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还是实在些好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

   语文课本应是最具激情、最具活力、最具想象、最具人文关怀、最为学生所钟情喜爱的课,然而曾几何时,语文这门学科竟沦为主科中的副科。教师求新求变收效微;学生费时费力见效慢。科任老师四顾茫然,感到愈来愈不会教;学生流于应付,能积极主动投入课文中的少。中学语文教学演变到如今的尴尬地步不能不说是语文界的悲哀。
   悲哀之余,牢骚是不能发的,发也没有多少裨益,但话还是要说,原因还是要究的。从学生的视角看问题,语文属于慢活,不像其他学科即时投入收效立现,它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厚积方能薄发,面对高考,谁愿意把更多的时间投放在见效慢的语文上呢?然而这仅是问题的表象,我们不能如此简单地把责任全推向学生。语文是慢活,但学生缺少的不是时间,而是激情,是兴趣。没有激情的投入,缺少兴趣的参与,学生的语文水平还能大幅度提高吗?
   问题既然不在学生,那责任应归于教师,你为什么不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激情、培养学生的兴趣呢?板子打在教师头上似乎无话可说,其实教师也有一肚子苦水要吐。韩丛文老师在《语文学习》(2011年7-8月)上发表了《谁让我们不会教语文了》的随笔,读后深有同感。老旧的做法,教师教语文,就是讲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早已是明日黄花。后来倡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训练是主线,把讲堂变练堂,语文课变成习题课。时兴一阵后,又在一片呛声中溃不成军。鲜活的课文怎能硬生生地肢解呢?应该放手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充满个性地解读课文,即使解读错了也要表扬学生见解独到。在这种理念支撑下,语文课顿时热闹非凡,但热闹之后发现,任由学生随意解读,教师连评判是非的权利也丧失了。再后来又兴起了多媒体热,一堂优质课必须使用多媒体课件,课堂上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丰富的内容,弄得学生目不暇接,可效果也就如此。多媒体还未降温,又兴起了分组热,学习小组,课上讨论,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教师成了主持人。如今又有青春语文、绿色语文、原生态语文等等应运而生,面对着语文水平江河日下的学生,面对着纷繁多变的语文变革,语文教师只能感到愈来愈不会教。韩老师的肺腑之言,道出了我们许多语文教师内心的困惑。
   板子打在教师头上,确实怨哉过哉!深层原因应细究语文教学改革的本身。改革不是坏事情,语文教学也和其他事物一样,不改革就谈不上进步,谈不上发展,但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不是在花样翻新上,落脚点应放在能够最大限度地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上,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基于这一点,审视当前中学语文教改,笔者认为有诸多地方值得反思。
   其一,教师的作用未得到应有发挥。无视学生的主客观需求,置学生从属被动地位的“填鸭式”教学固然需要摒弃,但也不能一概排斥教师的讲。以语文阅读为例,我们不能无视一个基本的事实---学生是“不成熟的读者”,而“不成熟的读者”的阅读特征是,不能采取正确的阅读取向、不能运用合理的阅读方法去解读课文,也就理解不了、感受不到“这一篇课文”的紧要处、关键点,这个时候亟需教师的讲,讲学生读不懂的地方、读不好的地方,要给予阅读取向、阅读方法的指导。如果一味让学生所谓个性化地阅读,不管对与错都要表扬,又怎能保证“愚公真愚,为什么不搬家”的笑话不再发生呢?其实又何止语文阅读需要教师讲,听、说、读、写,哪一方面不需要教师架桥梁,搭阶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不教”的前提就是要“教”,要大力提倡顺乎学情合乎学情的教。
   其二,在刻意追求教学模式中迷失方向。好的教学模式绝对不能固化,也不应该固化。教学模式属于课堂教学的外在体态,必须服务于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同一个教师所教课文不同,课堂模式的呈现方式就会不同;教同一篇课文,因所教对象发生变化,课堂模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教不同类型、不同体裁的课文,其趋同性更小,诗歌、小说、戏剧、散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你能一律采用以训练为主线或非得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模式吗?同一个教师尚且如此,更何况不同的教师,学养不同,阅历不同,教学优势不同,又怎能用同一个圈去套不同的鸡蛋?语文教学也属于个性化的劳动,应烙上鲜明的个性特征,把某个人,某一堂课的教学模式作为范式来热捧来推广是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只有利于教师才情发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水平的课堂模式,才是好的教学模式,但要靠我们每个语文教师自己去创造!
   其三,忘记了语文姓什么。当前的学校语文教学过分注重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而忽视了语文教学应该是要以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为目标这一主要功能。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地关注于如何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使自己的课堂变得更为活跃,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却忽视了或者不知道在一堂课上自己应该教给学生哪些知识,即学生通过一堂课能学到些什么。反思语文课质量不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突出“语文课姓语”。学生的语文水平通常表现为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力、理解力、鉴赏力、运用力,“语文课姓语”,意味着语文课堂要着力突出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在《语言的训练和教学序》一文中,顾黄初老师指出:“教文章,主要不是教文章学知识,教文学也主要不是教文学知识,归根到底,还是要分析研究语言运用的范例,借以提高学生运用语文来理解和表达的能力。”他的这番话再清楚不过地点明了语文教学任务的实质。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着重引领学生去分析特定语境下的词语选用,特定情境下的语言表述,指导学生用最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维,用最合适的语言形成自己的文章。也许有人要讲,你这样做岂不是只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吗?这种疑虑是毫无道理的。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在通常情况下都是水乳交融的,表现在文章里,作家强烈情感的抒发、思想观点的阐述、人物形象的塑造、风物人情的介绍等等无一不需要借助语言文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心灵产生震撼,思想受到熏陶,情操得到陶冶,也必须建立在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上。举一个简单例子,读李白的《望天门山》,只有透过语言文字的描写,读者的眼前才会浮现出一幅壮美的图画,进而生发出对伟大祖国壮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因此,语文教改尤其要强调“语文课姓语”,抛开这一点,绝对是舍本求末。
   基于上述三方面的反思,我提倡中学语文教学还是实在些好,就是要让语文课堂成为精彩的语言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教,有个性地教,聚焦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让学生学有所得,进而激发激情,培养兴趣,拥有能力,提升水平。
  
   丁俊,教师,现居江苏泰州。

推荐访问:实在 中学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还是实在些好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中学语文教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