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选平:朴素\严谨的实干家] 严谨

  叶选平是开国元勋、“十大元帅”之一叶剑英的长子。16岁那年,他远赴陕北看望父亲,并留在了延安,进入延安自然科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专业学习。1951年前往苏联进修。学成后回国,历任北京市机械局领导小组副组长、北京市机械局党委常委。1978年任国家科委三局局长,54岁的叶选平开始步入政界。
  
  作风严谨务实,狠抓科技建设
  
  叶选平的政治生涯甫一开启,就赶上了如火如荼的中国改革开放。1980年至1985年,而作为改革开放“桥头堡”的广东的主政者之一就是叶选平,他先后担任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广东省副省长兼省科委主任,广东省省长等职。
  他到广东后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直接促进“广东省计算机中心科技情报研究所”的兴建。研究所早在1979年就开始筹建,但因开支庞大,有关人员对实际功效抱有疑虑,搁置了将近一年。在叶选平的大力主导下,于1982年正式动工兴建,1984年顺利完工。这一坐落在中山堂西侧的研究所,通过国际卫星通讯网络,联系着世界三大数据库,使用户能在几分钟内,查到世界机载信息量的75%,为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叶选平做的第二件大事,是筹建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当时,我国尚无筹建大型核电站的经验,专家们对于广东兴建与否、经营方式、采取何种反应堆型、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等问题上,意见很不一致。
  叶选平听取各方面意见,并亲自研究相关技术资料,进行测算。在认真对比分析后,取长补短,拍板定案。当讨论至该由谁担任这座耗资40多亿美元的中外合营企业的总经理时,有人以“主权问题”为由反对由外方担任。叶选平当即表态:“谁有经验有能力就让谁当!”丝毫不畏尖锐而敏感的问题。最后叶选平作主聘用外籍专家担任经理,负责核电站的建设与经营。
  长期从事技术工作,叶选平形成了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每遇重大决策时,他必亲自带领有关人员进行实地调研,并征询有关部门意见后才拍板定案。他身边的人“抱怨”说:“跟他办事‘不容易’,在向他汇报工作时,经常要说到确切的数字,不能用‘大概’、‘估计’之类含糊的词语。”
  
  落实科学管理,革新市场体制
  
  1985年12月,自称“40多年没有离开技术领域,对政治不太熟悉”的叶选平当选广东省省长。随后,他积极推进广东经济体制改革,在物价改革过程中尤其是放开粮食市场方面,可谓不遗余力。
  传统的计划经济和价格机制,排斥商品、货币和市场,否认价值规律的作用,把价格的功能限定在核算工具上。这种旧有的僵化的价格管理体制,是发展商品经济最大的障碍。
  还在广州市市长任上时,叶选平便逐步探索物价改革的规律。那时,广州市的物价改革已从放开塘鱼的价格开始了。可是放开塘鱼价格引发了很大的争议,原来几毛钱的塘鱼迅速地涨价,受到了很多市民的批评。但不久后,渔民们看到养鱼有利可图,就开始增加养殖的规模,加上塘鱼的养殖周期比较短,市场上的供应开始增加,价格逐渐回落,并趋向平稳。塘鱼价格放开的成功,让叶选平探索出“菜走鱼路”、“肉走鱼路”的物价改革之路,陆续放开蔬菜、水果、部分加工食品和日用工业品等价格,使其进入市场规律的良性循环。
  他恪守“任何经济活动都要尊重价值规律,任何改革措施的选择都要有尺度,要充分调动广大民众的积极性”这一信条。他曾亲自执笔,分别给全省各市场和省计委、科委负责人写信,要求他们对经济的管理要加强宏观调控,要逐步建立起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宏观调控体系,“一是要量力而行,二是要量力而出。治家是这样,治国也是这样”。
  1989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亲自点名,让叶选平发表对改革开放的看法。叶选平说:“广东一定要继续改革开放。我们准备取消粮票,放开粮价,建立粮食市场。”江泽民肯定了叶选平的意见,随后他的发言也全文登载在会议简报上。在放开粮价的过程中,因为物价上升,广东、广州受到了批评。但最后事实证明,广东、广州放开粮食市场是可行的、正确的。
  在省长任上,叶选平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工作的宏观调控和长远发展的策划上,对于省里的具体事务,他越来越放手让其他副省长分管,他说:“我是懒人哲学,具体事由其他副省长去干。”正是他高瞻远瞩的胆识和气魄,成就了广东改革开放的蓬勃发展。
  
  创造条件,助推“广交会”升级
  
  1985年至1990年,叶选平一直担任58届至69届“广交会”主任,他成功推动了“广交会”的转型,为广州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内外环境。
  早在1983年7月,叶选平出任广州市长不久,他就要负责当年秋季“广交会”的宾客的副食品管理工作。当时,国内物质生活仍然十分艰苦,如何用美食招待好世界各地的宾客,成为他当时最伤脑筋的问题。
  正在为难之时,他猛然想起不久前与湛江市交换物资,对方允诺交换的物资便是有名的湛江大虾!于是,2000多斤湛江大虾连夜从渔场运抵广州。那年“广交会”招待宴会上,金灿灿的黄金大虾一端上桌,便被外国宾客们一抢而空,客商们大快朵颐,连连称赞“广州美食very good"。
  “那届‘广交会’解决了吃饭的问题,第二年的春季‘广交会’,我们又把广交会宾客的住房问题解决了。”随着“广交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前来参展的国内外客商以及游客可谓与届俱增。为了解决宾客的吃住问题,叶选平别出心裁地想到了解决办法――把“广交会”的“床”搬到佛山,解决了“广交会”的吃住问题,给中外宾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84年至1985年,“广交会”分别获得意大利“国际墨丘利金奖”、西班牙“国际贸易奖”。1986年,“广交会”斥资6000多万元对展馆进行系统改造,并成功举办第60届的庆祝活动;1989年,一年两届的“广交会”出口成交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08,9亿美元。同时,会期由20天改为15天,并新增设了经济特区交易团,令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首次在广交会上得以展示。
  如今,“广交会”已成为国际知名的展会,在其壮大过程中,叶选平功不可没。
  
  创立促进会,推动文教进步
  
  1992年,叶选平发起成立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并亲任会长,广邀社会各方力量,为中华文化教育的发展献策出力。
  他提出了“拾遗补缺,济弱扶贫,积极实务,量力而行”的十六字工作方针。
  “对教育文化事业当中的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地方、群体和行业,在促进会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采取帮一把,让精神重振;对快要灭绝了的传统艺术形式,采取扶一下的方式,让生机再现。”
  对于促进会,他致力于建立一个 “有生机、有活力,参与者休戚与共的民间社团机制”,真正调动每个人的潜能和积极性。
  “比如盖了学校,捐建一所小学要一些开支,但更重要的是小学盖成后,今后经常性费用怎么解决呢?这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对此,促进会与当地政府合作,“盖学校我们可以去做,但你们要把学校列入你们的经费开支计划,这样学校才能长期办下去。”
  “我们出点酱油,请别人出鸡,把项目推动起来。”通过促进会的牵头,社会各方的协作帮助,发动更为强大的,社会或政府力量参与,把事情办好。
  促进会下设“教育扶贫基金”、“岭南文库基金”、“广东中华文化基金”等8个基金。其中,“广东中华文化教育基金”,评奖对象是历史、地理、美术、音乐、体育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这项评奖活动坚持了12年,共有1400多名教师获奖。
  他还亲自带队,前往群山环绕的乳源瑶族自治县,深入小学视察,并在当地捐建4所小学,改善办学条件,资助30多名贫困学生的全部学费,直至他们完成学业。
  2000年,促进会在乳源捐建了一座教师进修学校教学综合楼。2006年,促进会拿出300多万元,帮助贫困大学生……
  除了办学,叶选平还大力支持广东民间工艺美术。1993年,促进会出资帮助广绣工艺美术大师陈少芳举办作品展览;1998年,出资100万元,专用于支持广州杂技艺术的创作。此外,促进会还与广州市政府共同成立了“广东中华文化广州杂技艺术创作基金”……
  为让促进会良性运作、充满活力,2007年5月,广东文化基金委托香港交通银行信托有限公司运作该基金,契约书明确规定:“信托基金的全部收入只能用在文化交流、教育、扶贫等慈善事业上。”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从省长任上退下来后,叶选平转向全国政协工作,仍非常关心广东发展,他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认认真真做猫,把老鼠逮住,凡是中央提倡干的,一定要干好;凡是中央规定不能干的,肯定不干;那些还没有明确的领域,我们就去摸索,先干了再说。”
  生活中的叶选平爱好广泛,文武皆通,会俄、英等外语,排球、摄影、书法都颇具功力,尤其是书法,行笔流便,字体端庄,雍容酣畅。对中国传统文化,他极力推崇并大力弘扬。
  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日益深入发展之际,叶选平以朴素务实、严谨高效的作风,以实干家的踏实进取和政治家的战略眼光,“认认真真做猫。把老鼠逮住”,推进广东在全国“先走一步”;他一手创立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广集社会各界的力量和支持,为广东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为中华文化的星火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推荐访问:实干家 朴素 严谨 严谨的实干家 严谨的实干家doc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