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人的“新长征”_新长征贵州工会云app

  近年来,遵义市提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战略目标,既在特色上求新,又在发展上求好。遵义人又一次站在“新长征”的起点上!      遵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一座因红军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而闻名天下的西部城市。在中国众多中小城市中,拥有如此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城市并不多见。
  遵义也因此留下了深深的红色印记。多年来,遵义人习惯采用“新长征”、“转折”、“从头越”这样的词汇。
  
  打造利于发展的和谐环境
  
  近年来,遵义市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就,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四在农家”创建极大地加快了农村文明进程,新型工业化建设如火如荼,创新型城市建设扎实推进,积极打造文化旅游强市,提升“转折之城”、打造“会议之都”、大力发展会展经济……
  然而,在巨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之下,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弱、城乡差距大、发展不平衡是最大的市情,亦是不争的事实。
  2009年4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深入遵义城乡调研,对遵义的发展寄予厚望,要求遵义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努力在全省“走前列、作贡献”。
  如何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其实这不仅是遵义决策层长期以来思考的问题,也是740万遵义人关心的话题。
  于是,遵义将目光定格在“环境”二字上。遵义市委书记慕德贵多次说:“环境也是生产力!”因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一开始,市委市政府就进一步明确了以“打造六大环境、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遵义”为主题,将环境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着力打造。
  遵义市为了抓住新一轮机遇,谋求新一轮发展,提出了要着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这六大环境中,既有软环境的打造,也有硬环境的改善,且绝大多数是软环境问题。“六大环境”的指标体系含盖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方面。
  
  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按照石宗源同志的讲话精神,遵义市更加注重突出实践特色,为了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战略目标,遵义市既在特色上求新,又在发展上求好。
  探索“1+7+x”模式,即:出台“更加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遵义”总体文件,围绕打造六大环境、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七个内容,制定若干个保障落实的政策措施。
  打造示范单位、示范区、示范带,以打造典型和凸显亮点来进一步丰富学习实践活动内涵。
  当前,遵义各县(市、区)正不遗余力地抢抓机遇谋发展,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和气魄描绘出一幅幅和谐、持续、科学的发展蓝图。
  遵义县以便民服务工程、城乡结对子活动、党员关怀工程、“三关”工程为党建抓手,积极开展党组织和党员服务发展、服务群众工作。下到遵义县三岔镇红光村开展“四联四帮”活动的农技干部彭诗云深有感慨:“推广新技术新品种,说千遍万遍不如领着农民干一遍!”得到帮助的农民这样说:“共产党的干部,就应该出现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桐梓县以大项目、好项目为加快发展的龙头,全县上下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意识,集中精力推项目,不遗余力促发展。
  习水县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黔北综合经济区”和“三新一强”战略部署,解放思想抓创新、找准定位抓发展、求真务实抓落实,“谱绿曲、唱酒歌、开矿能、跳红舞”,着力发展绿色、白色、黑色、红色“四色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
  赤水市以建设生态文明的气魄和眼光紧紧抓住“创建生态城市,建设丹青赤水”这一主题,促进经济、生态、文化与旅游等良性互动,实现共赢。
  仁怀市弘扬特色优势产业,不遗余力地支持和服务茅台集团发展,保护国酒茅台生产环境,重拳出击规范白酒市场,倾力打造“世界名酒之都”。
  同时,遵义东部的湄潭、余庆、凤冈等县,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扎实的农业基础,把保住青山绿水作为立县之本,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成功探索出了“四在农家”创建等许多经验。在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中,在绿波荡漾的万亩茶海中,绿色孕育希望、生态成就未来……
  按照省委要求,遵义市积极深化黔渝合作,构筑贵州对外开放门户,提升壮大黔北综合经济区,加快城市化等建设;全面落实省政府总体部署,切实加快新浦新区开发,推进遵义机场、机场高速、黔渝快速铁路遵义段等重点项目建设,使东部新城区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极;积极推进茅台酒厂环境整治工作,为做强做大茅台酒厂创造良好环境。
  一边是大手笔、大动作、大思路的不断推出,另一边是发展理念和思路的不断创新。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遵义市正视城乡差距大、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立足北接重庆、南临贵阳的区位优势,提出了实施“中部崛起、西部突破、东部开发、北部攻坚”的非均衡推进战略。
  
  改善民生是最大的公务
  
  “改善民生是最大的公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最终的检验标准还是人民群众是否得到实惠!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远在内地的遵义也受到较大影响。如部分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大量农民工返乡、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等等……今年元月份,遵义市财政收入还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现象。
  在困难面前,遵义人没有退缩。他们认为:金融危机,危中有机。中央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作出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遵义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事实上,遵义市一直将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紧紧结合在一起。解决民生问题的最佳途径,就是加快发展,尽快做大蛋糕。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提高保障民生工作的水平;健全制度,积极探索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
  今年,遵义市预计求职的大学生在一万人以上,求职人数比往年明显增加。事实上,遵义市委市政府早就估计到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并提前采取了各项措施。
  2月27日,一场名为“春风送岗位”大型现场招聘会在遵义市举行,招聘单位有全市各大中型企业达380家,提供岗位14800个,进场求职的各类人员达16000余人次,达成意向性协议4500多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1600多人。
  3月,又举行了“遵义市2009民营企业招聘周暨大中专毕业生大型现场招聘会”,360多家入场企业单位提供了7000余个岗位,2400余名求职者与用工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
  据了解,接下来遵义市还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包括加快实施重大建设项目带动就业,支持劳动力密集性产业发展,同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有条件地进行自主创业,实现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
  在黔北农村,一幢幢风格独特的黔北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成为遵义新农村的一道靓丽风景。据了解,目前遵义市“四在农家”创建点已达5700多个,62万户255万农民受益,受益面40%左右。当前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早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不仅成为引导农村走文明发展、发展文明、享受文明的“导航器”,还成为拉动内需、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强大“发动机”。
  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中心城区的改造也毫不逊色:疏浚河道、老城房屋按照黔北民居风格“穿衣戴帽”、电网入地、城市道路美化……遵义城仿佛成了一个大的工地。
  经过全市上上下下的努力,1至5月,遵义市经济整体处于平衡向上的态势:财政收入明显好转,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46.17亿元,为年计划的40.52%,增长7 41%,实现了从元月份的负增长向逐环比正增长的转变;工业生产明显恢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2.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9%,高于全省3.8个百分点;金融存贷款明显增加,5月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00.53亿元,比年初增加57.69亿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有较快增长。初步实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双促进的目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70多年前的伟大长征,70多年前的壮美诗篇,今天依然深深地打动着遵义人。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遵义人又一次站在“新长征”的起点上!

推荐访问:遵义 新长征 遵义人的“新长征” 遵义新长征国际大酒店 遵义新长征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