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的回味] 尘封档案

  人过五十,总有些怀旧,虽然不至于年迈到记忆模糊,但也没达到孔圣人知天命的境界。前天,在家寻找36岁时办个人画展的照片,儿子陪我一起翻阅,他在一叠叠满是灰尘的旧书堆里找到了我1998年之前在江苏省姜堰中学的做美术教师的教案与笔记,那惊讶的表情让我觉得该为我这样的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参加工作的美术教师写点什么了,也许我的篇幅之中貌似与美术教师无多大关联,点点滴滴却饱含着我对美术教师清晰的认识。
  一、书写的档案
  一眨眼的工夫,儿子用电脑,“啪啪啪”敲下三行字,我是因为在教育局必须自己使用电脑的缘故,平常打字也是自己来,总是赶不上儿子这一代年轻人的速度,我也有自己对待记录文字的看法。电脑文字虽好,但文字的人情味在一点点消逝,冷漠无情的键盘好像并不能传达一份份情感,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现今社会,人们也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很多读书人会不断地呼吁使用传统书信交流,不能一味地使用E-mail。
  我从1981年到泰县第三中学工作,而后被调到泰县姜堰中学,即现在的江苏省姜堰中学工作,一直到1998年离开到姜堰教育局工作,这么多年,无论是教案,还是教学工作笔记,都记录着我对手写文字方式的情有独钟。书写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字,包括插图也是徒手完成,工整如印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对“方式”的眷顾这样的说法更准确些。
  首先,我对优美文字的徒手完成有成就感。Windows 98系统1998年之前还没有真正开始使用,不得不说,徒手书写是当时的工作记录的主要呈现形式,优美的文字自己亲手完成是那么怡情养性,油然而生的是美学情趣,如梦如幻、如虚如烟,体现着一种人生的品味与追求。并没有书法艺术润朗的风神,却有人生一味流静的内敛,我虽然一直坚持练习书法,临各种书法名帖,如王羲之《兰亭集序》、颜真卿《祭侄文稿》、米芾《蜀素帖》、《张迁碑》、汉简等,但字写得优美这样的评价更甚于研习过书法艺术。
  其次,对教案、工作记录的书写得益于在江苏省姜堰中学从教所熏陶的优良作风。从那时起,我对教师神圣使命感逐渐清晰,印象最深刻的是教数学的王灿文的老师,他的教案对我触动很大,工工整整,条理清晰,几何图形、标注、图例,每个字都是亲手书写,字与字间距适当,一气呵成,没有改动的痕迹,宛如印刷书籍,浑然一体,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暗下决心,要让自己也拥有这样的教案。
  再回首,看到昔日这些自己书写的教案,想起当年的执著与勇气,不禁感怀万分。
  二、读书的气味
  美术教师也是需要读书的,首先要排除两个思想上的误区,第一,是做一名美术教师,不仅仅是进行美术创作,参加更重展览、比赛,还需要有自己的修养、情、思想、气质,而这些都要用读书去完成;第二,是读书并非读死书,仅为了功名而去读的书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如:公务员考试用书、考教师编制用书、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等等,光读这些无益于美术教师的美术修养、个人成长,现代年轻的美术教师很多对此趋之如鹜,而忽略的作为美术教师的精神本质,只是一味求取追求功利,既想做官,又想发财,是做不成合格的美术教师的。清代画家郑板桥在画竹之时曾悟出:“功名于我如浮云。”在去除了功利心之后,时代在发展,美术教师的思维也需要发展,既要接受新鲜事物,采纳高科技手段,如视觉传媒中的图像、影像技术,多媒体艺术的使用。同时也要能静下心来,在专业创作中的互相交流,浸润于学风之中,才能让自己的作品达到优雅美学的境界,让自己的谈吐颇显为人师表的神韵,让自己的人生焕发神采飞扬的光辉。昔日黄庭坚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梁高祖谓三日不读谢玄微诗便觉口臭。作为教师,应把教师学养放在第一位考虑,神圣职责的定位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精神的专注
  作为教师是神圣的,具有使命感。美术教师的核心在于专业的素养,我的专业是国画,这些年,我对国画的学习一直在不断地追求。中学时代,在启蒙老师赵龙骧的培养下掌握了造型规律,考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后,确立国画专业,受业于江苏省著名花鸟画家陈培光、沈启鹏、王板哉、陆越子等老师,1994年1月,在泰州成功举办个人画展,其后多次参加全国、省内画展并获奖,2002年获“中国青年美术家百杰”,2006年入编《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集》,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艺术家”等称号,2008年出版《当代美术家刘争鸣精品集》画册,无论是做美术教师,还是在教育局做教研员,依然不变的是对专业修养的不懈努力。
  其实我对画画的热爱是认真总结过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画画早已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一闲下来情不自禁去画画。二是画画我一直当做是“玩”。我这个人是喜欢忙碌的,这样会让我觉得每一天都很充实,真要让我闲下来无事可做时,想玩一玩,消遣下,第一反应便是走进我那简陋的车棚,开始专注于画画,我会玩得不亦乐乎,古有刘禹锡《陋室铭》:“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车棚就是我的陋室,很多人也许想象不出陈列省内乃至全国展厅之中的佳作皆是出自在这样的陋室。其中没有倪云林寥寥几笔,聊以自娱的仙气,但有著名学者陈传席“人无癖,不可与之往”中的癖,即世人所认可的娱乐方式,如:打牌、下棋、钓鱼、画画,恰恰是我的“癖”。
  这种热爱是不可复制的,但精神的专注却是我们新一代美术教师事业共同追求的梦想。
  (作者单位 江苏省姜堰市教育局教研室)

推荐访问:尘封 回味