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教学是演奏的一面镜子

   摘要: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文章指出要教中学,学中教,音乐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使学生亲其道,信其师,最终实现与学生共同进步。    关键词:大提琴教学;钢琴演奏;弓指法
  
  音乐工作者在工作之余往往有机会从事一些教学的活动,而教学与演奏的关系我认为是相得益彰,教学中的“教”与“学”是两个可以分开也可以合并的文字,教的同时我们也能够学习到许多,教学也是一个帮助音乐工作者提高的辅助工具,我们往往说一个学生,一看就是某某老师的学生。在自己也做了老师之后,对这句话中所包含的深意才真正领会到了。大概将我的体会总结如下几点。
  
  一、发现与解决问题
  
  (一)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
  教学通常是在不停的发现学生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老师会在不同学生身上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量最多的恐怕还是没有对演奏形成自身认识的初学者,这个时候老师的引导起了关键的作用。给学生确定一个正确的“审美”意识,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音色是优美的,什么样的姿势是正确的,才能逐渐在自己的练习中学会分辨好坏。在教学中,在教授给学生方法之后就有着周而复始的“纠错”过程,“纠错”一定要迅速。老师及时的调整学生的错误,学生就不会在误区中继续步履蹒跚,像初学者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紧张,没有把乐器和自己融为一体,很难驾驭,这个时候往往两个手的姿势都是僵硬的。右手担心抓不住弓子,左手担心没有力量按弦,而且往往一只手僵硬也会影响另一只手的灵活运用。大脑控制两只手总是习惯性的统一步骤,而在音乐演奏中必须要把两手动作分解才可以演奏的清楚明白,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地发挥了右脑功能,大家都说学音乐的孩子比较聪明也正是这个原因。回到正题,首先解决学生心理方面的担心。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的困扰归根到底是心理因素,灌输一个概念的时候要让学生能够理解并且看到成效,这个时候示范是最好的方法。
  (二)学生的问题经常反应自己的问题
  在前面提到了示范的作用,这里要说的问题恰恰是示范引起的。学生在模仿中经常把对与不对的都能学到,当学生还没有拥有自己的鉴别能力时,老师的演奏方式方法会让他照单全收,作为老师在示范中或许有被自己忽略的错误姿势或是自己本身就存在的问题影响学生,老师自己没有发现自身问题之前,也许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发现。有一个自身的例子,在我的某次教学中突然发现自己的学生拉长弓时手臂僵硬,大臂小臂与手腕的关系和转换不够清晰,发出的也是非常紧张不松弛的声音,在我的帮助调整下慢慢声音松弛了一些,而恰恰是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发现在自己的演奏中竟然也有相同的问题,那么自己也不得不和学生一起开始改毛病,当初这个问题出现的时候非常吃惊,但是思考过后慢慢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在观看老师的示范中学生的听觉视觉都处于一个非常敏感的状态,对自己所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姿势都会尽可能的模仿,其中也包括一些老师忽略的一些小毛病和不在意的方面。当然学生的领会能力有高有低,问题也各个方面都有,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反映老师的问题,但当影射出自己问题的时候就要小心了,既要小心自己的演奏也要重新“更新”一下自己的教学理念。
  
  二、思考与提高
  
  从学校出来到工作独立,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与孩子从父母的双翼下飞出独立生活的情况相同。作为学生,自己演奏的对与错,有老师的指导,不用想太多,不对自然有人告诉你。但作为一名老师,一方面自己要开始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进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理念观点影响学生,同时作为老师应该要求学生适当提高独立的思考能力,不对老师产生过分依赖性。
  (一)弓指法的制定
  在大提琴教学中,弓指法的制定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弓法的好坏直接影响音乐乐句表现。琴弓就是气息,一段动人的旋律演奏出来,不好的弓法会捣乱而达不到效果,一段灵巧的音符,没有一个好的弓法也同样会做不到,甚至会画蛇添足。好的老师留给学生的一套弓指法是他自己教学的精华,学生也会为得到老师的弓指法而欢呼雀跃。当然,不同的弓指法想要表现的音乐情感个性大不相同,在不了解意图的情况下,演奏者恐怕是不太容易用琴声阐述其中的含义,作为老师首先要能够按照自己对乐曲音乐的理解安排出一套合理的弓指法,进而向学生教授其中的音乐内涵。
  (二)音乐的安排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论任何一件乐器,其练习的最终目的无疑是能让自己的演奏具有强烈音乐感染力,那么其中乐句的安排也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为老师教授的内容除了乐器的演奏技巧之外音乐的处理也是其中一个要点。教导学生对各种风格有一定的分辨和掌握能力,例如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作曲家,不同地区的作曲家,处理的方式千差万别,演奏上音乐的处理都极其不同;哪怕同是一个国家的作曲家,在不同时期作曲家又有鲜明的差异;而在同一个作曲家的手下演奏不同类型的作品又要寻找不同的演奏方法,在不同类型的乐曲中例如室内乐作品交响乐作品和协奏曲等作品显然也需要完全不同的处理。在赵晓生的《钢琴演奏之道》一书“琴韵”篇中这样写到“对于一个钢琴演奏家而言,在他掌握了全部钢琴演奏技能之后,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正确的掌握音乐的风格。但是,‘正确掌握风格’不仅仅是职业演奏家的事,也不可能以一朝一夕之功达到目的。每个学生从学琴的第一天起,事实上就遇到风格问题。不同的教材体现不同的风格。一位优秀的钢琴教师,必须在儿童坐上琴凳的第一天起,日积月累地将他引上正确的风格概念:严格的限定每一首乐曲所应当具有的声音、分句、速度、力度、装饰,以及由此而来的触键、用力、踏板等技术问题。这样才是一步步地走向真正演奏家的唯一之路。”在前面这段话中虽然以钢琴作为主角,但这些要求在各种乐器的演奏中都是基本相同的。作为老师教授的同时需要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的音乐情操。缺乏这方面修养的老师大概也只能够教出一个对音乐毫无感知的学生。
  
  三、在学习中教学,在教学中学习
  
  这篇论文的题目是“教学是演奏的一面镜子”。就是将教与学的关系作为强调的重点。学生的问题出现,一方面是对教师起到了防微杜渐的作用,一方面思考了解决的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本身就是个提高的过程,需要更多东西给学生的时候,自身的提高也显得更为迫切。在杨宝智所著的《林耀基小提琴教学法精要》一书中“教学时的示范演奏”部分这样写到“林耀基认为教师必须做的比学生好,示范才有作用,如果拉出来的声音比学生还要难听,不如不拉的好。示范要给学生以鉴别的机会,我这样拉好,还是你那样拉好?让其做一个对比。例如教学生改一个毛病,必须使他明确为什么这样改,示范以后让他有了方向,有了希望,他才会自觉自愿的去改。每个人学琴必然是有所追求,有所希望的。老师的任务在于不断给他们希望和光明,正确的指出道路,并善于把他内心的潜力挖掘出来,直至掌握音乐的真谛。只要做到这点,即使不示范,能使他觉得现在找到的真比原来的好,也行,不管技术上还是艺术上都是如此。”林耀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其教导的学生有许多在国内外的比赛中获奖,他的这番话,正是明确的指出老师自身修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老师没有足够的养料是不足以给学生施肥的,自己本身的学习与总结极其重要,在自己都不够清楚的时候怎么能让别人明白?让学生进步,改正缺点,其实最重要的问题并不是告诉他该怎么做,而是要告诉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哪怕学生年纪小对事物的理解本身还不够成熟,但其实已经会有一些自己不完善的“审美观”,在自己的认识没有被驳倒之前是不会轻易抛弃自己的观点的,通过自己的体会和老师的沟通,豁然开朗的一天也就是改掉这个毛病的开始。这个时候要让他发现原来这样要比之前好的太多了!由此看来,教师本身既要教导学生方法和艺术感觉,还要让学生能够深深信服老师的要求才是正确的,这其实也是个博弈的过程,只有自身有了充足的养料才能让自己的教学给学生如沐春风的感觉。
  综上所述,我认为,不论是专业院校的老师还是做“音乐普及”工作的老师,都要本着一颗负责任的心,对自己和学生负责,跟着学生一起不断进取不断学习,才会真正得到应有的回馈。提高自身整体修养才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第1版).
  [2]杨宝智.林耀基小提琴教学法精要[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第1版).
  
  作者简介:王丹(1978- ),女,广州交响乐团大提琴三级演奏员。

推荐访问:演奏 一面镜子 教学 教学是演奏的一面镜子 教学的一面镜子 课堂教学最真实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