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元宵节】元宵节用英语说

  与春节一样,元宵节源远流长,在中国已有近二千二百年的历史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元宵节,是在历史长河中长成的节庆,元宵节内容里,被加进了丰富的历史的多元文化元素。它不仅与自然节律相关,还与政治、宗教、人伦之情、民间习俗等相关联。
  
  一、元宵节与自然节律
  
  中国传统节庆多与自然节律或现象相关,因为中国传统社会是农耕社会,又依据月亮历来记时,用二十四节气划分时序,将一年中最寒冷、最黑暗的日子,定为年终,作为除夕,熬过最黑暗的日子,就是新春第一天,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那么,正月十五,也就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中国人没有太阳神崇拜,但通过无数诗词歌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中月亮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地位。既然有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就应该有相应的月圆之夜,这样,中元节(七月十五)、下元节(十月十五)因此确立。由于正月十五是春节的余音,也就是春节的一种文化总结,所以,正月十五显得更为重要,春节是传统节庆的高潮,它的余音必然会缭绕到十五天之后。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元宵节源于汉朝皇帝祭祀泰一。据史料记载,司马迁建议汉武帝修改历法,创建“太初历”(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时,就已把元宵节列为重大纪念节日。
  从腊八开始进入过年准备,办年货备年礼,热热闹闹,春节除夕达到高潮,初一之后,就进入另一个阶段,就是拜年与访友时段,准备过年时间,是家里人从四面八方回家团圆,而从初一到十五,则是扩大亲友规模,无论是邻里互访还是亲戚间互访,都是将亲情与友情做实。一年之计在于春,指的是耕作农业,而亲友之间的密切关系,也主要靠春节之际的走动。在正月的半个月里,春节的情结得到释放,正月十五过后,人们就开始备耕了。
  
  二、元宵与“政治”亲民
  
  现在可考的元宵节起源,是汉文帝时代。
  汉高祖刘邦去逝后,吕后主政,吕氏集团基本控制了朝政,虽清除了政治异已,但还是宽留了一些功臣老将与刘氏王侯,正是这些非吕氏集团的力量,在吕后去逝后,立即剿灭了诸吕,并迎回了在代国做代王的刘恒(刘邦与薄姬所生的儿子),这一年是公元前180年。听说推翻诸吕的日子(与当代中国人粉碎了四人帮一样),就是正月十五日,汉文帝登基后,就将这个日子定为国家法定纪念日了。这一夜就叫“元宵”,也叫“元夕”、“元夜”。
  说到元宵节源于汉文帝时代,那得说一下刘恒这个人,他既不是刘邦钦定的皇帝,也不是吕后恩赐的宝座。当刘氏集团与老臣们灭了诸吕势力后,一起坐下来确立新帝王之时,他们抛却了打天下坐天下的思维,灭诸吕时冲在一线的刘章等人,尽管在剿灭诸吕之初约定可以得天下之宝座,但老臣们还是力挽狂澜,认为刘恒道德高尚,孝敬母亲,而且母亲家族的势力不强大,所以,就选举了时为代王的刘恒为新皇帝。
  可以说,刘恒是皇权时代第一个仁慈而谦卑的皇帝,他是第一个(因日蚀)下罪已诏的帝王,他孝敬母亲的故事被编入二十四孝图,成为传统中国社会的孝廉读物,他在位时将吕后时代的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农时不使用徭役,废除秦代确立的诽谤罪、连座罪、肉刑等等,国内经商自由,对外和亲政策,在位二十三年,宫廷内几无增新的陈设,皇后夫人不得穿绣花衣服,不得衣服曳地,有一次他想造一个露台,但发现造一个露台需要百金,相当于中产人家十户的资产,他就作罢,死后也薄葬,陪葬尽瓦器。正是汉文帝在位极尽克俭,严于自律,他开创了中国第一个治世(盛世),文景之治。
  从某种意义上说,确定元宵为节庆日,也是帝王的一种亲民之举,在这一天里,举城欢腾,皇帝与大臣可以便装轻从与民同乐。汉唐之际都城里居民的夜生活是受控制的,只有节日可以彻夜狂欢,其实时间的夜晚上灯时分之后,就开始宵禁,这种情形到了宋朝时,才有改变。
  有一点是可以肯写的,汉文帝确定元宵节庆日,是为了送给百姓一份欢乐,而且自己也开创了与民同乐的先例。亲民、与民同乐也是皇权时代最大的政治,它体现的是一种朴素的政治伦理,也是一种人文情怀。我们不从政治制度层面上考量,只说它的统治伦理或人文关怀,汉文帝对节庆的利用可以说是伟大的创举。
  元宵放灯在隋唐之际发展到一个极致,一方面是帝王们信仰佛教这样一个文化背景,另一方面,是社会经济文化得到和平发展,统治者要通过歌舞升平,来显示富强繁荣,并以示亲民、与民同乐。据史书载,当时唐都长安已有百万人口,唐代灯市盛况空前,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策划元宵节活动,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连京城外的乡野百姓也前来观赏。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更为壮观,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璀璨绚丽,蔚为壮观。
  宋代市民文化更为发达,经济自由度也超过唐代,我们通过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宋代城市生活繁华景象。宋代的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有关专家研究发现,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三、元宵节与外来宗教文化
  
  放灯火、吃元宵,这样的传统风俗,与外来宗教文化习俗分不开,这是一般人始料未及的。
  东汉明帝喜欢佛法,派人到西天取经,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蔡�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告诉皇帝,摩揭陀国每逢正月十五月明之夜参佛礼神,于是,明帝下令每年正月十五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场面盛大,吸引无数百姓前来观赏。
  为什么要吃汤圆呢?因为明帝礼佛之前,主张素食,过去元宵夜食用的酒与肉都替换成汤圆之类的面食。另外,当时的宫廷与寺院为了使更多的百姓成为佛教信众,可以施舍以汤圆,这样的美食后来成为各家各户元宵节的标志性食物。
  在印度,无论是印度教还是佛教,灯火都具有特殊意义,它是智慧与光明的象征。天上一圆明月,地下万盏灯火,它使帝王之城显得极富诗情画意,当代人可能不能领会这二个夜晚对京城人的特殊意义,它不仅意味着集会与欢乐,意味着参与与体验,还意味着极其珍贵的“自由”。自汉至唐,京城之夜都实行宵禁,住在城坊中的百姓,不得外出,只有巡夜的兵士在街道巡逻。所以也可以说,古代中国人的都市夜生活,只有这么一个元宵节了。与其它文明国家相比,中国古代城市人可以说是最受禁锢的了,如果夜晚不能外出,怎么会有唐诗“长安一片月,万户杵衣声”这样的诗句呢?当时的人应该是在河中洗衣服,夜晚还是应该有一定的外出自由的。
  因为是新春第一月,这样的夜晚里讲经说道更具象征意义,所以高僧多选择在上元日布道讲经。
  上元夜是世俗欢乐之夜,但高僧对世人碌碌之欢总是充满悲悯之心,甚至我们可以看到后来红楼梦中的那种苍凉情境:上元节上堂云:夜来灯烛�荧煌,多少众生彻晓忙,究竟不知灯是火,昧却灵台一点光。
  
  四、元宵节与传说
  
  与以上传说相比,民间关于东方朔巧定元宵节的传说更具有传奇色彩。传说汉武帝时有个宫女叫元宵,因思念父母不得相见,欲寻死。足智多谋、心地善良的汉武帝近臣东方朔对元宵十分同情。为了使元宵有机会同父母见面团圆,他传布火神将要在正月十五日烧毁京都长安。
  见全城百姓恐慌不已,东方朔便劝汉武帝,在正月十五日让宫廷里的人全部外出避火灾,再让全城百姓挂红灯放焰火,骗过天上察看火情的火神,以保证正月十五日长安太平无事。在东方朔的帮助下,宫女元宵得以出宫与父母团圆。从此,正月十五日夜各地要挂红灯,放焰火。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炸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五、元宵节与文学
  
  文学作品中多有对元宵节的描写,距离汉文帝四百年之久的三国曹魏时代,我们通过三国演义可以看到当时人对元宵的态度,以及元宵节的景致。
  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写有人利用元宵节,欲谋杀曹操,这二个主谋就是耿纪、韦晃,他们“各有家僮三四百”,目的是“尽杀曹贼,以扶汉室!”
  却说金�先期来见王必,言:“方今海宇稍安,魏王威震天下,不可不放灯火,以显天下太平气象。”必允其言,去告报各处,尽教放灯火。
  目的最终没有达成,因为曹操救兵赶到,谋反失败。但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元宵节让百姓尽皆燃灯火,也是官方行为,因为天下开始太平了,而曹氏又声威海内,放灯火,是为了显示太平景象。如果官家不倡导呢,百姓会不会放灯火?可能也会放,但不会非常热烈,或者说,当时仍然是战争时期,城中由军方管制,百姓不能轻易燃放灯火,所以,官家通知百姓放灯,其实是允许民间可以按传统方式,在元宵节里热闹喜庆。
  再看另一部名著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这里的元宵节,距离汉文帝时代,已有一千九百年光阴了。
  通过《红楼梦》,我们可以看到清代中期都市贵族的元宵景象,民间社会看大戏,舞龙观灯大热闹,宫廷贵族们呢,是持续的酒宴,元宵节则是除夕之后,又一次大摆酒席,并定一曲小戏,由亲友们观赏。
  古代诗歌中,对元宵节的描写更为详尽,自隋唐到明清,可以说一脉相承,只要是和平时代,就会有美妙的元宵欢庆:
  
  (隋) 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元 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现在诗歌中,我们仍然能看到数量可观的关于元宵的诗篇,这些诗篇都更多的与生活相关联,或是对元宵节热闹的体验,或是对亲人的思念。火树银花不夜天,指的就是元宵节的景象,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没有多少人知道,“火树银花”的文化源流,严格来说,火树银花,来源于古印度宗教,在祭祀神灵的仪式上,祭司们会点燃火炬还有火树银花(树状的铜器的枝头上,点燃火焰),吟唱颂诗,舞动火树,场面宏大而震撼人心。恒河边的瓦拉那西古城,现在每天停晚还有这样的表演。每次表演几乎都有多达万人现场观看。上述的诗篇中,我们只有通过隋炀帝的诗,可以看到元宵灯火与佛教的某种关联:“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法轮与梵声,都是佛家的象征,也就是说,在隋炀帝心目中,元宵节的灯火更多的是宗教意味,但后世的文人骚客与百姓,却不再看到佛家的意象了。
  
  六、民俗
  
  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很简单,把杨树支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摸钉
  北京还有摸钉这项活动,每到元宵节,妇女就会来到正阳门,摸一摸正阳门上的铜门钉。“钉”与“丁”同音,此项活动意在祈求新的一年家里人丁兴旺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像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推荐访问:元宵节 说不尽 说不尽的元宵节 元宵节说 元宵节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