让读者看到活生生的事实,有感同身受的亲切感、亲和力,从而有较强的可读性。经济报道既见经济又见人,对记者的采访作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省力走捷径,找些经济工作的汇报、总结、发言稿改头换面固然不行,要在经济报道中把人的活动凸显出来乃至把人的形象树立起来,必须深入到经济活动的具体细节之中,并尽可能深入到人的内心深处,尤其需要下功夫。■
  (作者单位:铜陵电视台新闻中心)
  责编:姚少宝

推荐访问:新闻报道 可用 经济 经济新闻报道的可用可见可感 新闻报道读后感 新闻报道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