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手术体会_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手术效果。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30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术后对患者实施3个月至24个月不等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4.5个月。结果:经过治疗,所有患者的临床均有所缓解,患者的手术时间在10min至40min不等,平均手术时间为(25.5±1.5)min,且无一例患者发生了术后继发出血和膀胱穿孔等临床并发症。患者术后置留尿管时间在3d至7d不等。讨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安全性高、可多次手术、术后恢复快、损伤小和操作简便等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关键词: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浅表性膀胱肿瘤 手术体会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193-02
  膀胱肿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该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占肿瘤发生总病例数的73%以上,且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现阶段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膀胱肿瘤治疗方法,且膀胱肿瘤患者的病理分期和分级都要以手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30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为实验对象,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患者年龄范围在28岁至72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0.3±0.5)岁。所有患者均存在间断性无痛性的肉眼血尿现象,且经过CT检查和B超检查,确诊为浅表性膀胱肿瘤。其中,多发性肿瘤为10例,单发性肿瘤为20例,患者的肿瘤大小为(3.9×3.7×3.6)~(0.3×0.3×0.2)cm不等。患者的肿瘤分级情况为:Ⅲ级6例,Ⅱ级18例,Ⅰ级6例。
  1.2 治疗方法。手术使用德国生产的电切镜作为主要的器械,电凝功率为70W,电切功率为170W,并用生理盐水清洗仪器。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中,4例患者使用氯胺酮进行复合麻醉,26例患者使用硬膜外麻醉,患者均为截石位。手术过程中,术者首先通过尿道膀胱镜来了解和观察患者发生肿瘤的浸润过程、肿瘤形态、大小、数量和实际位置,以及与输尿管口的关系和是否有芥蒂等,防止肿瘤发生遗漏。实施电切手术时,要从肿瘤的底部1cm左右位置正常粘膜处实施切除,逐步切至深肌层;先将小型的带蒂肿瘤切除,再切除较大的部分。手术结束后实施电凝止血,将组织碎片用冲洗液清理干净,并进行病理检查。患者术后留置尿管3d至7d不等,以持续性地清洗膀胱。手术后一周内,用40ml注射用水和20mg丝裂霉素进行膀胱灌注,每周实施一次,共进行8次,之后每月进行一次,连续实施1年。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主要检查手段为膀胱镜和B超。
  2 结果
  经过治疗,所有患者的临床均有所缓解,患者的手术时间在10min至40min不等,平均手术时间为(25.5±1.5)min,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成功手术治疗,且无一例患者发生了术后继发出血和膀胱穿孔等临床并发症。患者术后置留尿管时间在3d至7d不等。术后对患者实施3个月至24个月不等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4.5个月。有2例患者术后发生了复发,复发率为6.7%,对于复发的患者,还要再次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术后对患者实施再次随访,无患者发生复发。
  3 讨论
  膀胱肿瘤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按照患者肿瘤浸润深度的不同,将肿瘤类型分为浸润性膀胱肿瘤和浅表性膀胱肿瘤,浅表性膀胱肿瘤是发生几率较高的一种,通常会占到病例总数的75%以上。对于有蒂的单发性膀胱肿瘤患者,临床上常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
  在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时,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易引起膀胱穿孔问题,这也是该手术最为常见的临床并发症。电切膀胱侧壁肿瘤时,易发生同侧的闭孔神经反射从而引起膀胱穿孔,所以,应通过电凝法或快速点式电切法来实施手术,从而防止闭孔神经反射引起膀胱穿孔问题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手术治疗的安全程度;对于闭孔神经反射敏感的膀胱肿瘤患者来说,可使用局部阻滞麻醉,并适当降低电凝和电切的功率,同时避免将电切环伸出电切镜鞘过大。保持患者膀胱内的液体灌注量在120ml左右,因为此时患者的膀胱处于黏膜皱壁消失的低压状态,但膀胱壁还较厚,膀胱肌层并未完全伸展开,从而不仅能够将肿瘤彻底切除,而且能够避免发生膀胱穿孔问题。第二,对于多发性的膀胱肿瘤患者,要按照从易到难、从小到大的顺序逐个进行切除,避免将大的肿瘤切除后,患者膀胱内出血对小肿瘤手术造成影响;在切除小肿瘤时,通常基底易于暴露,所以,在实施手术时,要从基底开始,可将电切襻直接放在肿瘤的基底处实施切割;在切除大肿瘤时,由于基底不易暴露,所以,应先切除肿瘤的一侧,使肿瘤基底得到充分的暴露,从基底开切除始肿瘤,防止过多切割肿瘤表面,导致因视野不清而造成的误切问题。第三,为了降低膀胱肿瘤的复发率,通常将肿瘤切除的深度设置为浅肌层处,到达深肌层部位属于彻底的切除。所以,应将肿瘤的切除深度控制在距离肿瘤基底和肿瘤1cm左右的位置。第四,为了确保手术视野的清晰,在实施手术时,要适当放慢电极移动速率,每次切割都要进行确切的止血,然后再实施下一步的操作;为避免手术出血问题,要在手术结束时将膀胱灌注压力降低,并对静脉出血能和出血点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安全性高、可多次手术、术后恢复快、损伤小和操作简便等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邓小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48例治疗体会[J].临床探讨,2009,47(17):1345
  [2] 王耀平.局麻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高龄高危浅表性膀胱肿瘤[J].临床误诊误治,2009,22(6):107

推荐访问:膀胱 肿瘤 浅表性 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