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客家山歌歌词创作初探: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它包含中原音乐的韵致,又显露出岭南本土音乐的特色,大多比较高亢、节奏较自由,具有浓郁的山歌风味。即兴创作更是客家山歌文化的一大特色,在课堂上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尝试对客家山歌歌词进行简单的创作,让客家山歌进入课堂教学,让学生与客家音乐文化近距离接触,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热爱客家音乐文化艺术的情趣。那么要让学生进行创作就要让学生把握住客家山歌其歌词的特性,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清晰的对其进行创作。
  一、内容要有时代性
  客家山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抒情优美的曲调。但近年来客家山歌只在中老年人中流行,喜欢客家山歌的青少年越来越少,究其原因,除了年轻人不了解客家文化之外,还存在词曲思想落后、概念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等问题。要传承和发扬客家山歌,词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引起年轻人的共鸣。因此,好的歌词应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体验,是对人性、感情乃至人生比较深刻的体悟和见解。要以语言为基础,以感情为主体,唱出令自己感动的事物,反映令自己有着强烈感触的故事和情感,并用最准确、传神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歌词的创作要注重细节的刻画和描述,尤其是很多人都可能有类似经历的那些细节,以引起大家的共鸣。
  二、选择要有关联性
  一首词的成功,构思是基础,语言是血肉。歌词属于文学形式,是诗歌的一个种类,具有独立存在的艺术价值。
  词的构思。客家山歌歌词的创作也像文学家写诗歌、小说一样,有一套表情达意的体系。客家山歌歌词与诗有许多共性,它不仅继承了我国《诗经》中所运用的赋、比、兴表现手法,还大量运用双关、排比、夸张、比拟、想象、对偶、歇后、重叠等修辞手法。例如:直叙,亦即“赋”体。这是不借助其他修辞手段,直接铺陈其事的手法。例如:“掌牛�子(男孩)学唱歌,唱得歌来牛食禾;上屋阿叔喊打死,下屋阿嫂喊赔禾。”(粤东北山歌)这首山歌将放牛娃学唱歌忘记看牛而闯祸的情景,用直接叙述的方法,唱得如临其境,形象生动。又如,在客家山歌中用得很多的比喻手法,其有明喻、隐喻、借喻、复喻等,有的用得十分巧妙,如:“哥哥江中撑竹排,妹妹洗衣下河来,人影掉在大江里,一朵鲜花水底开。”(赣南宁都山歌)第三、四句“掉在”和“水底开”这样的用词,这种比喻真是别开生面,耐人寻味。
  词的语言。歌词属于听觉艺术,所以在创作时,既要注意便于唱,又要考虑便于听,语言既要准确、生动、深刻,又要通俗、明朗、简洁。如“要唱山歌就来唱,唱得日头对月光,唱得麒麟对狮子,唱得金鸡对凤凰。”它采用的是排比的手法,语言生动、明朗、简洁。读起来朗朗上口,唱起来更是优美动听。又如“有志唔怕叠叠山,有志唔怕路路难,有志唔怕层层浪,有志唔怕重重关”(粤东北兴宁山歌)。这首客家山歌它运用了“反复”的手法,不仅唱起来容易上口,好唱、好听、好记,而且强调和突出了思想内容,加重了词语气势,增强了节律韵味,使炽热的更炽热,缠绵的更缠绵,平淡的添几分风趣,直白的生一些委婉,是很有效果的一种艺术手段。由于篇幅的长度受时间的限制,这就要从表现主题和塑造形象出发,对材料的选用取舍,作品的层次、衔接等进行一系列精心安排。
  三、押韵与声韵要有规律性
  客家山歌虽是群众的口头创作,但歌词比较接近诗词,有一定的音调韵律要求,所以唱来顺口,字字入耳。
  客家山歌的押韵要求是:第一、二、四句的末尾为同韵平声字,第三句末尾为别韵仄声字,即“平平仄平”,一段或一首一韵。如:一把芝麻撒上天,肚里山歌万万千,南京唱到北京转,转来还唱两三年。这首歌的押韵字“天、千、年”与诗韵《平水韵》下平声“先韵”吻合,第三句末句“转”用的是仄声字,不押韵,这与唐格律诗七绝作法无异,至于各句字声平仄当然较之唐格律诗自由,不受平仄格律约束,并且重韵在所不避。又如:半山腰上种条松,松树下面种芙蓉,芙蓉底下种生葛,生死缠紧嫩娇容(粤东北梅县山歌)。这首山歌第一、二、四句的末尾的“松”、“蓉”、“容”,都属“中东”韵,而且都是平声,第三句末尾的“葛”字则属“波哥”韵,仄声。这是押韵的一般要求。
  客家山歌除了讲究句尾的押韵之外,还注意句子中字与字之间的声韵搭配,即对平仄声字作适当的间隔调配,使整个句子唱起来错落有致,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协调谐和。按照山歌句式“四三”的结构,前面四字和后面三字都要有平有仄,使之有所搭配。如:凄(平)苦(仄)凄(平),冷(仄)天(平)着(仄)了(仄)热(仄)天(平)衣(平),九(仄)冬(平)十(仄)月(仄)没(仄)被(平)盖,�(仄)寒(平)酸(平)盖(仄)蓑(平)衣(平)。由于平仄声字间隔安排适当,所以朗诵起来就觉得很有节律,很顺口。
  四、章节要有结构性
  客家山歌的歌词结构,基本形式为七言四句体,近似竹枝词,被称之为“豆腐块”。它工整简练、醒目好记、容易掌握,方便应用,因而千百年来,历经考验,也不曾被淘汰,表现出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但是,客家山歌并不是只有“豆腐块”这一种格式,无论章段还是句式,都可不拘一格而呈现出多种的样式。
  就句式结构来说,基本的是七言句,按照音节,形成“四三”的结构,如“阿妹泡茶/味道甘”,也可以看作是“二二三”的结构:“阿妹/泡茶/味道甘”,或“二二二一”的结构:“阿妹/泡茶/味道/甘”。
  客家山歌就章段结构来说,基本上是四句体,每句七字(也有杂有九字乃至十一字的变体),通常以四句为一段(或一节),有的一段(节)即为一首,表达一个独立完整的意思。有的合若干段(节)为一首,可一韵到底,也可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而每节换韵。如“客家山歌特出名,条条山歌有妹名,条条山歌有妹份,一条无妹唱唔成”,这就是四句体的。若干段为一首的如:男:客家山是好地方,唱歌跳舞人向往,林茂情深谊长久,个个欢笑闹洋洋。女:个个欢笑闹洋洋,山歌越唱劲越强,唱出生活幸福事,精神愉快身健康。男:精神愉快身健康,妹唱山歌崖帮腔,山歌一唱心花开,胜过人参炖鸡汤。女:胜过人参炖鸡汤,心旷神怡福安康,山歌会友谈心事,乡音入耳甜过糖。这是将对方演唱的第四句作为对答时的第一句,前后紧密地连接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客家山歌的绝大多数是这种结构。总之,客家山歌有基本的章句结构,但又不拘一格,可以灵活运用,活泼多样。
   责任编辑 龙建刚

推荐访问:山歌 客家 初探 高中音乐客家山歌歌词创作初探 山歌歌词 山歌对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