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图书馆员隐性知识,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电子时代的图书馆和图书馆员

  关键词:图书馆员;隐性知识;核心竞争力   摘 要:图书馆员隐性知识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以此,结合图书馆员隐性知识的内涵及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开发利用图书馆隐性知识、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1)05-0091-02
  
  1 图书馆员隐性知识
  1.1 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最早由英国著名学者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1891~1976)于1958年在其代表作《人的研究》(The study of man)中提出。[1] 波兰尼将人类知识分为两大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并认为,显性知识是指以文字、图像、符号、声音等形式记载于书本、数据库、磁盘、光盘等载体上的有形的编码化知识;而隐性知识则是指个人或组织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起来的难以规范化和难以传播、交流的各种内隐性知识,如人们的经验、技巧、能力、认识、思维,组织的管理经验、理念、模式等,它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难以格式化的非编码型知识。图书馆员隐性知识是指馆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内在的高度个性化的知识,表现为馆员的工作经验与能力、服务态度与质量、理想与信念、人生价值观与方法论、思维方式与模式、阅历与知识、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新知识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是图书馆潜在的智力资本和特色资源。[2]图书馆员隐性知识是一种内化的知识,没有固定模式,难以形成统一格式,不易用语言表达,不易被复制。图书馆员隐性知识的特征表现在经验性、积累性、创新性等。
  2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与特征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是指图书馆在为社会服务过程中形成某种核心能力后对图书馆资源有效运作而产生的竞争能力。图书馆通过馆员、馆藏资源、服务技术等来增强组织绩效,彰显图书馆知识创造和知识服务的功能。[3]由于显性知识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获取,难以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而隐含的、未编码的、高度个性化的隐性知识不易被模仿和复制,成为构筑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因此,要不断挖掘图书馆员隐性知识,整合知识资源,以达到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2.1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2.1.1 图书馆员
  人是竞争力中最活跃的要素,竞争离不开人才。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就体现在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上,包括馆员拥有的知识、技能、技巧等存在于馆员个人的头脑中的各种隐性知识,主要体现在对工作的态度与感悟以及工作经验与技巧的获取上。
  2.1.2 馆藏资源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馆藏资源的多少以及馆藏结构的合理性方面。图书馆馆藏资源主要由数字馆藏和纸质馆藏两大部分组成,在这两部分馆藏中,特色馆藏资源最能体现该图书馆的存在价值。图书馆特色馆藏是图书馆在长期的文献信息收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的文献信息资源。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可以针对自身核心读者的不同需求建构不同的特色馆藏,如,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学校的重点学科进行学科专业特色馆藏建设,公共图书馆可以进行地方特色馆藏建设。同时,也可以就某一专题建设专题特色馆藏。特色馆藏建设有助于打造图书馆的知识资源独特性,提高读者到馆率,增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树立图书馆品牌。
  2.1.3 图书馆文化
  图书馆文化伴随着图书馆的诞生而产生,在图书馆的发展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着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一般来说,图书馆文化由图书馆物质文化、图书馆制度文化和图书馆精神文化三部分组成。一方面,图书馆文化通过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和馆员的行为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图书馆文化通过物质条件(即馆舍环境)表现出来。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离不开图书馆文化发挥作用,创建学习型组织、提倡知识共享、构建和谐图书馆文化均有利于促进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2.1.4 知识服务
  知识服务是图书馆工作本质之所在,贯穿着解决读者问题的全过程。从广义上讲,知识服务是指图书馆为人们提供所需文献信息的各种服务,包括传统的基于文献形态的一般性服务、参考咨询服务和现在倡导的个性化知识服务;而狭义的知识服务仅指基于知识内容的服务和个性化的知识服务。在知识经济时代,读者要求图书馆提供有特色、有深度、有针对性的一站式文献信息服务。因此,一个开放的、能提供多样化服务的学习型图书馆比一个仅能提供基本业务服务的图书馆更具有竞争力,一个根据读者要求动态地或连续地组织服务的图书馆比一个仅基于固有内容提供服务的图书馆更具有竞争力。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高低是图书馆服务效果的最直接体现,也是一个图书馆是否具有竞争力的具体体现。[4]
  2.2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2.2.1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知识服务
  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是专业化、个性化的知识服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其所拥有的馆藏资源的多少,而在于其所具备的利用广泛信息资源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知识和能力。图书馆通过发展基于这些知识和能力的知识服务,来提高服务的智力内涵和有效性,促进知识信息的传播、利用和再生产的增值能力,帮助用户掌握知识并使知识创新转化为技术生产力,为图书馆赢得竞争优势。[5]
  2.2.2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合力
  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涉及人力资本、馆藏资源、服务水平、硬件条件、公共形象和社会价值等方面,[6]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技能、管理、经营、组织和文化等因素的有机整合,不是单一的组织,而是多种因素的综合,是一种合力。
  2.2.3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是社会赋予的一种使命
  在现代社会的信息服务体系中,唯有图书馆可以做到维护信息公平、保障普通民众的信息权利、消除社会的信息鸿沟,而这要归因于“图书馆代表的是一种社会用以调节知识或信息分配,以实现社会知识或信息保障的制度”。[7]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在于维护公民的知识自由。图书馆的这种社会制度决定了其核心价值,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是社会赋予的一种使命。
  2.2.4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是一种信息资源收集与组织能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其他社会分工可能已经对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活动领域形成了挑战,但实际上,至今没有如何一种组织形式可以替代图书馆,图书馆的社会信息资源收集与组织能力没有其他机构可以取代。在当代网络信息环境中,图书馆的这一职能主要表现为一些大学图书馆联盟、区域性图书馆组织机构承担了新文献载体环境下的文献收藏管理,而在其中起核心作用的仍然是信息资源的收集与组织能力。[8]
  3 重视隐性知识的开发利用,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3.1 培育知识型馆员,实现隐性知识的融合与创新
  知识型馆员是指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馆员,是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储备力量,具有可开发潜力,在创造图书馆价值、形成图书馆特色和优势方面具有最重要和最直接的作用。知识型馆员的素质构成主要包括:①具有知识和信息识别及捕捉的能力;②掌握常见信息技术,具有知识信息处理储存的能力;③具有与用户进行快速沟通,准确把握需求的能力。创新是知识型馆员最重要的特征。知识型馆员所掌握的知识大多是具有默会特征的隐性知识,这些知识是知识型馆员自身拥有且能随身携带的生产工具。要发挥知识的效能,不但要知道“如何正确做事”,还应知道“如何做正确的事”。例如,图书馆的工作就是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但用户常常无法清楚地表述出自身的需求,对这种需求他们也许能够隐约地“感觉”到,但又不知道该如何把它完整明确地表达出来。知识型馆员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将用户需求明晰化,进而确定如何满足这一需求。美国项目管理专家J.D.弗雷姆认为,需求从开始的不确定,到逐步描绘出一个清晰的框架,直至最终获得正确理解是具有生命周期特点的,它包括产生、认识、表达、功能化和技术化要求。具有良好素质的知识型馆员可以准确地在任务实施前透析到用户需求的实质。基于隐性知识的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以隐性知识的融合为前提,把隐性知识纳入自身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知识共享和创新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图书馆不仅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利用馆藏资源,而且要促进用户信息检索技能的提高和满意信息服务的实现,有效地激活知识的价值,引导知识的创新。图书馆要不断地优化知识共享和创新体系,发掘固有知识,使个人知识转变为组织知识,促使更多的组织知识转化为有市场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在知识的扩散中,实现知识的增值,赢得持续竞争优势,提高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3.2 塑造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构建隐性知识交流平台
  图书馆文化是指图书馆组织成员群体的行为风格、价值取向、潜意识下的制度规范。在图书馆文化中,创新求实的图书馆精神,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严谨的学术导向,活跃的文化氛围等,都处于馆员群体的隐性知识中,这种隐性知识无法在短时间内通过考察模仿和引进人才而形成,它是在特定环境下长期熏陶积累的结果,使图书馆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着超越对手的竞争能力。隐性知识是构成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拥有一定量的隐性知识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正如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所言,隐性知识有四种基本模式:①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即个体之间共享隐性知识。②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即把多种显性知识整合成一种新的显性知识。③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即隐性知识显性化,创造出新的显性知识。④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即员工在组织内共享和运用显性知识时,将其不断地内化,实现拓宽、延伸和重构自身隐性知识的目的。这四种模式存在于一个不断交流与转化知识的过程中,显现出“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更多更新的隐性知识→更多更新的显性知识……”的良性知识循环,使知识在流动中实现共享,并使个人和组织的知识库不断地得到扩展。构建隐性知识交流平台,就是要把存在于业务流程、个人头脑中的隐性知识转化成可供交流和共享的显性知识,让外部知识融入组织内部、个人知识上升为组织知识,推动知识的螺旋式上升。隐性知识需要显性化,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出价值,对隐性知识挖掘、传播的过程,就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知识的利用就会大打折扣。同样,显性知识必须再转化为隐性知识,否则它的真实价值就不存在。因为显性知识转换为员工隐性知识的过程,一般都体现在知识的应用或知识成为生产力的过程之中。
  3.3 创建学习型组织,促使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共享
  学习型组织是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具有不断适应与变革能力的组织。学习是一种组织化的能力,开放、自由的组织文化氛围是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特征。建立学习型组织,构建多元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实现组织内成员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控制,促使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共享,促进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学习型组织中的学习气氛,有利于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哈佛大学教授戴维・A・加文认为,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活动主要包括系统地解决问题、试验、从自己的过去与经验中学习、向他人学习以及促进组织内的知识扩散等五项内容。知识交流和共享是组织学习的主要内容。要建立具有持续发展特征的学习型组织,以有利于上下级之间的有效沟通,即上层能够及时了解下层的动态,汲取员工的思想和智慧,下层也能直接体会到上层决策的合理性及可行性,促进双方互相理解,整体互动思考,协调合作,创造出持久的核心竞争力。要通过知识的共享,进一步实现自我的超越。知识封锁在一个人或一个部门手中,只会限制个人和组织的成长,只有为更多的人所掌握,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用。知识的共享既巩固了自身的知识,又能在分享中获得新的启示。要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营造知识共享和互动的学习氛围,既乐于共享别人提供的知识,又乐于将自己的知识提供给别人共享。要激励员工自愿地将隐性知识通过隐喻、象征的方式表达出来,将个人的隐性知识持续地转化为团队中的共享知识,确保知识在组织内部快捷、流畅地传递,促进成员间的真正合作,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孙林山.浅谈隐性知识与图书馆工作[J].图书馆论坛,2005(3):26.
  [2] 吴玉玲.图书馆员隐性知识探究与挖掘[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41.
  [3] 秦忠范.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核心竞争力[J].情报科学,2000(5):431.
  [4] 刘岩芳.隐性知识管理视角下图书馆核心能力的不同维度分析[J].情报科学,2010(7):996.
  [5] 钟惠燕,程慧荣.深化知识服务 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5(2):34.
  [6] 王知津,贺婷婷.构建信息无障碍体系是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J].图书馆建设,2005(6):41.
  [7] 范并思.从数字图书馆热看图书馆的核心能力[J].图书馆杂志(理论学术年刊),2001(10).
  [8] 徐引篪,张秋.图书馆核心能力研究的三大主流观点[J].图书情报工作,2005(6):66.
  (编校:严真)

推荐访问:馆员 隐性 核心竞争力 挖掘图书馆员隐性知识 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挖掘图书馆员隐性知识 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